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经典音乐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

2021-11-27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经典音乐红歌红色

□金 英 杜 娟 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红色经典音乐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将其引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当中,将会展现出非凡的时代意义。了解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经典音乐在人才培育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正确看待思政教育中红色经典音乐文化所展现出的价值,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更具实效性与高效性地开展。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经典音乐文化在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人才综合培养目标的实现、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坚定、大学生道德品质及心理素质的强化这几个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而后提出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经典音乐文化价值实现的可行性途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发展形势均发生了转变,为扭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高校应发挥出人才培养的阵地作用,通过红色经典音乐艺术内涵的展现、文化含义的彰显、德育价值的发挥,推进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进程。因而,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传承便成为高校音乐教师的责任与使命,也是高校音乐改革的重心所在。为此,了解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价值,探寻有益于这些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意义重大。

一、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内涵分析

红色文化是革命时期诞生的文化,是当时社会物质及精神发展的产物,是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在红色文化当中,红色经典音乐文化占据着重要地位,是隶属红色文化范畴并且与音乐存在一定关联的内容。在革命战争年代,红色音乐逐步衍生并不断发展,是在共产党领导的背景下,社会建设及改革发展过程中,为展现民众精神面貌、反映社会真实状态而创作的音乐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便属于红色经典音乐。这些红色经典音乐具备不相统一的表现形式,但共同点是内容积极正向,能够对民众起到净化心灵、促进精神的作用,是对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畏困难、不惧牺牲的良好品质的继承,可以帮助民众坚定理想信念,形成艰苦奋斗的精神理念,完成对历史的真实呈现。除此以外,红色经典音乐还具备传播容易的特点,特别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经典文化的精神特质、价值观念与德育教育需求更为契合,能够使德育教育的开展更加深入,取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成果。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重要价值

(一)实现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培养

红色经典音乐文化诞生于历史革命时期,具有显著的年代特征,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国情的充分融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革命年代,红色经典音乐文化充分发挥了其政治功能,对民族解放提供了有益驱动,因其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对大学生具有十分显著的教育作用,是历史与现代相联系的重要途径,可对当下思想问题产生警示,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红色经典音乐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有效融入,可加深大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了解,从而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大学生民族贡献意识的觉醒。

(二)确保人才综合培养目标的实现

对于高校而言,培育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其办学宗旨。红色经典音乐文化是党组织红色基因有效传承的主要方式,涵盖党组织创立发展过程中的思想路线以及先进理念,也是对党组织优良传统及良好作风的继承与发扬。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核心在于红色基因,在这一红色基因的引导与鼓励下,中国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新时期背景下还应通过红色经典文化的有效传承,帮助大学生建立起遵循党的领导的坚定信念,加强其理想信念培育,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为社会培养出品德优异、能力高超的复合型人才。

(三)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国家高度重视的内容,文化自信是否坚定与国家发展和文化安全存在必然关联,是影响民族精神独立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栋梁,是易于接受社会先进思想的主要群体,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其重要使命,同时,社会主流意识的引领也是其应该担负的责任。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融入,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使其艺术鉴赏能力及审美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使其更加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强化自身责任意识,提高使命感,进而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

(四)强化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及心理素质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红色经典音乐文化中涵盖勇于挑战困难、勇于牺牲自我的革命精神,可对大学生的精神理念进行重新塑造,也可培育其甘于奉献、不怕吃苦的价值观念。对红色经典音乐的传唱可引导大学生深度理解红色文化,在革命先烈的影响下养成正直、坚韧、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还可强化其心理素质,使之能够正视工作及生活中的难题,勇于面对并化解当下的困境,实现自身责任及使命的有效履行,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三、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经典音乐文化价值实现的可行性途径

(一)引入红色经典音乐文化课程,提升课程品质,深化思想教育成果

1.构建高效课堂

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因而高校应将红色经典音乐文化内容融入思政课程中,或是增设专门的红色经典音乐文化课程。然而在当前阶段,部分高校开展的课程并不能引发大学生内心对红色文化的共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此,高校应在红色经典音乐文化课程开展的同时,采取有效举措促进课程品质的提升,通过新型教学方式的引入,构建高效课堂,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度。

2.转变教学模式

高校应对以往固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扭转,可在思政教育课程中进行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融入,还可在课堂上播放革命电影,加深学生对红色经典音乐的了解,激发其进一步探索红色文化的兴趣。同时,要深入学习党史,了解革命历史,并深度剖析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从而精准把握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对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在文化学习过程中投入自身情感,并探寻红色文化的内在精髓。此外,还应对红色经典音乐的题材、风格等内容进行诠释,讲解音乐创作的背景,阐述作者生平,加深大学生对红色经典音乐文化内涵及价值的理解,并实现红色文化向自身价值观念的有效转化。

