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建议
2021-11-27邵敏
邵 敏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4)
随着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各个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的人数明显提升。在此过程中,除了提高了国民素质之外,也带来了一些就业问题,大学生之后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1]。可以说在今天,创业创新已经成为大学生培养中不容忽视的一环。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让大学生去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信心,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满足目前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价值
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构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形成更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将立德树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以就业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是创新创业的教育目标所在[2]。目前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在不断地提升,尤其是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高等教育目前已经逐渐地普及,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大学生就业难题。为了面对这一问题,学校需要积极地进行调整,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让学生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实践经验以及自己的兴趣,确定之后的就业和创业方向。毕业后,无论是找寻心仪的工作,还是在如今的全民创新时代,敢于尝试着去创业,都可以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方向[3]。在目前的时代中,思想不断地开放,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新鲜事物,对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选择一些优质的岗位或者是直接进行创业,为今后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毕业之后就业困难的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专业知识与技能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是首要的任务,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之后,才能够进行更高层面的发展,才能有更为长远的进步。学生在刚上大学时选择了不同的专业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学习好本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之上,还应对之后就业与创业做基本了解[4]。在之后的招聘情况也同样如此,对于学生专业背景以及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是面试时的基本要求。同时,这些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成为自身的经验与技能,也是招聘时考察的主流项目。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之后参与面试,那么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是需要考虑的首选问题,只有打好基础,方能够展现自己的综合能力,也成为应聘时的敲门砖。
(二)综合能力
专业知识与技能只是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要求的基础内容,综合能力则是对大学生的综合性考验,这是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学生在之后就业中对工作的适应情况,适应之后的复杂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学生刚毕业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于工作环境不熟悉无可厚非,但是即使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学生也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主动地融入环境中去,而不是一直抱怨外部环境的恶劣。第二,在之后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和他人接触,而且团队合作也是未来工作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对此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单打独斗的英雄主义已经成为过去,如今是依靠团队的力量与智慧展开工作。第三,通过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能够使得大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在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强化自我认知,培养就业意识与动手能力[5]。
(三)职业素养
创新创业教育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就业过程中能对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乐于奉献。在之后的就业与创业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团队合作,而除了一般的合作能力之外,这些人员会来自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个人性格特点[6]。学生需要注重自身的职业素养培育,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在今后工作时需要明确工作的价值与方向,也能够和他人友好相处,理解和包容他人。同样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就业能力也包括其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以及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主动承担自己的岗位职责,在社会活动中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职业素养来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
三、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一)大学生树立全新就业理念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其未来的就业理念,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追求创新。除了日常课程安排中,增加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业技能的培养课程之外,还需要从其他相关课程入手,帮助学生去改变原本固有认知,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这样通过社会实践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也能够提高其综合能力,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无论是面对之后的应聘还是创业,都能从容面对。除了对学生日常的就业培训,让学生掌握一些面试技巧和职业能力之外,创业教育也不容忽视。而且创业教育和一般的就业培训并不相同,在如今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能够尽可能降低就业焦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应聘或者是创业中去。对此需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样也能够让大学生尽可能地消除对未来就业与创业的困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应聘和创业中去。
(二)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在如今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需要进一步优化现有的课程,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参与其中实践的机会。从大学生现有的专业入手,可以设置不同的公共基础、专业方向以及一些选修课程。在完成基本课程之后,学生的创新创业也有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在现有课程编排上渗透一些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根据专业发展方向,专业技能以及选修课等,为学生提供一些创新创业活动的途径,也能让学生掌握之后创新创业实践中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体会。借助体验式教学法、云计算技术、VR技术等等,通过学生的真实体验,让学生能够对之后的创新创业有着更为明确的认知。合理安排现有的课程,增加一些创新创业实践课,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也可以和单位进行合作,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践行创新创业精神。同样,学校安排一些选修课程,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机会,其中包括一些演讲、社交礼仪、职场礼仪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是觉得需要的课程,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来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7]。
(三)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
为了给大学生更多可以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学校需要与相关部门、组织以及企业合作搭建实践平台,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等。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从实践层面加深理论学习,也能够积累实践经验,更好地去适应社会发展。例如一些兼职、企业实习、创业基地、社团活动、社区服务等,这些手段都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8]。第一,学校内部可以举办一些创业大赛,这样让学生能树立创业意识,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积累创业经验。第二,为学生搭建可以创新创业的模拟平台,借助互联网来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例如一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交流会议等,这样能够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第三,学校和企业合作,让大学生真正地走出学校,到社会实习中来,理顺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经验与能力总结,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就业能力的认知[9]。
综上所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为了进一步锻炼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这也是目前高校积极探索的方向。可以说,目前创新创业型的双创人才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因素。在目前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时仍然面临着一些不足之处[10]。对此,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创设校园环境,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让大学生树立全新的就业理念,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实践的机会。在如今的创新创业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重点突出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改变原本的就业理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这样就能够在之后的就业中有更多可以选择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