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问题及系列措施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20期
关键词:电工教学内容目标

杨 铖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泰州 225300)

电工电子教学是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其课程理论体系成熟,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能够联系工程实际,实现专业课内容上强大的连贯性及实践性。课程涉及了大量的电工理论以及电路分析方法,理论实践与工程设计形成了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对电工电子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既要关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衔接,同时要构建贯通式的教学链,保证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关注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质量,保证教育效率。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分析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等院校开设电工电子类专业时,必须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课程,同时也是专业核心类课程。这一课程体系,能够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好专业基础,同时能够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专业技能及发展情况。[1]从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内容来看,课程本身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存在一定的枯燥理论。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评价,多数在于理论性强、理论内容较多。同时从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来看,教师对于课程的定位也多集中于基础课程、理论性课程,因此在改革方面忽视了其实践性,导致改革效果不佳、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要结合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实践型及应用型人才的引导作用。但目前的课程规划及教学改革中,教学目标不明确,不足以对课程进行全面的引导,难以实现有效的课程规划。学校及教师在针对教学目标进行设置时,难以体现就业为导向的核心教学宗旨,无法对教学目标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导致教学目标在引导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向时,出现了偏差。由于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课程总体难以反映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践特性,同时难以满足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需要。

(二)实践教学设计不足

尽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理论性内容,但课程涉及的实践性也很强,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但在教学设计规划中,往往只关注到电工电子技术大量的理论内容,轻视实践教学。同时在对一些电子器件、电子技术、工程内容进行讲解时,只依照教材内容或分析理论进行讲解,没有重视实际电路的展示、应用以及分析。导致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无法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2]在进行实训时,动手操作能力严重不足。其次,实践教学在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实训场地、实训设备等方面的局限,很多学生无法完成动手操作,或在实训课程时心不在焉、不积极参与。

(三)教学方法落后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与现代化技术紧密联系的课程,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展示先进的电工电子技术。但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经验的限制,将教学方法局限在原有的灌输教学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获得自身技能的提升。同时大量的现代教学技术,无法实现教学应用,影响了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有些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时,出现了应用不熟练的问题,难以体现教学改革对教学方式的创新。

三、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中国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深化经济改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获得如此巨大的经济发展转变时,新型工业化的推进、高科技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科学技术的研发,能够促使国家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转变教育方向、优化科技教育体系。电工电子技术是国家国民教育及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的改革,能够面向科学技术发展一线,实现科技强国,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国家竞争力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二)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

教育部针对我国高等院校电工电子类专业,提出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高等院校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重心,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校企合作,实现技术领域的教学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只有通过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才能够完善专业课程的衔接,实现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系统体系建设,注重人才的培养规格、课程的有序设置、优化工学比例,提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完善程度。

(三)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课程改革,能够促进高等院校电工电子专业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获得电工与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及基础技能,同时为未来从事工程工作、电工电子类工作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专业课程的改革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能够转变目前专业课程中存在的诸多教学问题,避免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设计不足、教学方法落后导致的教学效率低、学生技能不足等问题。电工电子专业课程的改革,是专业未来发展、提升人才培养成效的迫切需求。

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设定课程培养目标

设定课程培养目标,规划一个符合素质教育理念,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目标,是开展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也是发挥教学改革作用的有效途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要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因此,在设置课程培养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一是要从人才定位上,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人才,制定教学目标。二是要从社会的人才定位上,确保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促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三是教学目标要满足课程的基本特征,既要具备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确保教学目标满足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四是教学目标要满足电工电子学领域知识的讲解及分析需要,能够引导教育方式直观地展现丰富的电工电子领域知识、概念、方法,呈现出电子元器件、机电产品原理、电力传输、安全用电等多方面的内容。五是教学目标在制定过程中,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以及企业对电工电子专业学生的岗位要求。要确保学生依照教学目标,能够培养专业操作能力,适应社会需要,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型人才。

(二)整合教学内容

电工电子课程作为一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校及教师应当针对理论教学为主这一局限,进行教学改革,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促使各类教学内容实现有效的整合。既要完成理论体系的教学,同时又要结合实践过程,与工程实际、电工理论、电路分析方法等进行有效的融合。完善理论、实践到工程设计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一是要将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分解,并促使分解后的各个模块能够相互联系。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工程设计教学三个部分,进行分解式的组织设计,然后进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衔接,促使教学组织过程依次展开。二是了解各项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分工。熟悉电工、电路课程中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明确电路类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及变频调速技术等课程之间时间的安排,处理好各个课程之间的衔接,保证整个专业课程体系能够实现连贯性,形成有机的教学。避免内容重复,同时要避免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疏漏。不同内容之间,要考虑其内在的衔接,能够确保课程体系的一致性。三是要以电路、应用、器件为主线,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帮助学生打好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以电子器件、电路以及应用作为课程主线,讲解器件的原理及特性,帮助学生掌握组成电路的知识,同时掌握各类极限参数及应用注意事项。

(三)实践教学设计

根据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内容的需要,要确保对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设计,完善教学规划。一是要根据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增加实验应用方面的教学辅助。结合教学展示,采用简洁明快、深入浅出的教学设计,完成实践教学,提升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及实用性。二是关注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确保在实践教学设计方面,学生能够完成实践操作,并将理论知识与操作应用结合起来。

(四)多样教学方法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结合校内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每项实物展示以及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总结项目的功能、优点及缺陷,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帮助学生最终解决问题。

五、结语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目标入手,设定课程培养目标;结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内容的整合;提升教学实践性,完成实践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模式,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全面推动电子电工技术课程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在新时代,高校要意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了解时代对电工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完善教学模式的创新,切实完成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电工教学内容目标
关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分析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浅谈Multisim仿真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赋能
有时钻进污水井,有时爬上高压线 210所电工与水暖工的安全状态
糊涂的维修工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