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网生代”官兵特点增强心理工作实效
2021-11-27王金兵王丽萍
王金兵 王丽萍
进入新时代,青年官兵大多是“网生一代”,习惯“指尖上生活”,享受“电子化便捷”,喜欢“快餐式阅读”,追求“平视性交流”,有着独特的认知习惯、思维方式和话语结构。做好部队心理工作,就要紧紧围绕“网生代”官兵的心理特点和内生需求,在坚守传统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向信息化借力,用规范化增效,创新工作流程方法,有力提升心理工作服务官兵、管控风险的实效,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一、构建心理测查信息化平台,切实摸准官兵“心”情
“网生代”官兵已经适应在网上畅所欲言,但不愿在现实中透露真实情感,以往测查靠纸、分析靠人、数据靠算、档案靠写的方式,既不便捷高效,也很难掌握他们的真实心理。要主动推进“心理工作信息云建设”,研发使用心理测评系统,积极构建“网络+心理测查”新模式。一是组织实时网上测查。结合实际拟制官兵心理常模,科学设置多种心理测查量表,在强军网建立心理测评系统,赋予各级心理骨干管理权限,随时可以组织心理测查,形成营连单位月报表、师旅级单位季报表、军级机关半年汇总分析。借助互联网的灵活便捷,可以将量表集成于手机APP 中,适时开展心理普查。二是建立个人电子档案。首次组织心理测查后,官兵心理状况数据可以按单位以身份证后6位编码,形成个人心理情况电子档案,为后续梯次普查确立比照分析数据基础。服役期间,官兵每参加一次心理测查,个人心理电子档案都实时更新完善,形成完整详细的动态心理数据链。结合心理普查发现心理指数偏高人员,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精神病等类别,精细建立心理工作档案。三是运用大数据云分析。借助服务器云端数据分析系统,对每次心理测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心理骨干实时获取官兵心理动态,发现抑郁、焦虑等危险症状,第一时间跟进了解情况,逐人开展心理访谈。访谈中利用AI 系统辅助诊断心理问题,给出测量建议,帮助心理骨干形成案例记录。
二、探索心理教育多样化途径,切实校正官兵“心”态
“网生代”官兵经常上网冲浪,喜欢新鲜、刺激、有个性的事物,思想多元、心思多变、观念多样,容易受影响产生负面情绪。要采用官兵乐于接受的新平台、新设备、新途径开展心理教育,帮助他们缓解压力、端正思想,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一是用活融媒体。借助借力融媒体打造心理教育“四课”体系。使用视频系统上大课,每年邀请军内外专家开展心理讲座,传授维护心理健康方法;利用网站“心理课堂”上小课,每月开展一次经常性教育,普及心理知识;借助抖音、微信公众号上微课,围绕基层常见心理问题开展释疑解惑;录制发布视频上慕课,依托手机APP 定期推送心理教育视频,方便官兵随时在线学习。二是用上新设备。紧跟前沿心理调节技术,注重使用心理工作新设施设备,建成心理教育疏导“六个工作室”。在团体活动室组织团体心理交流,调理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在音乐放松室播放音乐舒缓心情,辅助使用按摩椅提升放松状态;在情绪宣泄室安排驱力发泄运动,释放压抑情感;在VR 虚拟室设置三维虚拟环境,通过视、听、触觉体验自身感受;在心理沙盘室开展不同主题的沙盘小游戏,发掘官兵想象力、创造力等;在循环减压室放置量子仓,使用电磁波谱改善身体微循环,消炎镇痛,放松神经,达到身心愉悦目的。三是用好小活动。对有不良心态和负面情绪的官兵,可以灵活组织开展“五小活动”。编印《官兵心理自助手册》,利用茶余饭后,由心理骨干开展小谈心;编排“心理放松减压操”“快乐训练健身操”,利用文体活动,由文体骨干组织小运动;编发《心理游戏100 法》,利用训练间隙,由心理骨干组织开展小游戏;下发《心理调适36计》等漫画册,由干部骨干适时组织小演练;制作《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和“军旅人生、和谐心理”心理调适卡片,发动官兵互学互赞,常态开展小激励,训练培养官兵团队精神,始终保持阳光心态。
