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媒体打造高校心理育人“12345”新模式
2021-11-27刘利敏
刘利敏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焦作 45400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日益普及,“机”不可失已成为典型的时代特色。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其中大学生群体占比18.6%,其智能手机的拥有率达100%,94.1%的大学生使用最多的新媒体为手机媒体[1](40)。可以说,使用新媒体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与身心健康。如何利用新媒体关注并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高校心理育人的重要课题。
所谓心理育人是指通过心理的方式来实现育人目的,是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容、新使命和新任务[2](87),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把“心理育人”列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导向与要求。高校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对心理育人模式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结合新媒体的时代特色与发展优势,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以文化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全力构建心理育人新模式,推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能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实践中确保实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一、抓住根本,致力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宗旨,也是新时期高校开展一切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理念[3](184)。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心理育人“以预防为主,教育并重”的工作理念,结合新媒体时代的育人特色,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育人优势,不断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高校教职工可以根据各自工作岗位的性质,努力挖掘新媒体的应用空间,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落细、落小、落实,在线上、线下扎实开展心理育人工作,在全校形成“人人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心”“事事育心”的普遍共识和全员参与的心理育人氛围。
二、准确定位,把握两个促进
(一)双向兼顾,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相促进
心理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需秉承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理念,采用心理学的技术与方法,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增强育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校可以组织学工人员,以大学生常谈常新的话题为主题,比如情绪情感的管理、贫困生自信心的培养等,有针对性地对学工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帮助学工人员在育人实践中学会使用心理疏导技术,全面兼顾、渗透心理育人理念,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建设,以减少或避免大学生心理或思想问题的产生。
(二)准确定位,课堂心理知识学习与课下心理技术运用相促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必修课程,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师用心选择、认真研讨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有代表性的教学专题,并根据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做好教学设计,注重交互体验与感悟提升,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之能够全身心参与,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以此促进学生课下主动地学习和拓展,自觉应用课堂上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为自己也为周围人点亮心灯、排忧解难,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升学校心理育人的实效。
三、统筹协调,健全三项机制
(一)健全领导机制
健全领导机制是实现心理育人工作一致性的有力保障。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育人工作,不单单靠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单独发力,还要靠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学工部、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保卫处、校医院、后勤集团等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协同配合,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并推进学校心理育人工作。学校党委、领导等需要定期召开不同形式的心理育人工作专题会议,确保心理育人工作扎实推进、稳步落实与科学发展。
(二)健全工作机制
健全工作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心理育人作用。高校要根据心理育人工作的需要,建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学院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学生会心理部——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五层级”工作机制。每学期每个层级上的心理工作人员都要在线上或线下接受心理助人技能的专业培训,尤其要以训带赛,以赛促练,增强宿舍心理信息员对危机事件的敏感性,把心理问题扼杀在苗头里,有效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把心理育人工作做实做细。
(三)健全保障机制
健全保障机制有利于心理育人工作的全面推广与实施。高校要根据国家、省市的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心理育人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的工作导向,厘清工作思路,修订并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心理育人工作规范有序。关于后勤保障的财务方面,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预算,做到专款专用、公开透明,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软硬件建设,确保心理育人工作扎实做,育人效果暖人心。
四、整合力量,打造四支队伍
(一)打造精良的专职教师队伍
心理育人的专职教师队伍主要是指工作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一线的老师,也就是说以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本职工作的教师队伍。专职教师每天要接待来自全校学生线上、线下的心理预约、咨询、危机干预等,同时还要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优势,用适当的形式开展适合本校特色的心理专题培训、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等,工作繁琐且专业性强。为此,高校可以每年组织这支专职队伍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会议、专业技能培训、接受高级督导等不同形式、不同渠道的学习,全面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确保这支队伍的专业与精良。
(二)建立给力的兼职教师队伍
