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档案工作建构集体记忆的策略及思考
2021-11-27王慧
王慧
(西华大学档案馆,四川 成都 610039)
自人类社会有“档案”名称和意识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挖掘档案的内涵,档案工作的内容及社会意义随着我们对档案的认知不断发展变化。当下,“档案记忆观”这个自20 世纪末兴起的观点方兴未艾,它把档案与社会、国家、民族、家庭或者某一群体的历史记忆联结起来,强调档案是一种集体记忆,档案馆是“记忆的保存场所”,①档案工作则一改以往被动的存储、保管、整理档案的行为,而成为一种能动的、建构集体记忆的社会性活动。
档案的发展经历了殷朝的甲骨到商代的青铜铭文,从简牍、金石、缣帛再到现代的纸质档案,社会的发展及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档案的形式与载体,也影响了档案工作实践的开展。今天,数字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同样对档案及其实践造成巨大影响,不论是信息记录符号、记录载体还是记录方式等都呈现巨大的变化。在高校校园里,日益活跃的新媒体同样给建构集体记忆的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充分认识以数字技术及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对建构集体记忆的影响,对于我们档案工作进一步做好建构集体记忆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档案工作是建构高校“集体记忆”的重要一环
因特定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群对共同事物的记忆就是一种集体记忆。②学校的“集体记忆”是关于这个学校所经历的各种历史,其更深层次的内涵是自建校以来的传统优秀文化内容的传承和当下延续,是被实践着、被选择性保留下来的传统。这种抽象的学校记忆是需要通过文件、照片、影像和经历过的当事人回忆来构建的,再将其保留并传承才可以被长久铭记。高校档案馆存放着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活动的各类档案,是反映学校教研活动、校园文化及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源库,同时也是学校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档案工作是在塑造与维护学校的集体记忆,这是整个学校档案工作的根本作用和价值。
(一)档案工作建构高校“集体记忆”的途径
档案工作建构高校的集体记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是构筑、塑造、丰富“集体记忆”。首先从档案从去找寻资料,梳理、总结、提炼那些历史的片段,探寻档案中所蕴含的精神与传统,将抽象的“记忆链”整理出来,并根据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主流思想来修正当下“集体记忆”的重点和方向,其目的是从学校的历史中汲取心灵的养分,寻找精神的慰藉,发掘现实的思想动力。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建构”,这个建构的过程不光是着眼“过去”的东西,同时,当下在档案的形成、挑选和留存的过程中自觉地保存与“集体记忆”相一致并能为之添砖加瓦的资料同样也是一种建构。正如特里.库克所言:“主要的历史诠释行为并非发生在史学家打开档案盒之时,而是在档案工作者装盒之际,在于98%被销毁的未装进档案盒的文件潜在的影响。”③档案工作建构集体记忆的另一方面则是传播“集体记忆”,逐步扩大其影响范围,并使之在学校这个群体中形成共鸣与认同。通过校史馆建设、各种主题展、档案编研等档案利用方式,在建构、传播、再建构、再传播的过程中推动集体记忆在特定群体中的强化。
由此可见,时代赋予了高校档案工作以新的责任与内涵,档案工作在建构学校集体记忆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深化了全校师生对本校优秀传统的认同,构筑着学校文化自信的根基。
(二)档案工作建构集体记忆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的档案在保存数量及保管方式的局限,其所反映的集体记忆不可避免地出现碎片化、分散性特点。大量档案保存于库房中,各种手稿、信件、照片、实物等散布于各类档案中,需要档案馆工作人员从库房中从每一份档案中一一找寻、修补、编撰。否则,碎片化、分散化的档案无法准确、完整地向查阅者传递这份“集体记忆”。然而整合资料的过程却因受档案工作人员主观认知的影响,对某段记忆的准确、客观性带来瑕疵,甚至有可能出现理解偏差。
另外,利用方式单一也是传统档案在建构集体记忆上所表现出的不足。如果说建构集体记忆有两条腿,一条是“塑造”,另一条就是传播。如果说传统档案的碎片化、分散性影响了塑造的内容,那么传统档案的封闭性则阻碍了集体记忆传播的有效性及影响力。目前高校档案馆的档案利用主要集中于一对一的查询,只有在个体需要的时候才能进行单向性传播,档案信息传播以文字和图片形式为主,校史馆、专展等参观人数较少,影响力有限,而大量档案尘封于库房,未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种建构集体记忆的方式相对封闭而且被动,其影响力及有效性皆无法满足学校在特定群体中进一步强化身份认同、提升文化自信的需要。
二、新媒体对建构高校“集体记忆”的影响
从定义上讲媒体就是传播和交流信息的载体。时下所称的“新媒体”则是区别于电视、报纸等传统的媒体而言,是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交流方式。如年轻人喜欢使用的微信、微博、QQ,人们喜欢浏览的微信公众号、知乎、今日头条等新闻平台。这些“新媒体”打破了媒介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的壁垒,实现了信息的传播的交互性,传播速度的实时化以及传播内容的海量性。高校是年轻人聚集的群体,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新媒体在高校师生中率先得以普及,它所带来的影响也最显著而更直接。
(一)新媒体对建构“集体记忆”带来的积极因素
