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视角下传统音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以山东民歌《绣荷包》为例

2021-11-27张玉涵青岛大学

艺术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荷包道德素质美育

□张玉涵 青岛大学

一、视唱练耳与美育教育的概念

2019 年4 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美育是对美的发现、认识、感受、表达与创造,贯穿于人的感官体验而使人产生愉悦感。美育作为学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已经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契合。然而,美育本身所具备的形象性、艺术性及文化的情感性,恰恰是我国当代学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所缺少的内容。

音乐是作用于感官上的一种情感艺术,音乐教育同时也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又能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将美育与视唱练耳教学相结合,科学运用美的规律和美的特点全面育人,对当前我国学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的改进与创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音乐中蕴涵的美育功能

中国传统音乐历经千年发展至今,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思政元素,无论是一种音乐类型,还是一首音乐作品,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经过时间磨砺之后沉淀下来的精华。传统音乐作为美育的核心课程,要在教学中被充分利用。

音乐美育是一种内化的教育,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每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情境、社会习俗和内心深处的声音,既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又引导着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筑起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骨架与精神桥梁,是中华民族独特且极具民族魅力的文化。以“绣荷包”为例,荷包既是古代人民随身佩戴的装饰,又是寄托相思之情的信物。根据资料可知,山东地区以词为主题创作的歌曲共有15 首,每首都具有独特的韵味,本文以苍山《绣荷包》为例展开论述。

三、视唱练耳教学中美育特征的体现

(一)形象性

形象性是美育最为显著的特点。美育的出发点是欣赏美的形象,始终围绕美的形象展开,让学生根据美的形象来领悟美的内蕴。《绣荷包》描述了情窦初开的女子在闺房中绣荷包思念心上人的情景。《绣荷包》共三段歌词,歌词语言栩栩如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极具苍山地方特色。第二、三段相较于第一段歌词装饰音减少,音乐变得更加有活力。

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学生熟练视唱《绣荷包》的旋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加入歌词进行演唱,使学生在演唱中发掘和掌握装饰音和歌曲地方特点。例如,歌词中的得儿、啦哈,都是苍山当地的语言习惯,更具地方特色。

(二)娱乐性

娱乐性是美育的特点之一。《绣荷包》是一首B 宫调式的民间小调,采用山东民歌中常用的六声加变宫调式,旋律以三度平稳进行为主,结构为三句体结构,旋律朗朗上口,易于传唱。荷包在古代具有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它既能作为出门在外存放物品的工具,同时也展现了古代精湛的刺绣技艺。女子在缝制荷包时唱歌,一方面表达了对情人的爱慕之情,另一方面也能够缓解劳作时的辛苦。教师在教学视唱练耳课时可将调式概念与歌曲结合,使学生在演唱中更加深刻地体会调式感,同时带领学生一边歌唱一边做手工,体会歌曲中传达的情感。

(三)自由性

自由性是美育的重要特点。在传统教育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活动采取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学习方式虽然高效,但限制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受能力的培养,美育则采用感性教育的自由方式进行。传统音乐涉及类别、体裁和相关基础知识等,在课堂讲授时,内容往往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与风格、音乐体裁与特征、音乐家与时代背景为支撑。这些音乐作品不仅是十分重要的美育资源,还具有思想教育的特质,能够实现美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在统一。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世界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音乐文化为载体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美育精神,也为中华民族儿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美育工作时,要重视挖掘传统音乐中的美育精神,更好地发挥美育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猜你喜欢

荷包道德素质美育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剪下个荷包样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简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小话痨
美育教师
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