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歌曲弹唱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现状及对策
2021-11-27仝玲
仝 玲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锦州 121000)
一、幼儿园音乐的特点及其作用
(一)音乐的学科特点
音乐作为一门学科,并非始于现代,早在中西方古代历史时期,教育家们就已经认识到了音乐的重要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六艺”中就有提到音乐;古希腊时期,著名教育学家柏拉图曾提到,“整个教育要以音乐为主,每个人都要学”。音乐自古发展至今,不仅得到了先贤们的重要关切,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得以流传至当今社会。音乐作为一门学科,自幼儿园学前教育开始,贯穿整个学生阶段。音乐学科以其特有的艺术性、创造性,对培养音乐素养、陶冶情操修养具有重要作用,是丰富学生课业生活的重要学科,在学生的学科评价中拥有极高的支持度和满意度。
(二)音乐学习对儿童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首要目标并非让幼儿背熟多少单词、记住多少生字、学会多少加减法,更多的是对幼儿的智力开发、习惯养成以及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引导和培养。音乐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能有效达到对幼儿听觉灵敏度的锻炼,还能激发幼儿在音乐领域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均衡发展,更对培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幼儿园务必要加大投入力度的学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关注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想要发展幼儿的多方面兴趣爱好,音乐学习对儿童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二、幼儿歌曲弹唱概述
(一)幼儿歌曲弹唱的性质
幼儿歌曲弹唱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歌曲弹唱包含两方面内容,即“弹”和“唱”。“弹”主要指演奏,就是利用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将幼儿歌曲的旋律呈现出来。“唱”主要指演唱,就是配合幼儿歌曲旋律将音乐演唱出来。幼儿歌曲弹唱的“弹”和“唱”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内容,缺一不可。只有“弹”而没有“唱”,幼儿只能感知旋律,而无法理解歌曲本身,也不利于产生共鸣以及情感的发散;只有“唱”而没有“弹”,幼儿感知不到旋律,不能记忆歌曲,也无法有效培养对音乐的爱好。
(二)幼儿歌曲弹唱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定位
幼儿天生对音乐敏感而喜爱,2~5岁是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歌曲演唱更容易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幼儿歌曲弹唱中“弹”和“唱”密不可分,就要求幼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同时具备“弹”和“唱”的能力,对幼师的音乐综合素养要求较高。幼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边弹边唱,既要熟练掌握钢琴、电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又要能将歌曲优美生动地演唱出来,使幼儿在听与唱中,感知音乐的魅力,有效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爱好。
三、幼儿歌曲弹唱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现状
(一)幼儿园重视度不同
现如今,幼儿园承担着照顾幼儿饮食起居的重大义务和责任,面对尚在懵懂时期的幼儿,幼儿园首要任务是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幼师的精力也集中在照顾好每一位幼儿的饮食、午睡等琐事。幼儿园的教学任务,尤其是幼儿歌曲弹唱教学,往往在各项工作中,排在较为靠后的位置。幼儿吃不好、穿不好、睡不好一定会出现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但弹唱教学效果不好,并不会造成现阶段肉眼可见的严重后果。因此,每所幼儿园对幼儿弹唱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不同。重视程度高的幼儿园,自然在乐器储备、师资力量、课程安排等方面投入的力度大;重视程度低的幼儿园,在幼儿歌曲弹唱教学方面的投入很少,幼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1]。
(二)幼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前文提到,幼儿歌曲弹唱的“弹”和“唱”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内容,缺一不可。因此,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幼师的“弹”和“唱”的能力,要求也较高。我国幼儿园学前教育体系中,专业师资力量并不充裕,幼师通常身兼数职,为幼儿讲授各门科目,幼儿歌曲弹唱更是几乎很少有专门负责的人员。基于此,幼师弹唱教学水平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情况。有些幼师擅长音乐领域,对乐器演奏和歌曲演唱信手拈来,在教学中自然应对得游刃有余;而有些教师本身不是科班出身,后期学习的弹唱技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教学效果也就未必能达到理想水平。
(三)幼儿接受程度强弱有别
幼儿园接收的幼儿年龄分布在2~5岁,是一个人的启蒙时期。言语表达尚且不成熟,专注力、纪律性以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更是强弱有别。幼儿歌曲弹唱教学本身就是一项轻松、愉悦的教学活动,幼儿有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当幼师的音乐一响,很多幼儿喧闹、嬉戏、打闹的情况十分常见,即使幼师的弹唱水平再高、感染能力再强,教学成效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幼师往往要一边教学,一边组织课堂纪律,在幼儿的思想认知里,也较难形成对音乐学习重要性的理解。
