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传统文化在音乐教育中融入的思考与建议

2021-11-27何文婧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民族融合传统

何文婧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一些高校在音乐教育中,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开设的传统音乐也无法发挥出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和精髓。有效地将其融入在音乐教学中,合理地优化课程内容,才是现阶段高校音乐改革应该加强的重点工作。

一、提高自我修养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参与的人群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是音乐教学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指导,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提升其音乐能力,单从教师或者学生哪一边抓都不行,需要站在双方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就是说,教师本身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才能将传统文化巧妙的融合到音乐教学中,并通过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塑造。高校自身应该具备高素质的音乐教师人才队伍,教师需要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整合,对于历史背景有深刻认识,并且注重传统文化中的细节内容,进而在为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传统音乐的认知,并在教学中加强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提升教育的实践性。

教师要敢于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教学内容的创新,使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的更加融洽;而作为学习音乐的学生,也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传统音乐教学仅仅依靠教师参照教材进行讲解,这导致音乐教育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并且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更多与音乐相关的知识,一些传播信息的媒介,也能为学生带来实时共享的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媒介实现知识的及时更新。

而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在互联网上获取到的最新消息,使其在音乐方面的知识得以快速扩展,学生在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与音乐相关的背景知识,对于音乐当下的发展方向有一定认知。学生借助于网络的力量,可以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约束,随时接受音乐对自身的熏陶,提升自我音乐修养。教师与学生一起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才能更好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知识,为音乐教学注入活力,使音乐教学活动得以更好地开展。

二、融入民族情感

我国在音乐上也有相当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传统音乐中大多数的素材都是源自于古人的现实生活,通过音乐将其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同时,我国民族文化交织,有单独存在的音乐类型,也有经过不同文化碰撞融合后衍生的音乐,这些音乐中无不透露着先人近千年来的奋斗与情感。将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感融合在音乐教学中,更能令学生体验到两者相结合的音乐情感。前几年的《新贵妃醉酒》,歌曲中采用中国古典歌词和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将京剧和音乐进行完美的融合,达到怀旧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契合的效果,产生出一种带着忧愁的风格,并且在演唱时,将民族、京腔等多种唱法融合在一起,听起来独具韵味,更能打动听众。传统音乐包括的不仅是文化和技艺,其蕴含的深厚情感才是音乐表达的核心,为传统音乐赋予生命。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结合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感,用情感丰富的音乐加深学生对于情感的认知。从歌曲表述的情感和精神去感受创作时的背景环境,更深入地感受歌曲的情感。高校音乐教育者应该根据传统文化编著音乐教材,将传统音乐有效地传承并发扬下去,拓宽传统文化在音乐领域的发展路径。

传统音乐中情感表达最深刻的是民族音乐,我国拥有56个民族,因此,不同民族创作的音乐作品都代表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传递着特殊的民族情感。利用特殊的民族情感,将传统文化与音乐教育有机结合,吸收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使民族文化与音乐更好地融合。

例如歌曲《青藏高原》,就是汉族的音乐创作者模仿藏族音乐创作出来的歌曲,歌词中的“呀拉索”是藏族语言,能表达出藏族人民对于青藏高原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表达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教师融合传统文化在音乐中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民族歌曲,来提升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情感认知。

例如《美丽的拉姆布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听一遍,再根据歌词引导学生朗读,去领会创作者的心境。在这个工程中,教师将歌曲的创作时代和背景复述给学生,确保学生充分了解歌曲的全部信息,用创作背景的情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保持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全身心的投入,通过少数民族歌曲的情感激励,使得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更加有成效。构建传统文化与音乐相结合,学生本身对于传统文化需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利用音乐构建桥梁,将学生、传统文化、音乐放在一起,使学生更加投入式地学习音乐[1]。

三、应用感知能力

利用情感的互动,增强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和感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音乐与传统文化巧妙的结合,为学生构建优秀的音乐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更好的品味音乐内涵。教师通常会先带领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再逐渐带领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内涵,并根据音乐的感受,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并根据对音乐的理解提出一些问题。教师还可以在讲解音乐作品之前,鼓励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做预习,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会对音乐作品有初步的认知,并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音乐中音色、节奏的把握,充分发挥自身的感知能力感悟作品。

音乐本身的内涵上还是有一定共性存在。因此,对于音乐的感知也是一样的,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多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能更方便理解不同地域的音乐,加深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2]。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本身强大的生命力,对于音乐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与音乐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能力发挥极大的作用。传统文化不但能提升学生提升情感上的认知,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传统文化融入音乐教学要立足于实际,促使学生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在音乐中将其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民族融合传统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