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黑龙江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性发展
2021-11-27任新光崔永敏杨东宇
任新光 崔永敏 杨东宇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山东 荣成 264300)
一、乡村振兴战略简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深度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能有效激发传统村落活力,促进传统村落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经济效益。中国传统村落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灵魂,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精髓。乡村振兴在保护传统村落建筑、风俗习惯、文化的基础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充分利用好传统村落资源,有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二、文化景观与乡村文化景观概述
文化景观的这一说法最早是由德国学者拉采尔提出的,他的主要观点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所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各种形式都称之为文化景观。1927年,美国学者苏尔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从文化学角度则强调文化对自然景观的作用与影响,认为景观就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利用自然物质进行创意创造,并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总体这种形态可以分为能够以人的视觉感知的景物景象和不被人直接感知的、无形的人文因素。前者比如农田、道路、交通、城市、服饰等;后者比如人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产关系、民间艺术、道德观念等对景观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的人文因素;这些因素虽然不能被人以视觉而感知,但在实际中却能够“渗透”与“作用”在能够被人视觉感知的景物景象上[1]。文化景观既包括物质文化景观,也包括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相互作用的有力证明。
乡村文化景观主要是产生于乡村空间环境中的文化现象的综合表现,它不仅反映乡村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还记录着乡村人类活动的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历史变迁,充分体现了某一特定乡村地域所独特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内涵。笔者认为乡村文化景观是人们在乡村整体环境空间地表上通过创意与创造的生产生活的痕迹,具有明显的历史人文特征,乡村文化景观是记录与传承乡村文化历史的媒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见证[2]。
乡村文化景观包含大量物质与非物质的景观形式,它与人们和环境相互协调形成了综合性的文化景观形式。乡村物质文化景观包括以传统民居建筑、乡村道路、景观小品、乡村公共场地等的传统村落景观;以乡村农业、渔业、林业等的农业生产景观模式;以农村土地、山川、河流等的乡村自然资源景观。乡村非物质文化景观包括以传统节日、习俗、手工艺等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形式。总之,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性发展,必须要与环境发展变化相协调统一,同时注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同步发展,传承好乡村文化景观。
三、黑龙江乡村文化景观概况及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黑龙江乡村文化景观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北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较短,春秋干燥凉爽。黑龙江土地肥沃,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其丰富的黑土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坚实保障,也为创造黑龙江乡村文化景观环境提供物质保障。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主要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最大特征就是乡土性和传统性,黑龙江少数民族共存现象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规范。但是,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黑龙江乡村社会文化也逐渐消退,对乡村文化景观投入低,乡村文化景观缺少活力。
黑龙江省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占全省农业收入的一半以上,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与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乡村环境对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因此发展黑龙江乡村文化景观,有助于提振乡村经济,提升乡村幸福指数。
(二)黑龙江乡村文化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
1.乡土文化景观设计理念缺失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黑龙江乡村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乡村文化景观环境得到提升。乡村振兴是通过对乡村整体环境的综合治理改造,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水平。乡村的空间形态是依托特有的自然条件、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地域文化的积淀而慢慢形成的。黑龙江乡村文化景观营建中,出现以城市景观特点或标准营造乡村文化景观,脱离了城市与乡村两者间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别,导致乡村文化景观在营建上破坏了传统的乡村人居环境。
2.地域文化特色不鲜明
乡村村落是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通过辛勤劳作在大地表面创造出来的生存空间的集合体,村落空间的营建充分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建立的独特的体系,村落也成为典型的地域文化景观,同时也反映地域文化景观的意象[3]。因此,保持地域文化特征和延续乡土气息是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性发展的根本。乡村文化景观所具有的可识别性、可持续性的景观形态,有别于城市景观等其他景观的形态特征,具有深厚的乡村文化底蕴和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黑龙江省乡村文化景观营造,过度追求短、平、快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体系,试图以城市景观规划理念设计乡村文化景观,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这样的乡村文化景观忽略了乡村所特有的历史田园气息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过度强调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风格和村落集群景观效果,忽略了对乡村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继承与发展,导致出现乡村文化景观建设地域文化景观特色不鲜明。
四、乡村振兴视域下黑龙江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性发展模式
(一)充分表达地域景观意象
空间环境对于人们来说具有“可识别性”和“可印象性”的特点,这种被人们视觉可视化的形象就是空间环境意象。那么乡村村落所具有的独特的视觉形象也可以理解为乡村村落的空间环境意象,乡村文化景观意象也是构成乡村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4]。乡村道路、田野、民居等是构成乡村村落景观的意象因素,传统节日习俗、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是构成乡村文化景观的意象因素,也是乡村传统文化精髓不断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对象。突出乡村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元素,延续乡村历史文脉,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传统乡村景观意象是乡村村落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视觉感知所形成的具有记忆性和分辨性的村落整体特征,反映了乡村村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特征,也反映着乡村居民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黑龙江乡村文化景观意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程,具备传统村落典型的乡村自然景观特征、地域文化特征、民俗文化特征以及村落民居空间布局特点等。因此,在黑龙江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性发展中更应注重对村落空间环境特征、村落民俗文化符号等因素的解构,准确把握乡村文化景观意象营造,重视乡村文化景观的完整性与整体性,以黑龙江乡村生活为基础,挖掘乡村景观特征,充分表达东北特色的地域文化景观意象,体现乡村振兴视域下的黑龙江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生态性与审美性。
(二)注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性设计坚持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实现乡村景观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尊重地域生态环境的生态系统平衡,在传统乡村村落保护性发展中,要最大限度减低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注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文化景观生态设计遵循的根本原则。黑龙江森林资源丰富,也是天然的大粮仓,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环境优势,但随着前些年的森林砍伐使得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口流失严重,空心村日益严峻,对乡村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挑战。黑龙江乡村文化景观设计上注重加强乡村绿地、树林防风带等,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坚持乡村村落中的绿化环境完整性与连续性,尽量减少人为干预,避免乡村村落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营建特色乡村文化景观,提振乡村产业经济,也是留得住人记得住乡愁,实现黑龙江乡村文化景观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三)传承地方性文化景观特征
乡村村落文化景观是体现地域性文化的载体,也是保持乡村生态多样性以及文化性的重要地方性特点,它包含了乡村传统建筑民居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特征,还包含了乡村土地利用、居住模式等传统景观的地域文化特征。黑龙江乡村文化景观对于地方性特征的认知更多的是前者,而忽略了与周边生活密切联系的生产空间景观延续[5]。自然环境、物质空间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构成了乡村文化景观的地方性内容,它是真实反映乡村生产生活的物质空间地域文化景观。黑龙江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性发展中应主要对乡村土地和水资源利用、建筑与村落、村落居住模式等几方面着重考虑。乡村建筑与乡村村落的生活空间是最具地方性代表的典型景观特征,也是人们视觉可视性最强的景观图式。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是乡村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和农耕文明的直接体现,它表达出自然与人文景观环境的综合特征,比如黑龙江土地较为平坦、规整,呈现长方形形态,成为重要的乡村文化景观的图式语言。乡村村落居住模式是经过历史演变逐渐形成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景观形态,黑龙江乡村文化景观发展中应尊重人们的居住模式和居住习惯,传承地方性的居住模式特征,突显乡村文化景观的地方性人文特征。
(四)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
坚持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是传承乡村文化和激发村落活力的重要措施。乡村居民是村落中生活的主体,也是保护村落文化景观的主体,需要加强居民对村落文化景观的思想认识,了解所在村庄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帮助居民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加强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宣传黑龙江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提高他们参与村落保护的意识,树立保护性发展观,促进乡村文化景观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