APP下载

面向“工匠精神”的人工智能学科人才培养教学探索*

2021-11-27张建磊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15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工匠

张建磊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天津 300371)

1.工匠精神的内涵

2020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我们的社会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人才。在新时代下,工匠精神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它蕴含的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仍然给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以巨大的精神指引。

在我们的记忆中,工匠是与我们日常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职业。工匠们精湛技艺的背后是他们多年的辛劳付出、不断钻研、精益求精。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书写着行行出状元的传奇。一般来说,工匠们对于做工的细节都精益求精,严格要求,追求突破个人极限的极致和完美。正是在各行各业有了这些值得尊敬的工匠师傅,才推动了我国制造行业的长足发展。精益求精、严于律己、追求完美的精神,成就了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这背后,也是他们崇高的职业道德使然,不糊弄、不凑合,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其精神长久造福于世人。

虽然传统的工匠行业没落了很多,但是属于个人的工匠精神却流传于世。从个人层面,人人都会参与工作和国家假设。工作中应当具备什么精神,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果如何、个人成就怎样。从根源上来说,能成就行业传奇的工匠精神,是一种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精神。任何行业的参与个体都成千上万。如果仅仅是把工作当成赚钱养家的工具,那个人就很难达到获得精湛的技艺。反之,如果能干一行爱一行,在工作中树立对从事职业的喜爱,对行业工作的敬畏、对个人工作成果的负责、对工作中遇到困难的坚强克服,那才能有希望成为受人尊敬的工匠。成为工匠也不是一劳永逸,职业发展中还要审时度势、发展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本职工作做的有声有色,令人尊敬。

我国虽然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大而不强的制造业和不够响亮的产品品牌,都说明我们在自主创新能力、精益求精的技艺打磨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些都与我们提到的工匠精神息息相关。所以,虽然传统工匠职业很多已没落,但传奇的工匠精神仍然给我们以指引。

2.人工智能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201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计划》,提出“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1]。近几年,很多高校都成立了人工智能学科或人工智能学院,为国家和紧缺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工智能人才。但因为成立时间略短,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不够完善,还需要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例如,很多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实用性不足。人工智能学科的成立大多是从以前的计算机、智能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学科分离、融合而来[2]。这样的现实情形下,很多人工智能类课程设置不够系统和全面[3]。因为涉及的知识庞杂,受课时所限,很多课程往往需要把知识高度浓缩,浓缩到甚至只能到高级科普的程度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很多知识融会贯通,只学一两门课远远不能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只有保证每个专业拥有足够的专业课程,才能给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打下深厚的专业基础。怎样在本科阶段给学生打好基础,在智能学科的人才培养中,是面临的重要课题。除此以外,人工智能类课程大多讲授经典的模型、算法等知识,缺乏对学生学以致用的引导[4]。

3.工匠精神与人工智能学科人才培养

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论文发表量占据世界第一,但事实上该领域的顶尖人才仍然稀缺。在国际人工智能协会(AAAI)208位院士中,中国籍仅占4席。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里核心和原创的贡献欠缺,基础性、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那么在人工智能学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对于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还是重中之重。原创性的创新能力离不开扎实、稳健的理论知识积累。略枯燥的理论知识,掌握得了和掌握得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学生耐得住寒窗苦读的寂寞,和用心钻研的刻苦精神[5-6]。

所以,将传统技艺里的工匠精神融入到人工智能学科人才的培养中,是值得去探索和用心设计的教学实践。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社会的快速发展容易误导年轻人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暂的眼前的利益,从而忽略了自身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结合工匠精神开展如下两方面的探索。

(1)结合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的工匠精神。面对自己选择的专业和课程,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地把知识学会学透。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踏实刻苦地把从事这个行业的基本功打好。大学的课程不同于高中课程,难度增加,课时有限,覆盖面广,想要学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引导学生树立吃苦耐劳的品质,不能总对课程产生畏难情绪。任何课程,只要用心去钻研,总能有机会掌握其要领。

(2)在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适当提供给学生课堂知识和实际应用的桥梁。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来源于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在分析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以及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以致用的能力。另外,有条件的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与本课程相关联的学科竞赛,引导学生参与。通过这种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得到很大提高。其实不只是动手能力,其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锻炼。这样的教学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课程应用性不强的弊端。

4.结语

我们以人工智能学院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能力、高科技人才为目标,做了一些教学探索。如何培养具备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高科技人才,传统的工匠精神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发和指引。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从思政的角度入手,适时地引入工匠精神的教育。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在课堂实践中,多角度多渠道地锻炼人工智能学科人才的动手能力、学以致用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提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支撑。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工匠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90后大工匠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光影视界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