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尔第歌剧《麦克白》脚本转型研究的文献综述

2021-11-27

黄河之声 2021年4期
关键词:麦克白威尔第脚本

杨 阳

本文研究对象歌剧《麦克白》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根据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改编而成,其改编可以说是“一位天才的论释过程:从英语到意大利语,从说词到唱词,从永恒的戏剧到无法抵抗的歌剧”。①从戏剧作品到歌剧作品的创作,需要对戏剧原著进行脚本转型,以适用于歌剧体裁的需要。两者的转型工作,是文学到音乐的过渡,是跨体裁、跨文化、跨思维的转换。深入歌剧的脚本转型研究,能够切实地领略歌剧创作中脚本与入乐间的考量。此外,威尔第的《麦克白》是其首部取材自莎士比亚悲剧的歌剧作品,对后来源自莎剧的歌剧创作乃至他的创作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中,笔者主要通过互联网数据库与图书馆资源的检索方式,对威尔第歌剧《麦克白》脚本转型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以展现本文研究对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威尔第歌剧《麦克白》脚本转型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威尔第歌剧《麦克白》的研究,二是《麦克白》戏剧到歌剧的脚本转型研究。笔者将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两个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分析,得到关于本论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一、国外研究动态与分析

国外对于威尔第的研究汗牛充栋,但对于威尔第早期作品《麦克白》脚本转型的文献成果较少。针对本文主要涉及的威尔第歌剧《麦克白》及其戏剧到歌剧的脚本转型这两个方面,着重梳理对本文研究对象具有直接关联和启发价值的参考文献。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综述的外文文献范围集中在英文文献。英文文献的翻译均由笔者亲译,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本文的国外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Library Genesis、ProQuest、JSRTOR与线上图书馆等。

关于威尔第歌剧《麦克白》的研究,一方面,需要细致地了解威尔第歌剧《麦克白》。另一方面,涉及到与莎士比亚的整体关联研究。在著作方面,普利策奖获得者加里·威尔斯(Garry Wills)撰写的《威尔第的莎士比亚:两位剧院大师》(Verdi’s Shakespeare: Men of the Theater)以三部改编自莎士比亚戏剧的歌剧作品:《麦克白》、《奥赛罗》和《法尔斯塔夫》作为论述对象,对威尔第与莎士比亚所处时代的创作背景和演出环境进行比较研究。这部著作提炼出不同时代两个人物与作品的相似点,从社会学的视角提供了创作的时代信息。关于威尔第歌剧研究公认的权威成果书籍,有朱利安·巴登(Julian Budden)主编的《威尔第和他的歌剧》(The Opera of Verdi),将威尔第所有歌剧作品进行整体解析,其中,对于《麦克白》的创作情况与音乐分析有单独的详细说明,在创作技法和音乐分析层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美国学者格里·W·哈伍德(Gregory W. Harwood)的《朱塞佩·威尔第:研究和信息指南》(Giuseppe Verdi:A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Guide by Verdi)书 中其中一个章节,专门叙述了《麦克白》的脚本、作曲过程和文体分析等几个方面的研究,以及舞台表演实践的阐述;美国教授罗伯特·格林伯格(Robert Greenberg)的《威尔第的生平和歌剧》(The Life and Operas of Verdi),在第八讲中,描述了威尔第创作《麦克白》的愿景和改变,表达了他希望用音乐来反映人物的悲剧和疯狂;美国学者安德里亚斯·基格(Andreas Giger)的《十九世纪歌剧的威尔第和法国美学、诗歌、节奏和旋律》(Verdi and the French Aesthetic, Verse, Stanza, and Melody in Nineteenth-Century Opera》,为了引起人们对歌剧脚本在19 世纪法国和意大利歌剧风格和戏剧发展重要性的注意,这本书展示了威尔第歌剧创作所面临的挑战,并叙述他逐渐把握个人创作风格的过程及历史意义;英国学者丹尼尔·奥尔布赖特(Daniel Albright)撰写的《莎翁入乐:戏剧的冲突》(Musicking Shakespeare:A Conflict of Theaters)是较晚的莎士比亚戏剧与音乐研究专著。全书分为三部分,从解读莎士比亚原作入手,分别研究了取材于《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仲夏夜之梦》的交响乐和歌剧改编。

期刊文献方面,德格拉达·弗朗西斯科(Degrada Francesco)编写的《对威尔第〈麦克白〉起源的观察》(Observations on the Genesis of Verdi’s Macbeth),详细考察了麦克白歌剧脚本创作的各个阶段,包括作曲家的散文稿,皮亚威对脚本的创作,以及安德里亚·马菲对脚本的改进和修正。西文文献中,还有关于《麦克白》超自然力量等方面的论文,比如丹尼尔·奥尔布赖特(Daniel Albright)的《女巫们和女巫:威尔第的〈麦克白〉》(The Withes and the Witch: Verdi’s Macbeth)。

