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

2021-11-27朱丽云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图书互联网+

朱丽云

(乌兰察布市图书馆,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引言

在传统观念中的图书馆管理就是对图书馆中的各种资源、工作人员与读者以及各种管内设施的管理,从而更好地达到图书馆设立的目的。因此,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影响到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也能够影响图书馆所发挥的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不仅要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同时也对图书馆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互联网+”概念以及特征分析

(一)“互联网+”的概念分析

言简意赅,“互联网+”主要就是把互联网的成果创新和其他领域的成果共同交融的一种可以推进技术发展、经济效率增加的、提高质量的一种全新型产物。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和互联网媒体平台,把一些各种各样的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相交融,从而创造出市场发展的动态趋势,促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提升。

(二)“互联网+”的特征分析

第一,尊重人性。不管是哪一种技术的诞生和推广都是为人民群众而产生的,当然也包括互联网的诞生。“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更多的人才在应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在乎广大用户们的体验感受,使互联网技术能够不断蓬勃发展。

第二,重塑结构性。互联网技术在一天一天的发展着,不仅仅是我们国家,整个国际社会上的互联网技术都得到了进行了巨大的信息革命,逐渐突破了传统社会的经济发展结构、文化基础结构,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第三,跨界融合。“互联网+”时代下一个比较大的特征之一就是跨界交融,将传统行业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整合,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能合二为一,最后形成一种1+1=2 的功效。

第四,驱动创新性。不管是什么发展都不能离开创新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创新在一定意义上刺激着“互联网+”时代的升起,通过发挥互联网的思维,更新创新理念,促进“互联网+”发挥出最大化的应用价值,从而推动社会其他行业的发展创新。

二、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现状

(一)意识不够

图书馆是用来存储和管理图书及文献的,让读者更便捷地获取到自己所需的书籍和资料。但是,现如今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管理人员忽视了图书资料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很多书籍和资料只在特定的地点存放,并没有陈列出来。甚至很多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把书籍放在自己的特定区域内,如果有需要借鉴的人员,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审核,图书馆的价值和意义不能充分发挥。

(二)经费不足

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公共图书馆将管理工作融入到网络平台的建设中。与此同时,线上资源和电子读物跟数据库之间的联系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支撑,很多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难以进行,采集电子读物和资源服务方面都一度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资金不足,政府的拨款力度不够,所以线上平台的建设很困难。除此之外,受公共图书馆的特征限制,社会上的组织不能给公共图书馆投资,这样一来图书馆的资金来源也有一定的阻力。

(三)文献检索比较繁杂

当前在我们国家的公共图书馆中,由于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以及相应的资金支撑,部分公共图书馆的图书数据库大多都是不太完整的,特别是如果有读者粉丝们想要找某一本书的文献,在搜索的时候往往要通过不同的数据库进行搜索,搜索过程相对比较消耗时间和精力,在较大的程度上就会影响广大读者朋友们的阅读心情,抱有一种找了几次也没有找到,就干脆不找了的心态。降低了读者朋友们的阅读积极性,有损公共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三、“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策略

(一)提供多种文献检索的获取途径

传统的文献检索途径,通常都是广大读者朋友们登录公共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或者数据库的搜索引擎进行文献搜索。在“互联网+”读者服务模式下,公共图书馆建立统一的知识探索平台,广大读者朋友们通过PC 端、移动端来访问知识检索平台进行文献检索,仅仅需要一次搜索,广大读者朋友们就可以获取自己想要查询的相关文献,免除多次搜索的麻烦。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开发移动APP 程序,让读者可以实现对图书资源的快捷检索。在文献获取方面,由于纸质、非纸质载体文献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大部分资源都可以通过PC 端、移动端口直接在线预览或者下载阅读,由于移动端例如手机和电脑PC 端的阅读端口不一样,对数字化文献格式也需要读者进行自行加工,不管通过何种方式阅读,都能达到最佳体验效果。

