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2021-11-27杨庆云
杨庆云
(中原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1+X”证书制度中共包含两大组成部分,其中1指的是学历证书;X指的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高职阶段的教育工作中,引入这一制度能够切实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切实满足社会对于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缓解就业矛盾。所以,在社会对于人才所提要求趋向于严格化发展的现在,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平台、连接社会与学生的主要纽带,高职院校必须要做好教学创新。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人才培养模式单一。“1+X”证书制度是在社会对于人才提出要求逐渐严格的环境中形成的。传统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片面,不利于学生能力、素养的成长发展。并且,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群体会忽视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所设定的培养模式、评价模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人才的发展要求。
其次,课程比例设置失衡。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虽然会在理念中融合能力教育以及素养教育,会注重商务这一大影响要素。但是体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时,却会发现,大部分教师仍旧会习惯性地侧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所设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比例并不科学。比如只注重商务英语阅读、视听说以及写作,对于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学生却并不会主动地去学习,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1]。并且,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并不具备“1+X”证书制度的认识与使用经验,甚至很多教师只是毕业于英语专业或师范专业,所掌握的专业内容并不全面,最终导致“1+X”证书制度下,商务英语教学无法顺利开展。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1+X”证书制度的提出,侧重于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及职业技能水平。现阶段,社会相关行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逐渐严格。因此,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实施“1+X”证书制度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商务英语专业教育工作者也需要贴合与“1+X”证书制度的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加以适当的优化调整。
首先,需要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调整。结合现行教育标准分析来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以及双创能力,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师的主要责任,需要将学生塑造为综合性、应用性、复合性技能较强的人才。作为一名现代商英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教师需要以此为根本导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主要准则,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其次,需要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调整。在“1+X”证书制度下,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各行各业对于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逐渐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形式。所以,高职院校需要适当地借鉴这一战略,以实践性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活动。如引进相关外企的工作人员进入学校讲授真实的职场知识、通过企业见习的方式丰富学生的专业体验等,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使之可以顺利考取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最后,需要对人才评价的方式进行调整。教学模式的调整必然会带动评价模式的变化。高职商英教师需要主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由结果性、单一性评价转化为过程性、综合性评价,注重利用评价夯实学生的发展基础,提升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及实践能力,促使其全面发展。在学生毕业阶段,评价考核的模式应由毕业论文拓展为实践成果的汇报。如要求学生通过实习的方式,撰写商务项目设计报告、谈判文本。同时在考核中,除了要考核学生需要在专业学习中拿到的学业证书以及英语四六级证书,同时也可以融入商务英语资格证书、商务资格证书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综合评价,促学生综合发展[2]。
(二)优化设置专业课程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合理地划分课程设置结构。客观来说,虽然学生都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但其自身的基础却相对较为薄弱,且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相对偏低。教学中,教师需要侧重于基础训练,在低年级阶段夯实学生的基础。基于这一目标,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多多地引入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人文英语、信息技术等内容,辅助学生拓展眼界,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设定在强化学生能力及技能方面,所以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一些与商务领域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如商务综合英语、知识技能实践课程、职业能力拓课程以及人文素养课程。如商务谈判、跨境电商、市场营销、商务礼仪等。通过这一类型的课程结构,贴合与企业岗位需求,体现“1+X”证书制度的积极化价值。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实践环节。“1+X”证书制度的提出再一次表明了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这一制度的驱动下,改革教学模式便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践行的一项任务,突破传统理论教学的局限,侧重推进实践性教学活动。并且,教师需要有意识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对于职业商务英语发展的认识,能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以项目导学的形式丰富学生体验,强化学生能力。此外,学校方面可以要求企业高端技术人才,引入生产性课堂,切实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三)打造双师教师团队
教师的能力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1+X”证书制度对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导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能够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以,教师需要从自身出发,强化自身的能力。学校需要基于这一前提,打造双师型团队为学生提供综合服务,促使学生综合发展。
首先,结合高职教育现状分析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内的商英教师都会选择主攻方向。但其所选择的方向和所具备的优势具有较高重合性。大多为英语教育、英语语言、英语文学以及英语翻译。所以,高职学校方面可以加快相关文件报告的生成,能够促使教师主动地自我提升、自我优化、自我完善,丰富自己对于商务英语“1+X”证书制度的理解与认识,能够通过专业教育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能够顺利拿到学历证书,并能够顺利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其次,学校需要加大资源额拓展范围。通过教师合作、校内研讨以及技术人员聘请的方式,提升教师的商务实践教学能力,弥补教学短板。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定期选择教师群体,参加外出游学活动、培训活动以及讲座活动,不断丰富教师的经验,提升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企业的学习活动、培训活动,在亲自接触企业的过程中,了解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提升实践认识,丰富经验,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指导。
(四)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选择。这一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体验认识,强化其能力,使之满足“1+X”证书制度的相关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及时联系当地的政府部门,由政府部门提供支撑指导,与相关企业构建合作关系,稳定三方关系结构。并且,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及时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促使广大社会企业都能够主动地与高职院校合作,奠定“1+X”证书制度发展基础。如果条件允许,企业可以与学校以合作的形式,共同构建校内实训基地,并委派企业的人才与校内教师共同对学生加以指导,以“产教融合生产计划”为主,带领学生开展商务英语见习学习活动,使之在了解工作内容、情境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提升自身的证书考取能力,切实满足“1+X”证书制度的相关要求,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职教育正处于发展的白热化阶段。商务英语作为其中的热门专业,受到的关注度相对较高。随着我国对于各专业人才所提出要求的逐渐严格,高职教育工作者需要调整教学模式,促使教育转型,借助“1+X”证书制度,切实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加强教师能力、落实产教融合思想,促使学生能力、素养的全方位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促使社会和谐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