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振今,推陈出新
——永年吹歌研究综述
2021-11-27吴怡
吴 怡
永年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南部,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古城之一,产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相传隋朝末年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就曾经在此地建都,“社火”活动相当繁盛。明代广平府志记载有明正德元年粮食丰收,知府用吹歌来庆贺的事情。①由此可知,永年吹歌源于此地,且距今已有近600 年的历史。永年吹歌又名“响器班”、“游乐会”,其以吹管乐器为主,吹奏的曲目大多是民歌和戏曲唱腔而得“吹歌”之名,演奏形式生动活泼、音乐格调清晰,极富有地方色彩,因而永年素有“吹歌之乡”的美誉。2006 年间,其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2012 年,首届中国吹歌节在永年广府古城隆重举办,由此体现出永年地区吹歌独具代表性的研究特点。
一、永年吹歌研究发端
笔者经过搜索发现,刘天华先生于30 年代整理编撰的第一本有关鼓吹乐的乐谱,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地区的《安次吵子会乐谱》,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当时该地区的鼓吹乐谱,为现代学者研究河北鼓吹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由此可以看出,自20 世纪30 年代起,各音乐学者便开始对河北鼓吹乐予以关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研究。1952 年杨荫浏、曹安和先生合编的《定县子卫村管乐曲集》②,记述了子位村吹歌会的基本情况、乐队组成、记谱符号、节拍标记、曲调记写的基本原则等调查内容与技术规范,其注重实践论证、以乐谱细节把握研究对象,显现出科学实证思维的典型特征,是后期民族音乐学家进行田野普查工作的实证型论著,在当时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于1985 年编撰的《中国音乐词典》一书中,对鼓吹乐与冀中管乐等相关内容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书中指出:“鼓吹未知其始也,汉班壹雄朔野而有之矣。”③即可知,鼓吹乐是自汉以来我国传统音乐中,一类以打击乐器与吹奏乐器为主的演奏形式和乐种。按照鼓吹乐的用途,其可分为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横吹四种类型。除此之外,此书还介绍了冀中吹歌的分布地区、各地组织、曲牌曲调、主奏乐器、代表曲目等相关内容,足见河北吹歌在鼓吹乐这一乐种中的地位之重。本书涵盖内容广泛,对鼓吹乐、河北吹歌等名词概念具有较为详细准确的解释,是研究中不可多得的理论类工具书之一。
1997 年,全国编辑委员会所撰写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河北卷》④正式出版。本书对河北民间器乐进行了全方位覆盖式的调查,详细记载了鼓吹乐的流传历史与发展过程,记录了大量曲谱,通过对不同性质民间器乐组织的深入考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了解,并对永年当地的刘洪信、梁培印等著名吹歌乐人进行了走访调查,予以记载。故此书籍的出版,为笔者对永年吹歌的调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是研究河北鼓吹乐的重要工具书,可被看作河北省器乐研究典范之作。
通过以上资料的搜集可以发现,鼓吹乐研究初期,主要是对其概念的理解阐释,以及研究者针对各地区乐谱进行的汇集、整理与编排。乐曲集的诞生使民间艺人对乐谱有了一定的认知了解,为民间艺人的演奏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为后世研究者对鼓吹乐音乐本体、音乐形态以及地方区域音乐发展研究等方面的深入探索打下了基础,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永年吹歌研究类别
通过对大众网络平台与相关书籍的搜索发现,自1980 年至今,有关永年吹歌的期刊文献、学位论文以及著作共有31 篇,在此,笔者将对文献、论文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并做出相应的分析与阐释。
(一)历史溯源
关于永年吹歌的历史溯源问题,最初于1968 年出版的《广平府志》中有所概述,据《广平府志》记载:“明正德元年(1506 年)粮食丰收,知府用吹歌来庆贺。”⑤该叙述表明,1506 年永年吹歌便兴盛于朝廷知府当中,这是历史上有关永年吹歌最早的文字记载,标志着永年吹歌的诞生,是研究者追根溯源之重要依据。
除此之外,张梦瑶的期刊文章《口述历史——1875-2012 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吹歌历史概况》,以及郭震的硕士学位论文《广平府鼓吹乐研究》中,对永年吹歌的历史问题均有所提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郭震的学位论文《广平府鼓吹乐研究》⑥,这一论文收集了明清时期不同版本的《广平府志》,通过探究明清时期广平府鼓吹乐相关文化事象,探索其起源、明清时期的发展过程以及近代的变化特点。文章从语言学角度,将“鼓”“吹”的发音与文字含义进行考证,在此基础上,与现阶段鼓吹乐形式相比较,对鼓吹乐进行分类阐述。通过对明清时期历史事件与永年吹歌在当代存见状况的进一步了解,郭震引入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概念,对广平府鼓吹乐的发展成因进行深入探索,并针对其现状提出相应的规划,为永年以至河北鼓吹乐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二)乐班调查
