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旅游文化》课程思政为例
2021-11-27陈振,张津,陈丽
陈 振,张 津,陈 丽
(1.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2.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安徽 合肥 230000)
1 引言
“立德树人”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已成为实现高校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指引。“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 2016 年 12 月 7 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现进行“专业 + 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寓“思政”于“专业教学”之中,积极探索旅游管理专业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实践,致力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立德树人和教学模式创新。
2 理论基础
从课程特点出发,《旅游文化》课程为旅游大类的基础课程,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等众多相关专业都已将其列为基础课程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从学生群体特征出发,新生入学其思想观念正处于塑造时期,《旅游文化》课程思政不仅能在知识传播上进行“职业智育”,更能够在思想文化上进行“思政德育”。
近年来出现课程思政研究成果,其主要从课程思政的模式[1],课程思政逻辑与核心问题[2],“课程”与“思政”之间关系[3,4],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5,6]等方面进行构述,在旅游专业领域,众多学者以专业课程为案例,提出《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公共关系》《旅游心理学》等旅游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融合[7~10]。
关于“中华优秀文化”与“大学生思想”相融合研究成果中,主要涉及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及方式研究,传统文化是在时代背景下的更新与应用,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微观领域研究具体课程思政文化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及指引作用,其研究成果较少。在现代思政背景下,大学生素质衡量更偏重于复合型,不单注重大学生职业技能技巧,更关注大学生职业素养,发展潜力。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则有赖于正确的思政素质的加强。将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结合,更加有利于大学生长远发展。
3 课程思政分析
本文从《旅游文化》课程知识点出发,与“当代职业院校大学具体思政问题”相互融合,提炼每章节“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实施路径”相结合,达到课程思政效果,以最终实现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与思政水平提升的双重目的。
《旅游文化》主要课程知识点涉及中华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在学生思政问题中主要体现为未能充分体现爱国主义情怀,敬业精神不足,中华文化理解有待提升,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加强等,提炼主要思政元素包括爱国主义情怀,唯物主义价值观,民族自豪感,群众意识等。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主要知识点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相互融合,最终达到课程思政目标。具体如表1所示。
4 结论
本文从微观领域出发,以旅游管理大类基础课程《旅游文化》课程思政为例,将专业教育与专业育人有效结合,专业课程教育逻辑与德育逻辑的相辅相成。在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德育”教育。结合当代职业院校学生思政问题,在课程思政过程中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将《旅游文化》课程知识点与思政要素相互融合,提出具体教学实施步骤,加以知识引导实现课程思政效果,突破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界限,从课上课程教育至课下专业实践及学生学习生活方面实现教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