(二)创设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

激情高昂是红色经典音乐的主要特点,此类音乐演绎时可展现良好的视听效果。音乐欣赏可使人的精神得到振奋、气势得到鼓舞,也可有效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奋斗意识,因此,它具备极高的教育价值。红色经典音乐文化在历史革命年代及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均与主流思想相契合,因而欣赏红色经典音乐可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大学生的红色文化熏陶,使之树立起爱国思想,学习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从而坚定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当代大学生不仅思维活跃,且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的这些特征,开展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加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帮助其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可通过开展红歌竞赛等活动,利用红歌与现代流行元素有机融合的方式,赋予红色经典音乐新的生命力。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红色基因在学生心灵深处及精神思想中的共鸣,从而实现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标。

(三)整合红色经典音乐文化资源,优化思政教育方式

大学生是思维活跃、新事物接受力极强的群体,善于利用高新技术进行学习与娱乐。基于这一背景,高校也可以利用网络,引入数字化技术,实现红色经典音乐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传播方式的创新、传播途径的拓展,利用媒体平台实现红歌内在精神与思想的升华。可基于大学生的认知需求、兴趣爱好,将现代元素与红歌有机结合,创造出全新的红色文化产品。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其对红色经典音乐的接纳度,从而实现主流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扬。同时,高校应立足本校专业特色,结合学校发展历史,探寻与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契合点,通过校园媒体拓展红色经典音乐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例如,可组织经典红色歌曲网络接力传唱活动,利用新媒体快速与广泛传播的特点,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加深其对红色经典音乐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的理解,培养其爱国情怀,实现其人格及价值观念的正确塑造,确保社会正气的有效传播。

(四)深入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实现思政教育方式的拓展

红色文化资源可为大学生爱国精神的培育提供助力,因而高校应强化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组建专门的红色文化发掘与研究部门,由部门成员深入探究各时期、各题材的红色经典音乐作品的内涵及价值,做好红歌的分类及整理,加强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相关资料的收集与保存。同时,还可以创办红色经典音乐文化期刊,建立红色经典音乐数据库,并不断进行红色音乐相关资料或数据信息的补充与完善,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可在高校外创立红色经典文化活动基地,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参观革命先烈纪念馆、革命建筑等具备浓厚红色文化气息的场所,向大学生讲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于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其爱国热情,提高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认同感,实现理想信念的有效传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持续的人才力量。

(五)开展实践活动,增强红色经典音乐文化教育的实践性

1.以政府部门为主、民间团体为辅,开展红色经典实践活动

高校应重视红色经典教育的校外实践,应与政府部门联合,在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的配合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引领,以红色经典的德育教育为核心,利用节日、重要事件等契机,开展主题鲜明、活动内容丰富的红色经典音乐文化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能够主动走近基层,在民间、生活实践中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并积极落实党的思想政策,开辟全新的实践活动路线,建立专业的社会实践部门,为大学生提供红色经典文化教育服务。

2.引导社会机构主动参与,深化红色经典音乐文化教育

除高校外,一些社会机构的校外红色经典文化教育条件较为完善,各个地区应结合自身情况开放红色实践基地或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景点,引导大学生在这些基地或景点的游览中感受红色文化,并通过组建红歌合唱团、歌剧团,在红歌比赛、红歌传唱等实践活动中提高红色经典文化的影响力,使红歌走进社区、走进群众,从而发挥出大学生在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继承与发扬中的重要作用,并于实践中逐步深化对红色经典文化内涵的理解,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体验,提升其实践技能,从而增强其对红色经典文化的认同感。

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生担负着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重任,承载着传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重要使命,因而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引入红色经典音乐文化。这一蕴含革命精神的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能充分彰显其优势和价值,其中的革命精神及爱国精神能够实现对大学生精神的滋养,加强红色基因的植入,实现精神力量的有效凝聚,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猜你喜欢

经典音乐红歌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歌是怎样“炼”成的(下)——《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课间音乐对于弘扬经典音乐文化的推动作用
课间音乐对于弘扬经典音乐文化的推动作用
红歌串串烧
苏区红歌串烧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央广第二套国家级音乐广播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红色经典音乐——复排大型民族歌剧《星星之火》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