传统的集体记忆依托纸质或实物保存或传递,由于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全球化浪潮,计算机输入、输出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记录符号变成了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具有非人工识读性的特点,记录载体变成为磁盘、光盘、半导体等高密度、高存储容量的新型记录材料,记录方式变成设备终端输入等。同时,照相机、录像机等声像记录设备的发明与应用实现了即时记录,场景再现。信息记录环境的这种巨变使得数字档案与日俱增,集体记忆建构过程融入了数字化、网络化、直观性特点。
1.档案资料来源多样化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档案的来源极大丰富,其所反映的集体记忆也更加丰满。新媒体既可以记录、传播声音,又可以记录和传递图像;既可以记录和转换别人的思维成果,又可以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思维成果;既可以实时传递,即时通讯,足不出户即知天下事,也可以选择性传递,随时播送,信息检索迅捷完成,互联网的全球性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地域的限制。传统的档案碎片化、分散化的缺陷被新媒体实时通讯、视频直播、全息拍摄、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数字技术所弥补,全面、动态地记录社会生活的现象、场景、事件等过程,能最大限度上保证记录的真实性。
新媒体的了现打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赋予普通人群以话语权,在新的传播关系中,普通大众可以“广泛参与信息内容的生产与发布之中,信息的自主、多元选择成为主流”④。大众话语权得到充分释放,民众的记忆资源成为集体记忆的重要补充。新媒体下的档案突出了“坚持多元化的叙述,而不是主流叙述,要关照整个社会和人类全体的历史经验而不只限于充当国家和公共文件的保管者。”⑤
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高密集的大学校园,新媒体以其可视化和互动化的核心优势为信息资源提供了共享,新媒体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广大师生的丰富的校园生活成为反映校情校风校貌的重要信息来源。尽管不是所有信息资料都能成为档案,但成为档案的资料中必然会受到上述方式的影响并反映出来。校园信息的网络化,教学手段媒体化,图书档案数字化,由教学、科研、师生、校园建筑等共同构成的高校档案也逐渐由“死”变“活”,档案来源多样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2.集体记忆传播方式多样化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全面、立体化传播。尤其在大数据“云计算机”服务器的载体下,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档案数据的海量存储,又通过新一代互联网WEB4.0、数字电视、手机App 等平台,实现了以往书籍、报纸、电视等“小众化”向新媒体互动的“大众化”传播。同时,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也由单向度接受向双向度互动和再传播再互动的角色转变,实现了档案信息再现向宽广度和纵深度方向拓展延伸。
融合多媒体技术把原始数据直观性、形象化,并利用档案馆电子设备、网页和手机App,真实生动地再现这些反映校史发展脉络的校园精英文化的数据,以使整个师生群体、深入地了解学校,能够身临其境地把自己置于学校的大环境中,接受学校的精神,考虑他的利益,遵循学校的思考方式,把个人的记忆融入学校的集体记忆。当个人把学校的记忆与个人记忆融合在一起,当其与学校有了共同的集体记忆后,一种实质性的团结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便会油然而生,从而建立深层次的认同和团结。
(二)新媒体对建构“集体记忆”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的迅捷传播,对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带来了挑战。当社会公众既成为信息的受众群体,又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时,信息的真实性则受到严重影响。个人的认知水平及个人的立场皆成为影响客观、真实性的因素。这种情况下,对档案的甄别,资料的选取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如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成为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另外,建构“集体记忆”需要形成一个相对完整、连续的“记忆链”,需要受众个体把个人的记忆融入集体的记忆链中去。而新媒体时代所带来信息爆炸,人们大量转发的信息大多源于网络并非个人的真正看法,亦可能是人云亦云。可以说新媒体时代是最便捷的时候,也是人们思想最贫乏、虚假和零碎记忆最多的时代。高校师生是高校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对不利于高校文化传承、阻碍高校发展的消极记忆应加以控制和纠正,以传播和解读权威信息为主,使高校的“集体记忆”在“正能量”的环境再现。
三、新媒体应用与档案工作的有机结合,提升档案工作价值