对于乐班现存状况的研究,张梦瑶的硕士学位论文《邯郸市永年县吹歌乐班的调查与研究——以吹歌乐人的艺术生命构建历程为视角》⑦中提出,以乐班艺人为研究对象,以永年吹歌乐人的艺术生命构建历程为视角,针对吹歌乐班中艺人大量的口述历史,构建吹歌乐人的艺术生命。本文记述了1875 年至2012 年间永年吹歌乐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根据乐人自身的叙述以及作者的观察了解,阐述了乐班的演出收入、家族传承方式、观众喜爱等因素,以此分析乐人艺术生命历程中,影响其生存发展的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作者将吹歌乐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个人的见解。本篇论文将永年吹歌以口述历史方法构建乐人成长历程,打开了永年吹歌口述历史的新视角,梳理了吹歌乐班的现状,为后续研究者对永年吹歌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资料,其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上的创新,开阔了研究的新视野,为探索永年吹歌的传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本文注重艺术生命历程的构建,导致整篇论文更侧重于“文化”的研究,音乐本体部分的分析较少,未能充分将音乐与文化相结合,这是笔者认为其遗憾之处。
(三)艺术特征
《河北风物志》⑧中的《世代相传的吹歌》、李坤的《浅谈河北吹歌》、王红蕾的《永年吹歌》、刘江元的《永年吹歌的艺术特征》等文章,对永年吹歌基本形态、艺术特征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其中,《世代相传的吹歌》一文,对冀南吹歌中的代表——永年吹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说明。文章首先对吹歌的概念进行讲解,介绍了永年吹歌的来历缘由,随后对永年吹歌乐班组成、乐器吹奏特点以及传统曲牌曲目进行了介绍,作者将永年吹歌与冀中、冀东地区的吹歌相比较,使当地吹歌艺术特征更加鲜明。
李坤的《浅谈河北吹歌》⑨一文,将河北吹歌中冀南、冀中、冀东三地吹歌进行论述,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将其艺术特点、代表曲目、主奏乐器一一列举,表格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对比,更便于读者对不同地区文化的发现,反映出不同社会生活环境所体现出的音乐特点,体现出丰富的地方性色彩,是一篇较为全面的概述性文章。
(四)传承发展
由于国家殡葬制度的施行,使原本盛行于祭祀仪式中的永年吹歌演出频率大幅减少,切断了吹歌乐人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一状况使得大量吹歌乐班解散,大部分吹歌乐人改行。对此,永年吹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在近年来逐渐被研究者所重视,是现阶段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刘江元、李润生的《永年吹歌的传承发展》、董莉的《浅谈永年吹歌的发展与保护》、赵姗姗的《河北——永年鼓吹乐》、段玉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河北永年吹为例》等文章,对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刘江元、李润生在《永年吹歌的传承发展》⑩一文中,简要介绍了永年吹歌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征,并根据永年吹歌的现状调查,作者指出其丰富的曲牌对中国民间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学术价值,对地方戏曲音乐艺术形式表现方法的拓展也具有极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永年吹歌的发展,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这体现了永年吹歌的社会价值。最后,作者提出了永年吹歌的发展路径主要应由各级政府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并针对这一路径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即整理出版有关“永年吹歌”的专著书籍;由政府投资建立专门的永年吹歌艺术学校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定期举办多方位多层次的永年吹歌比赛;激励各阶层作曲家结合时代,对永年吹歌乐曲进行改编、创新和实践等等。这一系列举措使得永年吹歌又重新看到了希望,为吹歌当前的现状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对其传承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董莉在《浅谈永年吹歌的发展与保护》⑪一文中,对永年吹歌的传承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她认为仅依靠吹歌艺人的传承和不懈努力是不够的,要在原有的根基上,融入新元素。创新是艺术的根本魅力,脱离继承的创新就像无源之水,因此要将其统一起来,对永年吹歌进行传承保护。本文强调创新的作用与重要性,吹歌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结合现代化元素,才能在曲折发展中得到保护传承,这一观点为我们敲响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年吹歌”的警钟,是不容忽视的。
(五)其他
通过对永年吹歌研究成果的概览,笔者发现,有关永年吹歌的研究还包括乐器演奏方法与技巧、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吹歌乐人的自传经历等方面内容。其中主要代表性著作有王长华主编的《河北传统器乐》,⑫这一著作通过对河北传统乐器的发展历史、社会功能、器乐乐种以及各地方鼓吹乐与音乐会的详实介绍,对河北省传统乐器予以概述,从历史与文化背景、艺术特征和文化功能、传承与发展三个方面对永年吹歌进行了描写,使读者对河北省各地方鼓吹乐具有较为详细的了解。由于其所涵盖内容广泛,导致对永年吹歌的相关论述较为概括,内容不够具体全面。
