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罗《西班牙交响曲》第一乐章演奏分析

2021-11-27霍斐兰佳艺

黄河之声 2021年5期
关键词:舞曲演奏者小提琴

霍斐/兰佳艺

一、拉罗《西班牙交响曲》第一乐章作品概述

(一)曲目创作背景

柴科夫斯基提到:“从广泛的角度来看,所有音乐实质上均为标题音乐”①在1873 年,拉罗为其挚友萨拉萨蒂呕心创作了这首流传后世的佳作《西班牙交响曲》,他自己曾说道:“正是在伟大的萨拉萨蒂的帮助下,我才最终打开了这扇绚丽的门”。两年之后,在巴黎首演上萨拉萨第以其高超精湛的演奏水平将这部极具渲染力的恢宏巨作完美的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使巴黎乃至欧洲都为之震撼。拉罗也终于用自己不懈的努力,打开了他音乐创作新的大门。

但不同于一般的交响乐作品,这首《西班牙交响曲》从标题来看虽然是“交响乐”,但事实上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这也成为这部作品的特殊之处。在演奏形式上,也与小提琴协奏曲相似,配有指挥者和庞大管弦乐团的同时,兼有一名小提琴独奏者;从作品的内容来看,这部作品对华彩乐段有所省略,整部作品浑然天成;在段落组成上,相较于一般的交响曲的四乐章的结构形式,全曲一共由五个乐章组成,也极具特殊性,但又打破了普通小提琴协奏曲只写作三个乐章的“规则”。通过华丽的炫技手段,将作曲演绎的风姿卓韵。

(二)曲式结构分析

这首作品节奏欢快、旋律生动,吸取了西班牙民歌、舞曲中的旋律特点,在作曲的技巧和方法上,其西班牙音乐风格显著,整个曲调中都散发着浓郁的西班牙风情,但在乐曲的形态上又呈现出法国音乐所独有的典雅、高贵、精致、且不失结构均衡的特点,可谓真正是一部做到了情感细腻、技巧华丽,将热烈与柔美相结合的旷世佳作。

作品在第一乐章中采用的是较缓的快板,其中带有引子和尾声处的奏鸣曲式,由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主题采用d 小调,运用了饱满而强烈的动机开始,为全曲奠定了音乐基调。

(三)西班牙民间舞曲风格主题

这首作品中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哈巴涅拉”舞曲的音乐特点,这种音乐实现了非洲与欧洲的独特音乐元素的完美交融,极具地方特色。“哈巴涅拉舞曲”最初来自于非洲,其原身为黑种人的舞蹈,之后不断发展,从非洲传播到古巴,又经由古巴传到了西班牙,成为了这一时期西班牙作曲家中非常擅用的音乐元素,音乐的节奏性极强,旋律集中在中低声部。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小提琴炫技经典小品《卡门幻想曲》就是其中利用“哈巴涅拉”民间舞曲风格的突出代表,此外还有许多器乐曲的演奏版本也运用了这一元素,充分体现了“哈巴涅拉”舞曲在西班牙作曲家创作时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西班牙舞曲风格的运用与演奏技巧

“哈巴涅拉”舞曲的节奏被融入到《西班牙交响曲》成为该曲最显著和最关键的音乐素材,节奏的难点在于“哈巴涅拉”舞曲节奏型的演奏,这一节奏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对二”,即三连音与二连音形成对位,这种节奏不仅有横向的,还有纵向的,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作品风格的表现方式

1、哈巴涅拉舞曲风格纵向节奏对比

由于本曲是小提琴与管弦乐团合奏,因而在小提琴与管弦乐团的配合上也选用了“三对二”节奏型,小提琴旋律部分演奏三连音,同时管弦乐团或钢琴伴奏部分则演奏二连音,也存在相反的情况,这样的演奏对于小提琴与钢琴或管弦乐团的配合来说无疑增大了难度,必须要经历不断的磨合才能更好地表现作品。

2、哈巴涅拉舞曲风格横向节奏对比

横向节奏对比,是将三连音和二连音用横向发展的模式交替出现,第一乐章的开篇部分就产生了这一横向节奏,但此时它的发展并不明显,从小提琴独奏部分我们可以更为显著的看出其发展,从首乐章主部部分的主题乐曲来看,这种形式的出现增强了音乐旋律线条的律动性,也在提高音乐的歌唱性的同时为听众带来更为震撼的听觉体验。

