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大学生失恋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24期
关键词:求助者杨某咨询师

陈 晴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杨某,女,20岁,汉族,某职业院校大三在读学生,独生女,理工科专业。

(二)个人成长史

杨某家庭环境良好,父母关系融洽。性格内向敏感,情感细腻。2018年,杨某考入大学,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杨某有些迷茫困惑。不久,跟她来自同一城市且目前就读同一所学校的大二学长开始对杨某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并表露了想要追求杨某的心迹。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人成为男女朋友,至今已经两年。2020年8月,男方毕业后去另一所城市发展,此时杨某读大三,男方觉得彼此异地且对未来的规划不一致,提出分手,杨某接受不了他离开自己的现实,十分痛苦。

(三)精神状况

情绪低落,提及男朋友不时落泪;语言表达能力好,思维逻辑正常。

(四)身体状况

求助者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近一个月来,食欲下降,晚上入睡困难,白天经常感觉疲劳乏力。

(五)社会功能状态

学习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率降低,社会交往减少,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六)心理测验结果

选择测试为SCL-90,SAS,SDS。

SCL-90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SCL-90的总分为174分,总均分1.93。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其他因子分大于2,考虑筛选阳性。

焦虑自评量表测验(SAS)结果:粗分39,标准分49分,SAS标准分分界值50分,未超过SAS标准分分值。

抑郁自评量表测验(SDS)结果:粗分48,标准分60分,SDS标准分分界值53分,超过分界值7分,提示有轻度抑郁。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因男朋友提出分手后心情苦闷,情绪低落,时常哭泣,缺乏食欲,入睡困难,情绪低落时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已经持续一个半月。

个人陈述:初入大学,来到陌生的城市,面对陌生的环境,我感觉迷茫无助,不能适应新的大学生活,遇到事情不知道该向谁求助,也没有人可以倾诉。这时我的学长也是我的老乡开始安慰我、帮助我。他的帮助和照顾让我很感动,后来便答应了他的追求。这两年他很照顾我,也很迁就我,原以为我们会一直走下去,结果他一毕业就告诉我他认真考虑了很久,觉得两个人不合适,还是分手为好。

我接受不了他这么狠心舍弃我们的感情,而且当初的那种迷茫和无助一下子都涌上来了,不知道以后的生活怎么过,觉得再也不可能找到对我这么好的人了。近一个月以来,脑子里总是时不时就浮现他对我的好,一想到以后没有他,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了,就忍不住哭。没有胃口,晚上休息不好,白天觉得很累。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求助者衣着整洁,体型匀称,神情悲伤,愁眉不展,行为举止合乎正常;谈到自己面临的问题时,情绪低落,但回答问题能抓住要点,问答自如,语言表达流畅;自知力完整,有强烈的求助意愿。

四、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状态的评估

根据收集的资料,求助者感知觉正常,思维状态正常,无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无重大躯体疾病表现;人格完整,相对稳定,依赖性强。问题主要表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食欲下降、入睡困难等症状。来访者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引起的,病程持续一个半月,心理冲突只限于常形,属于正常心理反应,可以接受心理咨询。

(二)诊断结果

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如下[1]:

1.根据区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相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对自己的症状有自知力,有强烈的求助愿望而主动求助。而且感知觉正常,思维清晰,没有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该求助者因与男友分手产生痛苦和抑郁的情绪,与处境相符,为常性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3.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由现实因素即失恋引发,尚未泛化,持续时间一个半月,社会功能稍有影响。

据此,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三)鉴别诊断[2]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心理正常和异常三原则,该来访者知情意统一,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紊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症相鉴别

来访者虽有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等症状,但病程较短,程度不严重,可排除抑郁症。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人际交往并未受到很大的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来访者协商,初步确定以下咨询目标:

(一)近期目标

1.改变求助者认为没有男友就无法独立解决困难的错误观念;

2.帮助求助者改善低落的情绪状态;

3.帮助求助者接受失恋的现实。

(二)远期目标

在达到以上具体目标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人格完善的目标。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疗法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基本精神是[3]:关注怎样解决问题,而非仅探究问题原因,提倡用正向的、积极的、朝向未来的态度促使改变发生。咨询过程应把焦点放在探讨问题没有发生时的状况,引导来访者看到自身未发生问题时的情形,并由此入手,利用来访者的自身资源和成功经验促使其正向积极的改变。

该疗法的基本理念是:问题不一定存在具体原因或明确的因果关系,因此不去追究问题形成的根源,而将焦点放在“未来”;找出“例外”事件发掘内在资源;利用由小的改变拉动大的改变的骨牌效应;来访者是问题的主导者,相信来访者拥有改变的资源和力量;来访者是解决方案建构的重要参与者,注重来访者和咨询师的沟通与协作。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基本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建构解决方案阶段、休息阶段和正向反馈阶段。第一阶段是整个咨询的重点所在,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设置目标、寻找例外和假设解决。第二、三阶段主要是咨询师回顾与整理第一阶段谈话内容,将提取的有意义信息反馈给来访者,使来访者日后能据此思考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经济快速的咨询方式比较适合应用于失恋这种情境,可以显著缩短咨询历程。