三、开展心理疏导多维度服务,切实解开官兵“心”结
“网生代”官兵长期受社会上的一些低俗影响,有的人重生活品位、喜休闲享受,怕工作辛苦、训练受苦、环境艰苦,遇到困难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解不开自己的“心结”。要开辟心理疏导新途径,把网上群聊、预约单聊、微信私聊结合起来,打通网上网下链路,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为有需要的官兵提供多维度心理服务。一是开通网上心理室大家聊。针对少数情感丰富、性格内向的官兵,希望有倾诉场所的需求,可以在强军网开通心理聊天室,设置“心灵故事”“阳光访谈”“相互给力”等栏目,大家匿名上网敞开心扉聊,思想交流交锋,情感得到宣泄。这种心理骨干参与引导下的群聊,负面情绪有处释放,不良心理相互消除,开创心事大家谈、心结大家解的良好互动局面,心理聊天室就能够成为维护官兵心理健康的“网上乐园”。二是扫描手机二维码预约聊。可以利用手机APP 开通心理咨询预约服务,公布手机二维码,官兵扫码注册后,选择咨询师约定咨询时间、方式,预约官兵和咨询师都会收到短信提醒,咨询师按约联系开展一对一咨询。三是互加微信好友私密聊。从新兵心理测查开始,对心理指数偏高的战士,心理骨干就要逐一加为微信好友;每年开展心理服务下基层时,也要微信添加有负性心理的官兵;需要心理咨询的其他官兵,通过公布的微信号主动添加。“心理咨询”微信号保持24 小时在线,官兵有打不开的“心结”,马上开启私聊模式,订制个性化疏导,心理干部骨干能够倾听到真实心声,找到隐匿性心理问题,有效做好干预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加强心理预防全要素管控,切实清除官兵“心”病
“网生代”官兵玩着网络游戏、泡着网络社区、说着网络语言、听着网络消息长大,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很“网络化”,受到网上错误思想、极端事件和精神鸦片的渗透影响,容易产生不健康心理。要始终盯住重点人员、重要时机、重大节点抓心理预防,及时发现诊治官兵心理问题,有效管控心理安全风险。一是区分人员时机全面清查。盯住“新入伍战士、新分配学员、核心涉密、涉枪涉弹、执行重大任务、日常表现异常”人员,运用“心理测评采集系统”定期组织人格、情绪稳定性心理筛查。注重把握时机综合查,结合年度任务变换的状态调整期、训练强度增大的心理适应期、任务转换的思想波动期、实兵演训前的节奏紧张期、大项任务后的心理松懈期、个人成长进步的主要拐点期、突发变故的心理失落期等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的时间段,通过档案分析、问卷调查、集体座谈等形式,及早掌握官兵不良倾向,把控问题苗头。注重用好网络及时查,加强网络互动发现和舆情平台监测,发现流露极端倾向帖文信息,第一时间采取“三包一”“五离”等措施,及时排除极端险情。二是盯住敏感节点重点防控。注重研究把握官兵心理变化规律,做到新兵入伍上岗时集中抓,组织适应性教育,解决倾向性问题;战士考学、老兵复退、军士选改等时期超前抓,教育官兵正确对待走留和个人得失,适时组织心理疏导,提高官兵心理承受能力;部队任务转换、巡逻执勤、执行重大任务等时期跟踪抓,有针对性地搞好思想教育和心理训练,引导官兵增强使命意识、克服畏难和恐慌心理,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疏导、早治疗。三是统筹各方力量综合诊治。探索建立以领导机关、营连干部组成的“主防线”,以基层“三支队伍”组成的“群防线”,以部队、家庭、社会组成的“联防线”,打造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群防群治格局,不断提升心理预防工作的综合效益。针对心理疾患诊疗具有复杂性反复性特点,采取心理医生治、思想骨干管、身边战友带、父母亲友帮的“四位一体”立体诊治模式,力争使心理问题官兵全部得到教育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