有关吹歌研究的还有乔建中、薛艺兵等学者共同编撰的《民间鼓吹乐研究——首届中国民间鼓吹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⑬一书,这是首本有关鼓吹乐研究的专题文集,本书主要收集了袁静芳、薛艺兵、项阳等众学者对于鼓吹乐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分为综合研究、地方乐种研究、方法论、文献研究与辑录四大类对论文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其中文献研究与辑录部分,将鼓吹乐相关书籍、论文、期刊文献的题目予以分类罗列,这一内容对研究者文本资料方面的查找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后期田野实践创造了充分的理论条件。这一论文集的出世,为鼓吹乐研究者创造了理论与思想上的指导作用,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与探索价值。
综观整个鼓吹乐种的研究成果来看,笔者发现其中针对永年吹歌这一乐种的文本资料较冀中、山东等地鼓吹乐资料相比仍处于少数,通过上述对永年吹歌相关专著、文献、论文集等资料的分类统计与概述,可以看出,永年吹歌对于历史溯源与音乐形态分析方面,虽具有一定程度的探究,但其整体文献数量较少,在此方面还需加强探索。除此之外,2013—2020 年有关永年吹歌的发展与现状调查,似乎鲜少有学者关注,因此这一时段的永年吹歌文本资料几乎处于空缺状态,这是否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有关,是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诸如此类的问题也是笔者应予以探究的内容之部分。
三、有关思考
根据当前研究成果看来,有关永年吹歌方面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各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其研究内容也因此逐步深入细化,主要体现在对永年吹歌乐班乐人的主体研究当中。张梦遥的《打破传统的女性吹歌乐人——以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调查为例》⑭一文,以女性乐人视角,从乐人与百姓的口述史中,探寻了打破传统的第一位女性吹歌乐人——刘喜容与唢呐结缘的传奇人生,反映出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对乐人艺术生命的影响,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将研究者视线聚集到女性乐人之上,开拓了永年吹歌传承发展的新渠道,其研究价值不容小觑。即便如此,研究成果中针对永年吹歌的研究探索尚处于初步阶段,目前仍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此,笔者将提出个人观点与见解,以供参考。
(一)构建永年吹歌研究体系
民族音乐学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根据以上归纳分类可以发现,众研究者较为关注其艺术特征与传承保护等的问题,而有关永年吹歌音乐形态分析的研究却寥寥无几,这正是永年吹歌研究当下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是永年吹歌研究的理论之基。因此,永年吹歌需加强关注其音乐形态本体方面的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撰写更为深入细致的理论资料,促进吹歌研究成果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化。除此之外,还需加强学校等相关教育体系对此现状予以重视,创建相应的理论、实践课程,使学生对唢呐、笛子等乐器具有一定的认识,掌握基础的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兴趣。构建永年吹歌的理论体系,将其理论深化、实践推广,不仅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需要,更是永年吹歌发展传承的必经之路。
(二)拓展永年吹歌研究视野
田联韬先生说过:“中国的音乐学者应当拓宽学术视野,对我国跨界音乐文化进行深入的考察和比较研究。”⑮这一观念在国内同样适用。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永年吹歌与其他地区鼓吹乐种所用乐器、节奏节拍、旋律特点、用乐原则、乐队编制等方面内容进行对比阐释,分析其背后体现的文化内涵,找出彼此间存在的共性与个性,并以此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以此对当地音乐与文化予以保护,使研究成果更具延续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永年吹歌与各地鼓吹乐种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然而,是否所有“个性”都可借鉴?应如何存异?这一问题值得思考。
(三)探寻仪式背后文化内涵
由于殡葬改革制度限制了永年吹歌的用乐情况,遂吹歌现大多于庙会使用,因此,对庙会中相关流程的了解,便成为探寻永年吹歌文化背景的重要切入点。对于庙会中人们的信仰、宗教、仪式过程、执仪者以及乐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中所吹奏的曲目、演奏方式与特点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挖掘探究,是研究者当下应关注的要点,反映出当前社会文化的现状。由此看来,探寻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机制,是研究永年吹歌文化环境的必然,就其研究现状来看,对此方面的关注与探究尚待加强。