(二)重点演奏技巧分析

对于小提琴演奏者来说,右手的演奏技巧关乎到对作品整体的处理,左右手的配合尤为重要。笔者仅从换弦、重音、三连音、连续下弓几个位置,对处理本首作品中的演奏技术难点做逐一简单介绍。

1、换弦

小提琴的换弦是指琴弓在四根弦组成的弧形运弓轨道上,从一根琴弦换到另一根琴弦的演奏技巧。换弦的演奏技巧对于曲目的音响效果非常重要,演奏者右手对于换弦的把握直接关系到音乐色彩的优劣,在这首作品中,我们需要重点把握的位置有许多,举个例子,在乐曲第41 小节中出现了换弦,这次换弦是由第一根弦E弦换至第四根弦G 弦,存在较大的换弦跨度,所以在换弦之前就要做好准备,换弦时右手手肘和肩部要做到准确快速的移动,以确保弓子能够快速准确的切换到G 弦。在月去的后半部分,一连串上行五连音的出现打破了前面旋律的进行,五连音的演奏部分要作渐强处理,要求右手运弓要逐渐加大力量。第67 小节的八度大跳,是跨弦换弦,需要加大演奏力度,要求演奏者换弦要快、准、稳,动作利落,不能含糊不清、浑水摸鱼。

2、重音

重音在音乐中的强弱如若美术中的光与影,是通过声音响度大小来强调音符的一种演奏技巧。在音乐演奏中,强弱的处理能够体现演奏者的旋律处理方式,更能作为情感传达的一种途径。在首乐章的主部主旨中,拉罗大量使用了重音记号进行标注,还会出现少量回弓重音,强调后半拍的旋律律动,这与“哈巴涅拉舞曲”强调后半拍的音乐表现是相吻合的。这要求演奏者一定要注意把控好右手运弓、以及左手触弦的颗粒性和按弦力量。如果忽视了“重音”,无疑使这样的音乐听起来像失去了重心,变得索然无味了。

3、三连音

三连音,即在演奏中把三个音从单位时值中是完全平均化的“三等分”节奏。三连音的节奏型也是本首作品在节奏型上的一大特点。作者在第一乐章中大量的采用了三连音的形式,例如乐曲第一部分和再现部分,连续音高或上、下行的三连音节奏型,头脑中可以连续划“三角形”,保持节奏型有流动感,前后连贯,强度相当,需要演奏者第一步是分弓,寻找音符,之后再根据弓法开始不断的训练,一定要注意三连音时值的均匀、稳定,在换弓时要做到准确自然,迅速畅通。在进行三连音的表演时,必须保证整个演奏通顺畅通,不能中途停顿,还要注意除了时值要分配要均匀,弓段的分配也要保持统一。

4、连续下弓

连续下弓,也就是我们普遍意义上所理解的“连顿弓”,这对演奏者的右手手臂、手腕的力量以及控制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下弓(或弓根)力量本身比较大,恰当的演奏弓长和快速回弓显得尤为重要,右手运弓避免“画圈儿”,离弦距离保持在一定高度。在此音乐曲目中,第二乐段开始就出现7 个持续下弓表演的音符,加之G 弦的音乐旋律尤其厚重,在演奏时需要手腕多控制一些,始终保持触弦力量相对集中,弓速不能过慢,既要做到力度强但不能出现噪音,需要演奏者平日多次练习。同样中间乐段有几处三连音的节奏型,也使用了连续下弓的弓法演奏,此时需要注意将右手的力度进行平均分配,避免出现音乐强弱不均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连续下弓的演奏一定需要注意要把弓子略微抬起,顺势而下,这样才能让演奏出来的声音清澈流畅而不显得突兀。

