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研究

2021-11-27乔迦伟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5期
关键词:火情商业火灾

乔迦伟

(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南京市支队栖霞区大队,江苏南京 210008)

0.引言

火灾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产生重大的威胁,尤其是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商业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如果商用建筑发生火灾,必然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危害。在商业建筑设计过程中,进行防火设计时,应掌握商用建筑引发火灾的因素,在各个环节设置防火设施,或者调整内部结构,实现商用建筑内部防火设计的优化,在发生火灾时会将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

1.商用建筑引发火灾的因素

1.1 内部存在大量的可燃物

商用建筑内部,会陈列较多的货物,包括服装、家用电器以及生活用品等,上述物质具有较强的可燃性,如果在内部出现风险因素引发火灾,会在短时间内使火灾的范围不断扩大,导致火势加速蔓延[1]。

1.2 内部形式容易引发火灾

商业建筑内部为提升可利用的空间,在摆放货物过程中,会采用立体式的排放方式,充分利用周围墙体悬挂货物。采用立体摆放方式会产生,在纵向上会产生较多的通风通道,如果发生火灾,通风通道会加速火势的蔓延,会提升火灾扑灭的难度。

1.3 建筑内部人流密集

大型商业建筑,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以及购物的主要场所,在日常人流量较为平稳,但是在节假日,人流量会不断增加。为增强购物体验,商场会采用扶梯的方式,为顾客提供出入服务,但是楼梯却安排在隐蔽的位置,如果出现火情,人们只能选择扶梯逃生,但是整个逃生过程所用的时间较长,不利于商业建筑内部的疏散。此外商业建筑中未设置醒目的安全通道标志,在火灾的环境中,人们很难找到逃生出口。

2.大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评估

2.1 设定火灾场景

2.1.1 火灾场景类型

在商业建筑防火设计过程中,采用设置情境的方式,根据火灾情境,对建筑内部结构、逃生通道等进行优化。现阶段火灾场景类型分为3种,一是固定型火灾情境;二是扩展型火灾情境;三是爆炸型火灾情境。上述情境引发的因素不同,结合情境进行具体设计,根据火灾发展的趋势,调整建筑内部形式。

2.1.2 火灾产生的影响

由于不同火灾情境产生的影响不同,掌握火灾情境产生的影响,可以了解真实火灾情境产生的破坏。在商业建筑中立体空间较大,火灾在建筑内部蔓延期间,如果受到建筑内部设施的阻隔,如防火门等,可以将产生的火灾封闭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火灾在固定的环境中,可以为破灭火灾创造更多的时间。在情境中火灾发生过程中,发现建筑的外窗面积以及所在的位置,均会影响火灾的大小。与其他建筑相比,如宾馆、住宅等,商业建筑在不同的楼层内,由于陈列的商品不同,空间的利用率会产生较大的差异,空间、货物摆放方式等均会影响火灾的发展趋势。由于商业建筑自身的使用功能,在防火设计中,应考虑内部货物陈列的方式,调整荷载密度,有助于控制火势的蔓延。

在建筑内部配置的设备,包括自动喷水设备、通风设备以及排烟设备等,在发生火灾时,上述设备会及时启动运行,在短时间内控制火情的蔓延。由于商业建筑规模较大,大型建筑所处的位置,会受到周围建筑以及环境的影响,如果发生火情,周围建筑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均会使火情发生变化。如商业建筑与周围建筑较近,消防车扑火的空间受到限制,并且周围建筑使自然风量增大,导致火灾的扑救的过程难度较大。

2.1.3 商用建筑火灾设计优势

在进行大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过程中,应保证设计体现出科学合理的特点,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在保证商业建筑的经济性不受影响的同时,还能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性能化防火设计,会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优势,在建筑内部会设置合理的防火通道、防火设施等,以便发生火灾时,人们借助防火通道快速逃生,防火设施会快速控制火情。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期间,应对各个环节的防火内容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用于控制防火设施成的投入,并且分析在设计中出现的不合理情况,以便提升防火设计的合理性,在兼具经济性和防火性的同时,还能满足商业建筑的经济活动的需求[2]。

