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路径研究
2021-11-27张晨琛
张晨琛 续 芳
(1.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天津 300112;2.天津体育职业学院,天津 300167)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2019年6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结合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2020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
因此,了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加强学生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调查概况
课题组对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设计了不同的问卷,面向天津市部分高职院校在线答题。共有255名学生和75名教师参与了调查。从学生信息来看,男女比例较为均衡,男生占53.73%,女生占46.27%;家乡位于农村的学生占62.75%,位于城镇的学生占37.25%,农村学生多余城市学生;工农家庭的比重最大,占74.31%,商人家庭、干部家庭、军人家庭分别占8.24%、5.49%和1.96%;其中独生子女学生占42.35%。从教师信息来看,男教师占57.33%,女教师占42.67%;30岁以下占81.33%,30—39岁占12%,40—49岁占5.33%,50—59岁占1.33%;校级干部占56%,专兼职教师占44%;工作1—3年的占65.33%,4—9年的占17.33%,10—15年的占8%,15年以上的占9.33%;公办学校占94.67%,民办学校占5.33%。
二、调查结果
(一)学生缺乏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学生参加劳动的意识较强,95.3%的学生乐意参加劳动,学生参加劳动的初衷,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提高实践能力”占76.86%,“强身健体”占59.22,“学有所用”占58.82%,可以看出高职学生们能够较好地理解劳动的意义,但是其劳动观念存在知行不一的倾向。68.63%的学生选择最崇尚的劳动者是“脑力劳动者”,而在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上,选择“体力劳动者”的仅占3.14%,65.53%的学生也认为当前大学生在劳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劳动价值观出现偏差,存在轻视体力劳动,劳动功利化现象”。可见高职院校的学生并未树立劳动平等观,在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上普遍偏重认同脑力劳动,对体力劳动有一定的轻视。
(二)高职院校、教师对劳动教育重视度有待提升
2020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7月,教育部下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进行了专业指导。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在对教师的调查中可以发现,高职院校、教师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度不足:只有57.33%的学校对培养学生劳动素养较为重视;17.33%的学校尚未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或活动。此外,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态度也不容乐观。在对劳动教育的看法上,多数持肯定态度,78.67%的教师认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持否定态度,57.33%的教师认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成绩比实施劳动教育更有意义”,10.67%的认为“就是体力劳动,在学校教育中不必过于重视”,9.33%的认为“可有可无”,还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情况持不清楚态度。改善高职院校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观念迫在眉睫,若要在高职院校中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首先应提升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
(三)劳动教育形式单一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要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2]。可是在调查中发现,目前部分高职院并未认真落实。
在“所在院校在实施劳动教育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时,劳动机会少、没有系统化、劳动教育形式单一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68.63%的学生参加最多的劳动是宿舍、教室的卫生清洁,而这应该是中小学所培养教育形式,作为高职院校,其教育目标应结合实习实训课关注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培养。
三、新时代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强化学校主渠道作用,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核心载体,高职院校应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及学生的发展规律,构建劳动教育必修课、思政课程劳动教育、专业课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开设,不应该只是组织学生进行宿舍、教室的简单打扫,要严格按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的不少于16学时,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开展。要严格按照课程建设的标准来操作,制定劳动教育课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考核评价等,以确保劳动教育课作为独立课程形态的全面实现。思政课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贯彻始终,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树立了正确劳动观念。专业课程中,挖掘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例如引用歌颂劳模、倡导艰苦奋斗的案例,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指引作用,以此加强对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的渗透。劳动实践课要注重劳动能力的培养,强化身体力行,让学生真实的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依托专业实训、顶岗实习,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
(二)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劳动教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提升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本次调查中发现,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态度不容乐观,一部分教师认为“专业成绩比劳动教育更有意义”,甚至认为是体力劳动,可有可无。“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极大的影响,切不可鄙视体力劳动甚至将其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更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学习,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习,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师是劳动教育最生动的“养成教材”,只有激活教师自身的主导地位,才能从学生身边着手,将劳动教育有效地融入校园教学、生活,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其次,配齐合格的劳动教育课教师。劳动教育看似简单,但并不是每位教师都能担任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统筹规划,选派劳动教育兼课教师,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作用,合理开展劳动教育;同时可以聘请行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楷模、优秀创业者来担任外聘教师,使学生劳动教育课上具有更直观的感受。此外只开设劳动课程,不加强师资培训,劳动课程只能流于形式。学校教师工作部应把师资培训作为开设劳动教育课的重要抓手,落实好教师培训与培养计划,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的学习平台,不断提升劳动教育课教师的教学能力[3]。
(三)构建校园文化
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劳动实践、社会服务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第一,开展好“劳模大讲堂”“工匠面对面”等活动。定期邀请劳模、技能大师、优秀创业者等进校园,与学生分享成长经历,展示劳动成果,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新时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新媒体资源,宣传播放工匠精神、劳模故事的视频材料,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教育氛围,逐步将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渗透其中。第二,开展好校内劳动活动。利用雷锋学习月、文化节等时机,通过优秀宿舍评比、变废为宝等活动,让学生自觉参与劳动,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第三,整合学校周边社会资源,定期开展学生志愿服务、社区劳动等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或者以暑期社会实践为载体,进行脱贫攻坚调研,充分利用学生专业技能,在实践中不断升华。
(四)重视家庭、学校协同教育,共同推进
在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劳动态度的影响因素获选率最高的都是家庭教育、其次是社会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在学生劳动观念的影响上占有重要作用,学校不是劳动教育的唯一载体,应该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4]。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要树立崇尚劳动的家风[2]。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具体实践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会心疼孩子,片面地认为学习已经很累了,不愿意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劳动实践的机会,认为且学生的主业就是学习,没必要掌握劳动技能;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会有意无意把自己的劳动偏见传递给学生,将从事“低下的劳动”作为孩子不好好学习的后果,以此来教育孩子,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劳动习惯的养成、健全人格塑造,往往比学校和社会更加重要。因此在家庭的劳动教育上,首先家长应该更新劳动观念,提高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告知孩子,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分工有所不同,生活中的一切均来源于劳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鼓励孩子去参加劳动,劳动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增加了劳动的自觉性。
学校可以利用家长微信群“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双方同时进行,各行己任,共同营造一个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