关于《麦克白》戏剧到歌剧的脚本转型研究,国外目前对于本文所涉及歌剧与戏剧的改编研究没有专著,不过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著作方面,加拿大歌剧专家琳达·哈琴(Linda Hutcheon)与西沃恩·奥弗林(Siobhan O’ Flynn)合著的《一种改编理论》(A Theory of Adaptation, 2006),书籍分为六章,分别阐述改编理论总括、形式、原因、效果、背景以及改编的要求与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歌剧这一领域进行了关于改编的理论化思考。此外,布莱恩· 麦克法兰(Brain McFarlane)的《小说到电影:改编理论引论》(Novel to Fil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1996)虽然不是从戏剧到歌剧的角度论述改编理论成果,但对于本论文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学位论文方面,由多伦多大学Suddhaseel Sen 发表的博士论文《莎士比亚戏剧的来生:歌剧和电影的跨文化改编研究》(The Afterlife of Shakespeare’s Plays: A Study of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s into Opera and Film,2010),研究探讨了莎士比亚戏剧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改编方式,作者将改编研究、莎士比亚学术研究、音乐学、电影研究理论引入其中,以考察莎士比亚在跨文化地区的接受机制。此外,作者阐述了许多跨文化交流的改编都是以《麦克白》作为基础,因此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由加州州立大学多明格兹希尔分校Chiemi Ma 发表的硕士论文《歌剧中的莎士比亚:对莎士比亚戏剧改编为威尔第歌剧的成功案列的考察》(Shakespeare in Opera: An Examination of the Successful Adaptations of Shakespeare’s Plays to Verdi’s Operas, 2005)从戏剧和文化的角度,考察了从一种艺术形式到另一种艺术形式的创作过程。作者讨论了音乐技巧,并将重点放在莎士比亚和威尔第的观众对文学和音乐理解的意义;由波士顿大学Ruggiero Matthew John 发表的博士论文《威尔第的〈麦克白〉剧本及其文学语境》(Verdi’s Macbeth Libretto and Its Literary Context,1933),在论文的第十四章,论述十九世纪意大利对莎士比亚的接受程度,并研究1847 年前莎士比亚的意大利译本,探索麦克白脚本的起源,以及它如何与威尔第的追求结合,建立超越传统的歌剧形式;由波士顿大学Mary McCleary 发表的博士论文《文本组成与莎士比亚和威尔第的“麦克白”、“奥赛罗”和“福斯塔夫”》(Textual Composition and the Macbeth, Othello, and Falstaff of Shakespeare and Verdi,2012),旨在研究莎士比亚戏剧在威尔第歌剧中的改编转型工作,主要的焦点是由莎士比亚、威尔第和脚本作家组成的三角关系,探讨了莎士比亚的原始来源、文学和音乐批评、历史环境的影响以及莎士比亚戏剧文本转型成歌剧脚本时的考量。

二、国内研究动态与分析

国内对于威尔第歌剧《麦克白》研究现状虽相较于国外数量较少,关注度不够高。并且,对于威尔第歌剧《麦克白》的研究,大多为普遍的人物塑造和唱段分析,或是威尔第与莎士比亚相互联系的研究,较少有学者基于脚本转型来对威尔第的《麦克白》进行细致的整体研究,以及从脚本与入乐的联系等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不过在威尔第的歌剧研究上已有可观的成果。

汉语世界中,对于威尔第这位伟大的歌剧作曲家的研究也十分丰硕,关于威尔第的著作,有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威尔第撰写,李季芳、陈登颐、高士彦翻译的《威尔第书信选》(1978);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世元编著的《威尔第,歌剧艺术大师》(1993);北京西苑出版社出版,吕昕主编的《古典音乐巨匠威尔第》(1999);北京东方出版社出版,赵小平,杨平编著的《威尔第》(2000)。此外,关于歌剧体裁和歌剧批评相关研究著作,有居其宏的《歌剧美学论纲》(2002)及《歌剧综合美的当代呈现》(2006),钱苑、林华的《歌剧概论》(2003)。歌剧批评方面的著作,有约瑟夫·科尔曼著,杨燕迪译的《作为戏剧的歌剧》(2008)。

国内关于本论题的研究对象的直接著作成果尚为空缺,大多为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其中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文献梳理如下:

关于威尔第歌剧《麦克白》的研究,学位论文中,首先谈及的是硕士论文。关于威尔第歌剧《麦克白》研究的论文,有吴红歌发表的《〈麦克白〉艺术特征》,这是一篇针对威尔第歌剧《麦克白》整体艺术特征研究不可多得的论文,对戏剧到歌剧改编意义有了初步的关注。其次,杜超的《〈麦克白〉威尔第与莎士比亚》论述了《麦克白》改编研究。此外,蔡丽萍的《试论〈麦克白〉中的主要戏剧手法及其效果》从英语文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莎士比亚如何运用戏剧手法来达到的悲剧效果,但仅限于文学视角,没有与歌剧方面的整体联系;博士论文中,有湖南师范大学潘毅发表的《威尔第歌剧中的伦理思想研究》,作者表明威尔第歌剧中的伦理思想所包含的多个方面,探讨了艺术与伦理的关系。文章中关注到了脚本改编这一范畴,并从威尔第的脚本改编视角分析音乐与伦理结合的路径与方法,为关于《麦克白》脚本转型的论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文献方面,赵玲的《革命性、民族性、现实性——论威尔第歌剧创作的艺术成就》指出:“威尔第是19 世纪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他在继承意大利歌剧传统的基础上,从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动力的革命性出发,构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取得了歌剧创作上创造性的伟大艺术成就”。除了以上文献资料,其他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多为期刊散论和乐评。如关于2001 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出《麦克白》的两篇乐评,以及发表在《齐鲁艺苑》2001 年第4 期上的文章《〈麦克白〉:从话剧名作到歌剧脚本》,该文主要阐述了威尔第为了适应音乐表现的需要,在脚本内容和结构所做出的改变,但内容较为单一,没有更深入的研究。

关于《麦克白》戏剧到歌剧脚本转型的研究,学位论文方面,杜超发表的硕士论文《〈麦克白〉威尔第与莎士比亚》针对威尔第歌剧《麦克白》并结合19 世纪意大利歌剧传统,来探究威尔第歌剧与莎士比亚戏剧的互动,主要涉及戏剧和歌剧的改编本质。作者关注到戏剧与歌剧这两个不同体裁的碰撞,以及跨时代的历史文化传统的相互作用;上海音乐学院谌蕾发表的博士论文《论威尔第的莎士比亚歌剧》,将威尔第三部改编自莎翁戏剧作品的歌剧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威尔第与莎士比亚的关联。在论文第二章对《麦克白》的脚本构建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麦克白》歌剧与戏剧之间结构与内容的比较,进而掌握歌剧《麦克白》的脚本构建模式。但不足的是,作者没能对于威尔第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脚本转型的问题做出详细分析。

期刊文献方面,笔者分为直接研究成果和间接研究成果,直接针对威尔第歌剧《麦克白》脚本转型方面的成果仅有一篇散论,为闫笑语发表在齐鲁艺苑的《麦克白——从话剧名作到歌剧脚本》。间接研究成果方面,期刊文献中,有杨燕迪发表在《音乐研究》的《作曲家与歌剧脚本作家的关系》,阐述了作曲家与脚本作家之间合作的历史演变,将作曲家与脚本作家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四个类型;董蓉发表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文章《〈奥瑟罗〉与〈奥赛罗〉——莎士比亚戏剧到威尔第歌剧的“脚本转型”》,虽然不是直接针对本文研究对象,但在形式上,同属于威尔第取材于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歌剧作品,详细探讨了《奥赛罗》戏剧到歌剧的脚本转型工作以及转型背景。

结 语

综上所述,国内外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对于威尔第歌剧《麦克白》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由基础的人物刻画、表演分析,上升到脚本分析、美学分析以及交叉学科的研究等。可见,诸学者对于威尔第歌剧《麦克白》研究发生的变化以及所拓展的关注点。但是,对歌剧《麦克白》及其脚本转型的研究成果仍相对缺乏,尤其是在国内。脚本是歌剧基础,歌剧的创作首要面临的就是脚本转型工作,后续的艺术创作才得以开展。深入威尔第歌剧《麦克白》脚本转型研究,有助于掌握歌剧脚本与音乐之间的联系,促进歌剧创作与鉴赏的理性思考,揭示作曲家精神世界。同时,表演者能够更深入把握作品,听众能够进一步欣赏作品。■

注释:

① Wills,Garry, Verdi’s Shakespeare: Men of the Theater. 2011 封底引用的《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对于《威尔第的莎士比亚:两位剧院大师》的书评。

猜你喜欢

麦克白威尔第脚本
论《麦克白》的悲剧艺术
“歌剧之王”威尔第的故事(一)
自动推送与网站匹配的脚本
19 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威尔第的《唐卡洛斯》
父女情真深似海——威尔第与《西蒙·波卡涅拉》
举一反三新编
捕风捉影新编
人文主义视角下对《麦克白》的解读
一场无规律可循的噩梦:浅析《麦克白》中的悲剧
意见簿上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