(二)咨询时间与费用

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共计5次,未收费。

七、咨询过程

(一)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1次咨询);

2.心理帮助阶段(第2~4次咨询);

3.结束与巩固阶段(第5次咨询)。

(二)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

1.目的: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个人成长史等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探寻其改变意愿,进行心理测验。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

2.方法:摄入性会谈、测验法

3.过程:

A.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B.摄入性谈话搜集资料,探询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

C.对求助者进行SCL-90、SAS、SDS测量;

D.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来访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E.根据主诉和咨询师的观察,结合心理测验结果,商定咨询目标;

F.介绍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求助者达成一致意见,使用该疗法解决求助者当前面临的具体问题。

G.向求助者阐述保密原则,并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4.布置咨询作业:让求助者回忆以往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类似的情况,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

第二、三次咨询

1.目的:

A.加深咨询关系

B.提供来访者一般化的信息,协助来访者知觉的改变。

C.寻找问题的例外,关注来访者的积极正向资源。

2.方法: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

3.过程:

A.设定此次会谈目标:咨询从了解来访者的现状开始,引导来访者将问题一般化,让来访者觉得他的遭遇具有普遍性以降低或缓解来访者的情绪。引导来访者把问题的表述转变为更积极正向的方式,使改变一点点的发生。

B.会谈转向目标建构,找寻例外会谈:凡事都有例外,来访者所抱怨的问题也一定有例外存在,只是被来访者忽略了,引导来访者寻求自己在没有男朋友陪伴时也有过的良好的生活状态,分析自己做了什么来获得并维持了这种特别好的生活状态。

C.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来访者在下一次咨询之前,按照“例外”事件中的做法进行学习;寻找更多的“例外”事件。

第四次咨询

1.目的:

引导杨某看到自身的改变,使其发现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地挖掘其自身具有的内在资源,以促进杨某更好的发展。

2.方法: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

3.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杨某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发现了多个“例外”事件,不仅为解决失恋带来的情绪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增强了杨某克服困难的信心。

B.设定此次会谈目标:引导杨某把问题的表述转变为更积极正向的方式,看到改变正在一点点的发生,增强杨某的自信心。

C.咨询前改变之询问:总结来访者发现的几个“例外”事件,启发杨某自身存在很多解决问题的资源,引导杨某对自身资源进行整合。

D.发展未来想象:引导杨某去看当他们的问题不再是问题时他们的生活景象,它将来访者的焦点从现在和过去的问题转移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生活。

E.布置家庭作业:杨某认真观察自身的变化,尽量多的发现自身的资源。

第五次咨询

1.目的:

A.巩固咨询效果

B.结束咨询

2.方法: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心理测验法

3.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杨某经过认真思考后,与周围同学和家长进行了一次谈心,同学们给她反馈了很多她身上的优点,杨某把自身具有的有利于独立生活的内在资源进行了一次整合,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B.在对杨某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杨某将此次的认识转变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做到真正的了解和接纳自己,从而能有正确的自我评价。

C.进行心理测验。

D.指导杨某深刻领会到“问题虽然呈现出不足,但有时也有积极作用:问题的背后,可能有正向期待;每个人都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资源”的含义。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来访者的评估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咨询,心情平静了许多,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睡眠和食欲状况好转,还是会思念男友,但不再像过去那样心痛。虽然目前对其他异性并无好感,但相信会遇到更适合自己的那个人。

(二)咨询师的评估

经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经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来访者情绪状态明显好转,身体症状减轻。咨询的近期目标基本已经达到,咨询过程完整。

(三)心理测验评估

SCL-90:其中躯体化:1.8,人际敏感:1.6,抑郁:1.7,其他:1.5;SAS测验标准分49,提示没有焦虑;SDS测验标准分50,提示没有抑郁。测验结果前后对比说明,来访者的抑郁情绪明显得到缓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九、总结

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咨询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案例第一次咨询中,咨询师与来访者就建立起很好的关系,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是之后咨询顺利进行的保障。本案例中来访者的领悟力较强,自省能力好,因此使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能产生一定的效果。经过本次咨询,咨询师感受到使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时,合理、适时、顺利的运用正向架构、找寻例外、发展未来想象等咨询技术,能更好地帮助来访者发掘自身资源,提升自信心,提高来访者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求助者杨某咨询师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送上门”的逃犯
心理咨询师咨询中的感受及对感受的觉察探研
拒绝的正确方式
16岁少年盗窃同村村民钱财获缓刑
将捡到的钱捐给灾区,应当承担责任吗
一例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行为矫正方案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同感的技术
被派遣员工被违法解职,恢复劳动合同后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