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刍议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7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工作教育

魏 丹

(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贵州 黔南州 550600)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生源的不断增加,使得学生需要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极大程度提高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整体难度。在此情况下,教师就必须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充分了解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制约条件,结合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素养,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有效优化与重构,积极地引入就业指导新方法、新模式、新途径、新内容、新平台,利用别开生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能力、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复合型人才。[1]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就业指导能力较低

当下,部分高校的就业辅导人员都是由其他各学科的教师担任,就业指导专业水平较为有限。虽然能根据学校的相关要求开展工作,但却无法更加深入、透彻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有的教师没有到过企业和岗位当中进行实习,本身的就业经验较为缺乏,难以在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经验指导和技术指导。[2]且部分就业指导人员只是以相关教材或教案开展工作,没有深入的了解市场、岗位、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并不了解一线岗位和热门行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要求,难以及时地进行就业指导方式和方法的调整。这将会严重的影响高校教育教学和就业指导的全面开展。

(二)就业指导方法较为落后

现阶段,部分高校通常只会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且课时设置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有的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落后于社会发展,内容更新周期相对较长,并未与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串联,极大地削弱了就业指导的效率和质量。虽然部分高校开展了一系列就业指导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但其活动形式仍然是以就业指导成功人士、企业专家、相关人员的讲座为主,或是由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进行集体性报告,引导学生掌握与就业有关的理论和概论。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会对就业指导产生抵触和反感的情绪。且部分教师没有在学生的实习环节引入就业指导,习惯利用具有统一性或相似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就业困惑与问题。这也会使实际的高校就业指导大打折扣。[3]

(三)就业指导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管理方式、教育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有的高校还是沿用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制度,与当下的实际工作存在较大的偏差,难以很好地进行约束和指导。且部分教师虽然了解相关的制度和规章,但却未对其具体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将会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稳健开展造成一定的制约。且部分高校为了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往往会过度的照搬照抄典型的就业指导工作制度体系,缺乏高校特色和专业特色,导致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制度的执行和推广,但就业指导的整体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的有效解决思路

(一)打造优秀的就业指导队伍

高校必须要对当下的就业指导队伍结构进行全面的了解,充分掌握各阶段的就业指导需求和要求,聘请在就业指导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优秀专家或者教师,以及一些岗位当中的优秀就业指导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来自法律、理论、技术等方面的协助。[4]如,在进行就业指导形势分析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深入地进行市场调查和考核,就存在的问题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借助权威的力量攻克就业指导难题。也可立足于实际需求,制定全新的就业指导教师准入制度,招聘能满足各阶段就业指导工作开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并对其能力、水平、思维、素养、道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有侧重地开展就业指导岗前培训,使其能快速地适应并胜任相关工作。在对现有的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设置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结合就业指导的周期和特性,在培训当中增加一些与课程讲授、信息管理、招聘工作、毕业学生信息分析、就业反馈,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学、经济学、信息技术学、法律学等有关的培训项目,设置长期、中期、短期等不同就业指导培训引导,引导教师根据工作开展情况有选择性地参与培训。在全面提升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同时,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具备符合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能力和素养。[5]

(二)引进全新的就业指导模式

高校应充分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素养、水平的整体发展规律,制定贯穿大一、大二、大三的长效就业指导机制;关注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在各阶段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就业指导,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倾向,引导其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就业指导的统筹;全面掌握就业指导和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通识课程之间的联系,并融入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择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相关内容,从不同的方向和层次入手,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构建教学情境,引入与学生专业有关的面试、招聘、就业、创业等场景,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体会、探索、研究;[6]可以引导学生到企业和岗位进行行参观,有效开展主题就业指导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和实践机会。

就业辅导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高校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等的情况进行全面统计,或向本校的毕业生发布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其薪酬状况、就业情况,以及对当下岗位的满意度;了解前沿的行业信息、岗位信息、市场信息,构建全新的信息数据库,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高校可以在平台上为学生开放就业案例咨询和查询、毕业生信息跟踪、教育测评问卷、跳槽调研功能、统计就业信息、职业规划制定、就业手续办理、招聘和创业指导等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就业需求和指导要求;还可利用抖音、微信、QQ、微博等渠道,进行就业指导内容的宣传,定期上传就业短视频、主题讲座,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浏览和学习。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就业指导队伍,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及时掌握学生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就业实习、技能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侧重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辅导。使其能更好地掌握就业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和问题,并通过不断的反思、尝试、总结提升自身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7]

(三)建立全新的就业指导制度

现阶段,为了使就业指导工作能得到层层落实,高校要充分了解与就业指导有关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立足于就业指导现状,推出有效的就业指导岗位责任制。充分了解各阶段的教育管理情况,从顶层设计阶段入手划分就业指导任务,并将其有效地落实到就业指导部门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身上,使其能更好地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高校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监督制度,成立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对就业指导各阶段工作的开展进度,以及就业指导新模式、新技术、新理论的推行与应用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制度能得到彻底的贯彻和实施。[8]另外,还应建立相应的就业指导评估反馈制度,及时对理论教学指导和实践教育指导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学生反馈和系统评估的方式掌握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与创新。此外,还需将与就业指导有关的工作内容纳入绩效考评的范围之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晋升制度、培训制度、薪酬制度的调整。确定全新的奖惩细则,推出与上述制度具有加强关联性的奖惩制度,根据相关人员日常工作情况和考核结果进行有效的奖励和处罚。

总而言之,高校必须要充分掌握当下的教育发展趋势和市场发展动态,立足现状,有效推出全新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在这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有效地进行就业指导和专业课程的渗透,全面提升就业指导能力和教学实力。另外,还必须要充分了解新模式和新技术对就业指导产生的实质性影响,积极进行引入与创新,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此外,也可推出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制度,确保各环节的学生就业指导有章可依、有法可循、有规可考。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工作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不工作,爽飞了?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