(三)多版本演奏分析

1、Itzhak·Perlman 演奏版本

帕尔曼(ItzakPerlman)作为以色列闻名的小提琴家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也是世界范围内的高级别的小提琴演奏家。他的演奏技术完美的融合了多个乐派的演奏技巧,加之自己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在演奏过程中往往能够达到“人琴合一”的完美境界,在本首作品的处理中,开头的戏剧性、高潮部分的激情,他都能够准确、传神地演奏出来,尤其对于这首作品的抒情乐段,他的音色饱满清晰、手法丰富,情感真挚动人,令人难以自拔。帕尔曼对于该曲的演绎版本也在各类演秦版式中被公认为演奏水平最高、录音效果难出其右的优秀之作,毫不夸张的说,帕尔曼的演奏赋予了这首作品新的内涵。

2、Jazhcha·Haifeiz 演奏版本

海菲茨(Jazhcha·Haifeiz)是俄罗斯小提琴乐派的创始人,他的演奏技艺精湛,生动传神,堪称“从不出错的完美艺术家”。

他的演奏版本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右手运弓的掌握,本首作品旋律激情昂扬粗旷有力,他的演奏为我们拉开了一幅西班牙斗牛场内掌声雷动、观众欢呼呐喊的热烈画面,通过聆听他演绎的这首作品可以感知他对音乐细节的精准把握和处理以及情感表达上的深厚力量,尤其与管弦乐团的配合也是天衣无缝,作为小提琴演奏者和爱好者,这也是一个极为优秀的版本。

三、西班牙舞曲风格的掌握对小提琴演奏的影响

《西班牙交响曲》是作为十大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其中蕴含了作曲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独特的音乐创作理念和高超的作曲技巧。作品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不仅有关于乐曲本身所展现出的优质感得到大众的喜爱,也给演奏者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一)提升演奏技巧

首先是音准的把握上,本首作品中存在许多难点,需要演奏者用慢速音阶进行练习,用听觉及时调整其中的错误。其次运弓方面重点是换弦动作,通常情况下,相邻琴弦的换弦难度比较小,演奏者也比较容易把控,但作品中出现了许多跨度、幅度较大的换弦动作,需要用手腕灵活地去完成。第三对于揉弦的处理,这对演奏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揉弦的运用是小提琴等弓弦类乐器表达情感的主要手段,我们通过对不同音符揉弦的处理,将我们所理解的作曲家创作的情感用媒介的方式传达给观众,因此,揉弦技术的训练是音乐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基础,而作品中的西班牙舞曲风格,要求我们在揉弦技术上做到幅度适中,力度恰当,让音乐听起来既饱满又热情,准确表达西班牙音乐活泼热切的风格,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揉弦对音乐感染力的作用。

(二)深化乐曲理解

西班牙乐曲中的“弗拉明戈”“哈巴涅拉”的奏章、配乐、旋律线条的发展让作品的音乐风格更加鲜明,生动地体现了西班牙民族富有活力、热情好客的特点。要想演奏好这一作品,除了处理好演奏技术上的难点,我们必须熟悉西班牙舞曲中的风格特点、西班牙的风俗人情、地域特色等。例如上文提及的“三对二”节奏型以及一些带强烈哈巴涅拉风格的乐句等,只有演奏者能够把控好哈巴涅拉音乐风格的节奏特点,才能更为传神地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内涵,把演奏上升到与作者的交互,作品才能更好的被演奏者高度还原。

(三)提高音乐素养

拉罗虽采用了大量的西班牙民间音乐风格,但也承袭了法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技法,恪守了西班牙民族音乐的节奏上的规整性和旋律性,使得音乐具有别样且被大众所接受的民族音乐风格,从而赋予了作品高度的音乐价值,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哈巴涅拉舞曲风格的掌握来说,相对于简单的谱面音符、乐句来说,是重中之重。只有认真理解作品中具体的音乐风格特征,我们的演奏才能赋予这首作品真正的美学价值。

能够打动观众的,从来不单纯只是演奏者的技术,而是演奏者对乐曲的整体感知与理解,不仅要掌握乐曲的内容,还要融入自身对于音乐的情感体会,感受西班牙乐曲激情、昂扬、明朗、活泼的乐曲风格。此外,还需要演奏者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丰富人文内涵,提升人生阅历,这对提升音乐品质有很大的助力作用。■

注释:

① 柴科夫斯基.柴科夫斯基信书选

猜你喜欢

舞曲演奏者小提琴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冬的舞曲
Hey Diddle, Diddle
偶遇一位拉小提琴的老人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Pear Concert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