新媒体在理念、技术方面给社会带来了重大革新,同时对于高校档案工作建构集体记忆的价值发挥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档案工作如何借势而上,顺势而为,实现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打破传统档案工作的时空限制,强调记忆建构的主体责任,提升档案工作价值是高校档案工作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重视电子档案对于集体记忆建构的作用,加强电子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新媒体这种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传播交流方式,必然带来大量电子数据的形成,进而成为电子档案的重要来源。“电子档案的特性不同于纸质档案,它是通过计算机内部数字编码进行转换形成的文字、图像等,而电子文件从形成、传输、存储到读取,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和载体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电子档案对设备和载体的依赖性、不安全性和易修改性。”⑥因此电子档案从形成之日起,就应该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档案的原始性、完整性,同时严把收集归档关,建立必要的备份,防止信息丢失和失真,以维护电子档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外,加强数字档案馆建设,为档案利用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切实充分地将“档案库”变成建构学校集体记忆的“思想库”“智慧库”。
(二)拓宽档案利用途径,多样化开展网络互动
传统媒体因其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其受众通常是普通的群众。而现代技术使得新媒体在受众方面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不仅新媒体做到了受众的细分化,还能够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向不同受众推送其感兴趣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运营者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实施不同的策略,针对性发布不同的资迅。落脚档案工作,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向全校师生特定化推送一些档案信息。利用新媒体的个性化特点可以针对每一个人对 记忆工程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为其做出调整,提高师生的参与度与互动性。根据哈布瓦赫关于集体记忆的论述,记忆的再现是因为各种记忆片段的相关性,或者说它们之间存在某种意义上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成了记忆的纽带,这种纽带是“一个群体得以凝聚成一个具有深度认同的共同体的重要原因”⑦。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下,每个人因其成长环境、文化背景或者喜好等存在个体差异,与学校这个群体发生联系的纽带各有不同,换言之,能唤起群体成员共鸣的因素是不一样的。新媒体可以通过大数据能实现受众的分组,并有针对性地点对点推送可能与受众群体有着内在联系的资料信息,有利于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有效融合,唤起集体记忆在个体思维中的重现,从而达到强化集体记忆的目的。另外,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社交属性,利用一些有趣的活动,如晒图、投票、问答等,鼓励互动,通过互动产生广泛的积极影响,让学校的优良传统、良好风气得以有效传播。
(三)创新集体记忆的展示形式,使受众群体有更直观的视觉体验与情感沟通
数字展馆是数字化时代一种新型的展示形式,也是再现集体记忆的一种新方法。它以直观、形象的情景再现方式,凝聚时间的序列,多维度地构建特定的时空场域。如三D 投影展示、现场的场景再现等。通过身临其境的场景再现,能够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个体借此获得与群体共享的观念与信念,同时把个人的记忆有机融入集体历史记忆之中,并由此维系和确认对某一群体文化和历史的共同认知。但是目前当下高校,尤其是校史展览,学校文化传播场景的构建,仍是以传递观下的信息线性传播为主,就算有讲解员的现场解说中,但其效果也差强人意。如果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新技术手段,开发复合式的情景展示,辅之以现场的讲解引导,其建构集体记忆的效果必将大大提升。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新媒体应用在档案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高校档案工作者理应顺时而动,实现新媒体应用与档案工作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新兴事物与技术手段,突破性开展档案工作,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能力,突显档案工作的“记忆建构者”的价值所在。
注释:
①丁华东.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M].上海兴国图书出版公司,2011 年7 月版,P232.
②王 颢.高校档案在构建“集体记忆”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 年2 月第20 卷第3 期.
③特里·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J].档案学通讯,2002 年第2 期.
④原平方,张耀兰.新媒体场景下文化记忆的建构与身份认同[J].青年记者,2019 年4 月下.
⑤特里·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J].档案学通讯,2002 年第2 期.
⑥何莎.电子档案的形成及保护[J].档案,2011 年4 月.
⑦陶东风.记忆是一种文化建构—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J].中国图书评论,2010 年9 月刊,p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