四、幼儿歌曲弹唱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强化措施
(一)提升幼儿园重视程度
提升幼儿园重视程度,是强化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重要前提。任何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校园的支持,只有在得到支持和帮扶的前提下,才能为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活动开展将寸步难行。
幼儿园管理层应充分认识音乐对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而幼儿歌曲弹唱作为幼儿音乐教学最主要的手段,更应该得到幼儿园管理层的高度认可和重视。例如,在乐器更新保养方面,每学期对乐器进行专业保养;根据乐器的使用和损坏程度及时采购新的乐器;除钢琴、电子琴外及时扩充乐器种类,在硬件上对弹唱教学活动予以支持。再例如,在课程安排上,关注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课时数量,每周固定课程表,适当增加弹唱教学课时长度或数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二)提高幼师弹唱教学水平
提高幼师弹唱教学水平,是强化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必要保障。只有幼师自身拥有较好的弹唱水平,才能为幼儿传递出动听的旋律和演唱,有利于吸引幼儿注意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幼师本身弹唱能力欠缺,弹唱教学就失去了吸引力,不受幼儿喜爱的学科是无法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的。
幼儿园以及幼师自身,应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弹唱教学水平。例如,幼儿园充分找寻、利用资源优势,定期对幼师进行弹唱培训,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前来授课或为幼师报名参加校外集中培训,为幼师提高弹唱教学水平切实打造学习平台。再例如,幼师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的形式提升弹唱水平,而幼儿园定期对幼师进行考核,对于进步显著的幼师,给予一定程度的薪资奖励或晋升空间,对幼师的自我提升具有良好的助力作用[2]。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是强化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途径手段。传统的弹唱教学模式,一般是幼师先范唱,而后幼儿跟唱,不断重复“范唱—跟唱”的模式。这种传统模式固然有其优势,但若单一固定下来,长此以往幼儿将缺失新鲜感和体验感,不利于弹唱教学长效发展。
幼师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对弹唱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幼师可根据平时的观察,在幼儿中选择声音条件较好、喜爱唱歌的代表,将幼儿进行分组,将代表分配到各个小组中作为领唱,引导和帮助其他幼儿演唱歌曲。再例如,将弹唱教学与情景剧教学相结合,帮助幼儿扮演歌曲中涉及的人物、动物、植物等角色,幼儿在边演边唱中宛如一台音乐剧,不仅使幼儿对弹唱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激发幼儿的表演天赋,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3]。
(四)布置家庭联动任务
布置家庭联动任务,是强化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课后补充。弹唱教学效果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课后的学习生活中。幼儿园、家庭两方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对培养幼儿音乐素养,向着全方面综合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幼师可以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为幼儿及家长布置一些集趣味性、家庭型、易操作性于一体的家庭联动任务,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影响幼儿的音乐素养能力。例如,当下年轻父母通常热衷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幼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进度,布置幼儿歌曲短视频拍摄家庭作业,家长与幼儿一道完成,和谐家庭关系的同时,还能让幼儿对幼儿歌曲进行巩固。
(五)寻求园园合作
寻求园园合作,是强化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发散性方法。在幼儿园管理层、幼师、幼儿、家庭产生联动后,幼儿园与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学习,也应是强化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例如,园园之间开展教学观摩,幼师针对同一首幼儿歌曲进行备课,公开课上双方互相观摩,也可邀请家长一同参与。幼师间互相吸取好的优点和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有助于各自提高教学质量。再例如,园园之间共同组织合唱比赛,各个班级自主选择曲目,在比赛中一展幼师和幼儿的风采,比赛设置各种奖励环节,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综上所述,幼儿歌曲弹唱是幼儿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通过提升幼儿园重视程度、提高幼师弹唱教学水平、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布置家庭联动任务、寻求园园合作等强化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弹唱教学活动,对训练幼儿听觉能力,激发潜在音乐才能,陶冶身心健康,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需要幼儿园、幼师、幼儿、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