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

2021-11-27卢若蒙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价值观时代思想

卢若蒙

肇庆学院,广东 肇庆526000

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建工作非常重视,并指出高校党建是维系意识形态工作正确性、先进性与有效性的保障,同时也是保障党建工作根源性、政党性与思想性的重要要素。2014年末,习近平在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加强对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总书记的指示,为新时期背景下完善并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使高校党建的创新发展与科学发展拥有了思想依据,这对于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一、中国梦奠定了新时代高校党建的理论基础

党建工作是深化政党思想,明确发展方向,确定政治导向、把握时代脉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工作。高校党建在我党全局发展中拥有着难以替代的价值与作用,这是由高校党建的“存在场域”与政党建设的基本特性共同决定的。首先,党支部是党在学校中构建的基层党组织,是我党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党培育和塑造专业型人才的摇篮。在加强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过程中,应将高校党建工作及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融入其中。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也是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教育能力与管理能力的战略布局。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积极围绕建设服务型、科学型、时代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目标,切实做好制度、作风、组织及思想建设等工作。其次,高校在社会实践与时代发展中,应不断赋予党建工作鲜明的社会属性与时代属性。高校作为知识创造、生产及传承的重要平台,通过深化高校党建思想,增强高校的党建意识层次,促进高等院校健康发展等举措,可以全面发挥高校党建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推动作用,使高校在知识与学科机制的传播与构建中,明确学术批判与意识形态的边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及对大学制度所提出的要求,努力构建具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校治理体系与组织机制。

中国梦是高校党建的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是凝聚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体现人民整体利益的关键。中国梦是从人民利益与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发展方向,它是每个时代、每个阶段的建设目标,需要从物质世界来探析中国梦的实践机理与发展脉络。而人民群众、青年学生、广大党员对中国梦的认同是新时代高校党建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党建工作发展与落实的现实依据。高校是青年成长的摇篮,是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1]。因此,要在全社会形成高度重视并发展高校党建工作的共识,并将工作重心放在关心和培育青年学生成长上,为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搭建多彩的舞台,夯实高校党建工作的思想基础。

二、以核心价值观指引高校党建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导向、国家的建设内容及社会的发展目标。我党的政治工作强调价值观教育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塑造的根本,是文化构建的重点。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水平和传承质量,又决定于核心价值观的活力、韧力及动力。坚持传承与培育学生群体正确的价值观素养,整合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是我党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我党治理能力与执政能力的有效表征。新时期高校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使其成为高校党建的思想引领,进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基础扎实的理论堡垒。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动党建发展的基础,需要高校教师着重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导向,从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层面出发,切实将核心价值观理念落实到管理服务与教育教学等环节中,发展到所有学校工作与学生党员中,形成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课堂教学为一体的育人体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长效机制与有效形式,培养素质高、能力强、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近些年,我国高校根据高校党建方针,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价值观教育活动,不断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校史文化、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及专业体系中,在大学生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党建工作快速发展,这需要提高教师师德师风的构建力度,制定出良好的教风与学风管理体系。在2015年教师节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国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强调高校教师应与社会大众站在一起,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不仅需要忠诚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也需要发挥好校园与课堂的育人阵地功能。“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2]。因此,加强师风师德建设,需要抓好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化青年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引导,提升青年教师在高校党建中的作用与功能,丰富高校党员的整体结构,从而构建出较为全面,较为具体,较为系统的高校党建工作体系。

三、以党建统领高校青年工作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工作在事业全局中拥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习近平向来重视青年学生的教育工作,重点强调我党要倾听青年学生心声、关心青年学生成长、鼓励青年学生创业,并以多种形式寄语当代青年要有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不辜负我党的关怀、民族的嘱托及人民的关心,不辜负新时代党对青年学生的厚爱,表达了党对青年的殷切期望和教育重任。以党建统领高校青年工作,坚持教育为本、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党建在社会实践与历史发展中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加强并完善我党对青年学生的领导机制,需要普通高等院校创新思想理论与实践,通过理想信念的深化,激发青年、引导青年、凝聚青年。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关乎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做好他们正确价值观引导和塑造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多元思潮与主流价值观的碰撞与摩擦,使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举止呈现出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改进并增强青年学生的思想建设与道德建设,不仅需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更需要切实发挥网络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使其在一体化发展、优势互补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网络德育建设,构建学生网络主体性,实现以内容建设为本、技术建设为主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确保高校党建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价值引领作用。

增强党对青年学生的领导与指引。首先,要把党的纯洁性、思想性建设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规范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优化学生党员的组织结构,重视党员发展与管理工作,将党员发展作为衡量并评价党建工作的主要标准。习近平在2012年3月1日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现在有的人入党、当干部,不是因为信仰马克思主义,不是要矢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而是认为入党、当干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把入党、当干部作为个人或家庭、亲属获取利益的政治资本”[3]。因此,加强并改进青年党员的组织管理,必须增强党员管理与组织建设的科学水平,切实将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引导到党的体系内,构建作风突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党员队伍。其次,要关爱关心青年干部的主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共青团建设与发展层面,对青年工作给予高度的关注并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共青团应围绕加强我党在青年干部中的引导力与凝聚力,使青年干部、青年党员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变化的形势,创新共青团的工作方式与组织建设,开拓党组织的作用范畴,提升共青团员的组织活力,建设出学习型、指导型、科技型的青年组织。而在高校党建的引导下,共青团干部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勤于思考,乐于学习,努力提升自身对社会发展的理论总结与经验摸索,提高对我国社会新情况与新问题的探索力度,进而提升工作质量,奠定坚实的业务根底、知识基础与理论基底,努力成为党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

四、坚持教育改革的正确发展方向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进入了重要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要求,并强调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4],以此来带动高校人才培养、招生考试、就业创业、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现阶段,我国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工作复杂繁重,不仅要先试先行,大胆探索,更要明确教育改革的目标,使高等教育改革与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意识形态、思想格局、话语权等内容相结合,与新时代的发展特征相适应,使高校真正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与主要平台。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加快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推动管理体系科学化、智能化发展,必须始终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我党在新时代下的发展理念,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理论基础,努力构建出新的高校党建机制,改进并提升我党在高校党建中的引导作用。首先,必须始终明确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教育管理机制、坚持校长负责制,并依据德才兼备、立德树人的评价标准,将政治坚定、业绩突出、作风优良的党政干部引导到领导班子中,提升高校领导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成员的管理能力。高校党委作为高校组织的领导者,需要在高校教育改革中明确坚持党领导的内容与职责,确定高校建设与改革的方向,监督决议执行。其次,必须提升高校党委的自身构建能力。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从改革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坚守党的精神追求,把发展党的教育事业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指向。再次,必须加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高校党委应大力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核心内容的实践教育活动,根据“治治病、洗洗澡、正衣冠、照镜子”的总要求,解决党建中所存在的作风问题。加强作风建设要与八项规定相融合,使作风建设的目标在党委组织与青年党员中得到落实,形成可操作化、规范化、具体化的管理机制。加强作风建设还要与廉政建设相融合。廉政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基础,是保障高校党的建设纯洁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的基础。高校应加强和防范领导薪酬、财务管理、招生招聘、项目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将作风建设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结合,构建出体系明确、系统统一的党建工作和廉政建设工作机制,为规范高校党的建设,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满足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思想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党建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落实到人才培养、思想教育、科技发展、科教兴国等体系的指导理论。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高校党建思想的重要论述,对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发挥高校党建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能够有效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促进高校健康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价值观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的价值观
思想与“剑”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价值观(二)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