心理育人的兼职教师队伍主要由学院心理辅导站、辅导员、班主任、心理专业课教师等人员组成。高校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心理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定期为兼职教师队伍举办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的心理技能培训班,积极鼓励全体兼职教师参加培训,并利用网络新媒体的方便快捷,开展线上心理育人工作案例评选活动,积极推动兼职教师队伍把学到的心理技能应用到学校心理育人工作中。另外,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要定期举办案例督导,积极为兼职教师队伍提供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教会兼职教师评估并分析学生常见的棘手问题,增强兼职教师队伍处理大学生“疑难杂症”的能力,使之在心理育人工作中变得更为给力。
(三)培养得力的朋辈辅导队伍
心理育人的朋辈辅导队伍主要由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学生心理志愿者等组成。高校心理育人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我们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朋辈互助的重要作用,以不同的媒体为载体,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培训,培养一支得力的朋辈工作队伍。高校可以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采用QQ、微信、语音、视频等相结合的形式,努力挖掘朋辈支持与团体辅导省时省力、高效便捷、受众范围广的优势,让朋辈辅导队伍在全校开展朋辈互助小组辅导、朋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消除内心烦恼,缓解心理压力,为大学生的心理育人工作加油助力。这不仅可以解决专业辅导人手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培养大学生提升自己、乐于助人的品格,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是一种重要的补充与推动。
(四)组建权威的精神科专家队伍
权威的精神科专家队伍主要由省内外知名三甲精神专科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精神科、心理科的医生组成。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加强与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精神科专家的联系,或者聘请当地精神科医师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准确评估大学生的精神性疾病。尤其对大学生的心理或精神问题评估拿不准时,高校可以联系医院精神科医师进行会诊,让学生的问题被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当大学生出现严重心理危机或精神疾病状态时,高校可以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将大学生患者送往精神专科医院,并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科学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五、建好阵地,实现五位一体
(一)建好教育教学阵地,实现课程育人与心理育人协同发展
筑牢课程教学主阵地,有助于守好心理育人的“责任田”。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把心理课程教师的入口关、培训关、考核关;做好研课、备课、上课三环节;探索“讲课+讲座”“室内+户外”“线下+云端”等课程形式,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完善教学督导方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把心理育人工作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其他各科课程都能与之同向而行,深入挖掘各学科蕴含的育人元素,使之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对大学生的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建好实践活动阵地,实现实践育人与心理育人协同发展
实践活动可以不断丰富和深化心理育人工作的内容。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便捷优势,本着参与度高、互动性强、覆盖面广的原则,不断创新育人活动形式,以“舞台+地面”“现实+网络”“校内+校外”为活动载体,组织学生举办线上线下、点面结合的系列心理育人活动,如心灵读书会、心理影视赏析、心理知识竞赛、心理情景剧大赛、团体心理训练等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高校可以在心理活动规模化的基础上整合梳理,实现活动项目化,在项目化基础上凝练特色,实现活动品牌化,让活动项目独具特色、活动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寓教于赛、以赛促训,以教促行、以行促效。通过举办系列育人活动,真正抓住学生的心、打动学生的情、改变学生的识、磨砺学生的意,实现实践育人与心理育人协同发展。
(三)建好咨询服务阵地,实现心理辅导与心理育人协同发展
心理咨询服务可以帮助大学生排忧解难,提升其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形式多样、受众广泛、交互性强等优势,在每年入学初组织学生运用手机APP端进行全员心理测试,构建心理测试、约谈、干预、追踪四位一体的心理防护机制,对全体学生建立全面的心理档案。对于测试中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学生,要逐一约谈;对于约谈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干预;对于干预有效果的学生,要不定时追踪回访,随时关注学生心理动态。确保测试无“死角”、约谈再“过滤”、干预有实效、跟踪保平安。对于预约咨询的学生,可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填写纸质预约单,也可以通过心理网站、微信、QQ等渠道预约并选择相应的心理咨询方式,最有效地为大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及时解开生活、学习、交友以及成长发展等方面的心结,解学生惑,暖学生心,实现心理辅导与心理育人并行发展。
(四)建好预防干预阵地,实现心理育人工作关口前移
预防干预是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高校要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与心理发展特点,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班级、宿舍“五级”预警防控体系,做到防患于未然,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功效。为此,在新生入学、季节变化、学生毕业时,高校要利用新媒体渠道,在线上、线下全面启用预警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心理建设。比如在大学生学习的特殊阶段,各学院可以组织五个层级上的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电话、邮件以及面对面的谈心谈话等方式对班级心理健康状况摸排,也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训练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增强其心理健康素质[4](1),有效预防学生问题的发生发展。同时,各学院要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提交心理育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清单及其预防、解决方案等;对于学生普遍出现的规律性心理问题,学校要加强研究,深入探索,综合施策,切实解决,并形成心理育人研究成果,对如何预防学生问题给予理论指导,实现心理育人工作的关口前移。
(五)建好育人平台,实现心理育人模式立体化
育人平台是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的前提。高校要结合自身特色,拓展心理育人工作平台,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开放共享优势,建立心理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等可共享资源,让全体学生受益,体现心理育人的全面性;同时,利用新媒体个性化突出的特点,做好个体预约、网络心理咨询等保密性工作,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体现心理育人工作的特殊性。高校还可以联络心理实践基地,组织心理志愿者走进中小学、走进社区、走进医院等,开展心理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大学生用学到的心理知识与技能帮到更多的人,强化其助人自助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心理育人工作扎实开展。
心理育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要在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多重优势,不断创新心理育人工作方法与途径,积极打造心理育人新模式,多层次、全方位投入心理育人工作,实现心理育人从“单打一”到“齐合力”的转变、从“阶段”育人到“全程”育人的提升、从“涓溪滴灌”到“精准点灌”的突破[5](1),培养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