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学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大学生的教育分析

2021-11-27汪美辰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视阈幸福观马克思主义

汪美辰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思政部,安徽 六安237005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也是全体国人不断奋斗、拼搏、前进的根本动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幸福观理论,这对大学生认知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分享幸福,杜绝错误思想侵蚀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建设核心内容,其蕴含的幸福观念是能够为幸福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以生态学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开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可有效提升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助力幸福中国建设。

一、对“生态学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认识

当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后,将会使人产生满足、喜悦、快乐等情绪,我们将之称为“幸福”。幸福虽然是一种主观情绪,但主要以客观事物体现,它不仅与个人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念、审美追求、生活能力等存在密切关系,也与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等存在密切关联性[1]。只有人们能正确认知幸福的本质,才能够使追求幸福的理想变为现实,过上美好、快乐的生活。

生态学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以科学的态度对幸福内涵给予了诠释。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1)幸福既包括物质幸福,也包括精神幸福,二者辩证统一,精神幸福需要物质来保证,而物质条件提升离不开精神追求支撑。(2)幸福的思想是主观思想,对幸福的理解不同所追求的幸福也不同,但幸福的内容是客观事物,由多种客观元素构成,包括经济财富、社会地位、政治权利、家庭和谐等。只有当主观意识与客观意识相统一,才能使幸福切合实际,使每个人能够通过努力、奋斗实现幸福。(3)人是环境的一部分,无法脱离自然、社会独立存在。因此,要想保证个体的自由发展,需要为其提供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与此同时,以剥夺社会、剥夺自然为前提建立的个人幸福,只会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恶化,最终制约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以社会幸福为前提建立的个人幸福,才能保证幸福的可持续性。(4)幸福来源于绿色创造,人们能够通过自主性的、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自我满足感[2]。在生产过程中,可将创造劳动与享受劳动有机结合,消除劳动对异化消费的依赖性,提升劳动自由度,从而充分利用劳动时间,获得更多生产之外的价值,从而达到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双重满足。

二、生态学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指导大学生幸福观教育

生态学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科学阐释了幸福内涵,明确指出了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存在的关系,社会幸福与生产、消费、环境等存在的关系。以生态学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进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不仅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也利于大学生幸福创造能力提升,促进大学生在幸福中国建设中的积极参与。

2.1 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幸福观

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不足是制约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目前,多数大学生认知物质幸福是幸福的核心所在,在学习、生活、生产过程中,追逐经济利益,沉浸在消费所带来的虚假快乐中。基于此,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时,应能够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幸福观,达到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协调统一。在此过程中,高校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将学生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能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指导,给予学生改变现状、突破困境、消除障碍的勇气与力量。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升,社会关系日渐复杂,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涌入大学生精神世界,在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大学生极容易产生错误的需求。基于此,高校应立足大学生特征,在大学生现有学习需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发展高层次精神需求,以提高大学生精神境界,使其对自身、对社会具有更为准确、清晰的认识,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和创新创造精神等培育。

2.2 为大学生幸福观培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环境作为重要教育资源,对大学生幸福观培养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时,应为大学生创造良好教育环境,便于环境促进教育作用发挥,实现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养成。例如,以家庭环境建设为依托,开展消费观、生命观、生活观教育,充分发挥家长榜样作用、指导作用,帮助大学生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具备感知幸福、体验幸福、分享幸福等能力;以学校环境建设为依托,开展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体验中获得团队合作意识、生态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爱国情怀等培养,能够充分感知劳动创造以及劳动成果享受所带来的快乐;以社会环境建设为依托,为大学生追求幸福提供公正、公平的平台,使其明确认知幸福需要通过不断奋斗获得[3]。

2.3 培养大学生创造与分享幸福的能力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具备创造幸福、分享幸福的能力。因此,在生态学视阈下,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为指导,可通过观念引导、知识讲解、实践渗透等方式方法进行培养。例如,通过课堂教学,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领悟、“五大发展理念”解读、幸福中国建设学习、幸福观主题辩论等,使学生对生态幸福具有全面了解;通过实践教学,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创意文案选拔等,增强学生组织能力、现实问题分析与处理能力、劳动创造能力等,让大学生能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为幸福而不懈奋斗。

三、结语

青年强则中国强,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其追求与创造幸福能力的高低对幸福中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等存在密切关系。在当前高度提倡建设幸福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应在生态学视阈下,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为指导,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使其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民族进步贡献应有力量。

猜你喜欢

视阈幸福观马克思主义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退休老人经典感悟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漂泊叙事视阈下评述《花样年华》的艺术特色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原型理论视阈下的于连形象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螺丝在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