2.2 实际案例

以某商业建筑防火设计为例,该建筑属于综合性商场,具备购物、餐饮以及娱乐等功能。该建筑的建筑面积为13万m2,建筑总层数为6层,1~4层为商业活动区,5层为餐饮区,6层为娱乐区。每层楼高设定在4.5m~4.8m范围内。在建筑中使用耐火材料,材料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结构采用框剪结构。在建筑的内部会设置消防控制室,用于掌握建筑中整体的防火工作,并且在各个楼层会,设置自动报警装置,每个楼层的自动报警装置,通过消防联动系统与消防控制室连接,如果发生火情,联动系统会向通讯系统发出警报,并且会向商场内部发出声音预警,在发出警报的同时,室内自动灭火装置启动,用于控制火灾的蔓延。

在该建筑进行防火设计过程中,会分为3个步骤,一是设计内容;二是设计依据;三是设计目标。该建筑功能较多,人流量较大,如果建筑内部出现火灾,在排烟过程以及疏散人群过程中无法理想的效果,基于消防安全要求,本次设计目标为在发生火情时,将人员在短时间内转移至消防通道,然后快速排烟,减少内部烟气的浓度,防止人们出现窒息的情况。在防火设计过程中,设计依据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商业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商场设计图纸及说明书》,上述依据为设计的标准,并且还应参照建筑内部结构,确定防火设计的依据。在确定防火设计依据后,该设计中会参照国内外商业建筑防火设计,使用计算机建立虚拟模型,在模型中分析防火设计存在的缺陷,参照设计进行详细的优化,有效提升防火水平。

在防火设计内容中,将内容分为4个部分:第一,设计中会明确引发火灾的原因,找出引发火灾的危险源,然后解决火灾因素设定防火场景,在场景中进行进行火情的模拟,结合模拟情况优化设计内容,减少引发火灾的因素;第二,研究火灾蔓延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烟气与火灾会同时出现,烟气会进入到火灾未发生的区域,不仅会干扰逃生路线,还会使人们吸入大量的烟气,导致人们出现窒息的情况;第三,应在设定的模拟情境中,确定在火灾发生时,人们逃离火场所使用的时间;第四,在火灾达到危险等级时,整个过程花费的时间,应保证人员已经撤离建筑,并且在撤离中不会产生危险。

在商业建筑中会聚集大量的人员,火灾发生过程中,人员快速逃离火场,应成为设计的重点,在设计中规划逃生路线,让人员可以快速进入到安全地点,然后等待救援。安全地点在建筑中,一般是由室外、楼梯间以及防烟通道等组成,上述位置设立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参照火灾达到危险等级的时间,在危险等级时间内,人员可以快速撤离至安全地点,整个撤离过程花费的时间,应小于火灾达到危险等级的时间。在人员逃离过程中,应在逃生路线上设置明显的标志,使人员掌握逃生路线,可以快速进入至安全地点[3]。在性能化防火设计中,会设定火灾情境,在情境中模拟火灾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计算火灾达到危险等级的时间、人员逃生时间,使用FDS场模拟软件,在设立模拟环境的同时,还能计算上述时间。如计算火灾达到危险等级过程中,计算时间的结果为1800s,人员疏散时间,与人员感知时间、人员响应时间以及全员疏散时间等存在关系,分别计算每个环节的时间,将人员疏散时间控制在危险等级时间内,即可提升人员逃生的概率。此外设计中应考虑人员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以及受教育情况,综合考虑后优化逃生路线。

3.结语

在大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过程中,提升人员的逃生速度,减少人员滞留建筑内的时间,控制火势的蔓延等,均是防火设计重点考虑的内容,通过优化建筑结构、设立合适的消防通道等,有效满足建筑的防火需求。

猜你喜欢

火情商业火灾
火情侦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一种面向森林火情监测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成功处理沙漠火情
人民调解扑灭“紧急火情”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