(二)完善服务体系

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及时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并加以应用,信息技术对服务体系进行重新建构。第一,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不断提高,自身要懂得图书资料的价值,才能更热情的献身岗位,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责任,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比如,在规划图书馆的线上网络平台建设中,管理人员要结合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咨询服务和索引服务。第二,咨询服务体系要完善的构建起来。之前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下,借阅者要根据书名才能检索,图书资料,或者把书名提供给工作人员,帮助自己检索图书资源。但是现在借助信息技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首先自己要对书籍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做好分类的工作,帮读者提出自己的需求时,工作人员可以准确地推荐图书资料。

(三)创建新型的图书管理队伍

虽然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读者对图书资源、历史资料等进行独自搜索时,经常会出现搜索内容庞大、搜索不准确、资料内容过于繁杂等状况,从而导致读者对于资料的查询失去兴趣。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图书馆建立一支新型的管理队伍,对馆内的图书资源进行充分的了解,并通过技术设备的使用帮助读者展开资料查询等工作。对于这一类型队伍的建设不只是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同时也能促进管理人员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创建一支新型的图书管理队伍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对图书馆的人员管理创新工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及时更新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也要及时地更新,避免工作人员因技术的发展而产生职业懈怠。“互联网+图书馆”的形式对传统的图书馆进行了优化和改革,促进了图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了在图书馆服务中的服务效率。而要想促进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就需要及时对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在管理人员中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并从读者的需求出发,在日常工作中整合图书馆内的相关资源,以便读者在馆内搜索资料时能够迅速快捷地得到所需要的资料。同时,也要在管理人员中普及“互联网+图书馆”的概念形式,让管理人员意识到“互联网+”的形式不是要推翻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而是要推动图书馆的优化和改革,也要促进管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五)完善安全体系

通常图书馆内的资料包罗万象,但也会涉及一些国家政策和个人隐私内容。传统图书馆的借阅模式中,由于借阅速度较慢,泄露信息的情况较少,即便出现信息泄露的情况也能及时发现并加以制止,杜绝出现不利影响。在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开放加快了信息流通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信息安全管理隐患。信息被恶意盗取、传播,造成信息泄露,出现信息安全等问题,不容小觑。因此数据安全问题成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一些私密性资料只针对相关人员开放,加强用户资料的保密性,重视隐私问题。对及时排查出现的信息泄露状况,尽量从根源上入手,及时制止散播,对于易盗取信息、散播信息的人员采取法律手段。重视建设数据安全保护机制,请专业技术人员定期维护排查系统,不断优化大数据技术,完善硬件设施,采用先进技术,创新安全防护技术,在保证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服务性同时保障信息安全。

(六)通过大数据技术加强与读者的联系

大数据技术不只是能够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还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更多的需要在网络上获取到图书馆的服务。通过大数据技术,图书馆可以将读者的信息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能够将读者分为不同的群体,更加准确的把握读者的阅读需求,并且能够收集到读者的意见,了解读者对当前服务的满意程度,从而根据读者的意见进行相应的调整,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图书馆要大力建设数字图书馆,通过大数据技术将图书馆与网络结合,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在移动设备上获取到自身所需要的图书信息,以及图书借阅和归还等服务;图书馆还可以建立相应的社交平台账号,例如微信、微博等,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在掌握不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为用户推送有针对性的图书信息,让用户可以了解图书馆藏书的更新情况,体现出大数据点对点的精确服务,不但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加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为读者提供更加现代化、高质量的阅读服务。

(七)扩大财政,丰富图书资料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多为读者朋友们进行考虑,站在读者的角度上去思考如何进行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图书馆内的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的扫描,以此来丰富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图书资料丰富了,来到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才会增多,公共图书馆才会增加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图书馆的负责人才能和社会企业拉投资,有了资金来源,才能扩张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满足读者的个性化要求。对公共图书馆加大资金投入,为公共图书馆的更好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灵魂,但同时也有潜在的危机存在。因此,公共图书馆内的工作人员要加大重视管理图书资料的工作,运用科学的手法将互联网技术和公共图书馆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效率提高。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下,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也必须做到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方向,积极把握好机遇和挑战,便于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化的巨浪中不被淘汰。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图书互联网+
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加强图书资料管理探析
浅谈数据库对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应用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班里有个图书角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