(四)促进永年吹歌传承发展
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续落实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是党中央深入贯彻的主要精神。由此可知,有关永年吹歌的传承保护问题,是当下应予以关注的关键问题。因此,如何实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是研究者将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主要问题。在数字科技加速迭代与国家战略措施升级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全球正在加速进入“万物互联、泛在智能”的新时代,人们正在迈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特征的全新历史阶段。对于永年吹歌的保护与传承,也应在创新与改革的理念下进行,在此需要注意,对吹歌“原始”传统的保护与传承,以此才不会丢失其本真,使后世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有迹可循”。
结 语
随着中国传统音乐学理论学科的逐步发展,乐种学与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理论体系被广泛运用于各地区音乐研究当中,这一现象,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建立了多学科理论体系,拓展了学术研究视野。袁静芳在《乐种学》⑯一书中,将乐种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历时性的时代标志、共时性的地方差异、共通性的社会功能、类型性的模式结构、传承性的运动规律与变异性的更新发展六个方面。然而,就永年吹歌当前研究成果来看,其有关文化、民俗,即共通性社会功能方面的研究仍处于滞后状态,研究者应对此予以重视,通过对该乐种不同层面研究内容的探索,构建永年吹歌文化的整体性研究。
民族音乐学理论体系强调注重音乐的文化属性,这一概念也是研究者应关注的重要理念之一。永年吹歌多在丧葬仪式和庙会中演出,具有一定的仪式观念,因此,运用民族音乐学学科的相关理念对其进行文化研究,将理论与实践、文本资料与田野考察、音乐与文化相结合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是研究者在仪式与演出中探寻乐人吹奏音乐背后的文化信仰与价值理念,深入研究永年吹歌音乐与文化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永年吹歌作为永年当地,乃至河北的代表性乐种之一,其研究成果相对其他乐种而言较为匮乏,因此,不可否认其中之缺憾所在。遗憾之一,目前研究成果中对永年吹歌的历史源流、现状研究、乐班调查、口述史以及传承发展方面均有所涉猎,但对其乐曲曲谱的分析研究几乎空白,永年吹歌是乐器合奏形式,只有深入其音乐本体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结合现状,保护吹歌的生存环境;遗憾之二,永年吹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保护传承迫在眉睫,吹歌当前发展形势紧迫,政府应加大关注力度,支持永年吹歌参与台湾等地的吹歌比赛,增强两岸音乐文化交流,使吹歌在传播的过程中吸收各地音乐与文化,在不变其本源的宗旨下,找寻吹歌之共性,吸取其个性予以创新,以保护永年吹歌的传承发展。
依据永年吹歌发展现状来看,保护与传承问题是永年吹歌当下最应关注的问题,是研究者探索的动力之源。因此,当地政府应对其予以相应的资金支持,密切关注当地研究状况,积极举办吹歌比赛,加强永年吹歌的传播交流。同时,还需对其进行音乐整体与文化背景相结合的全面探究,才能有的放矢。这一研究视角促进了永年吹歌实质上的保护与传承,使永年吹歌的研究体系更为系统化、研究成果更具意义与价值,为其后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经济与理论基础。■
注释:
① 王长华.河北传统器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10:242.
② 杨荫浏,曹安和.定县子卫村管乐曲集[M].上海:万叶书店,1952.
③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④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河北卷上[M].北京:中国ISBN 中心,1997.
⑤ 吴中彦.广平府志[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8.
⑥ 郭震.广平府鼓吹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⑦ 张梦瑶.邯郸市永年县吹歌乐班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⑧ 河北风物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5:175-179.
⑨ 李坤.浅谈河北吹歌[J].赤峰学院学报,2016, (10):191-192.
⑩ 刘江元,李润生.永年吹歌的传承发展[J].大众文艺,2013,(20):11-12.
⑪ 董莉.浅谈永年吹歌的发展与保护[J].大众文艺,2016,(21):19.
⑫ 王长华.河北传统器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⑬ 乔健中,薛艺兵等.民间鼓吹乐研究[C].首届中国民间鼓吹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
⑭ 张梦遥.打破传统的女性吹歌乐人——以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调查为例[J].当代音乐,2018,(02):82-87.
⑮ 吴宁华.瑶族音乐研究综述[J].中国音乐, 2004,(02):48-51.
⑯ 袁静芳.乐种学[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