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教育学发展与创新思路
2021-11-27郭艳丽
郭艳丽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四新”建设,这一计划致力于促进高校教育改革,推动新时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新发展。[1]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宣言》的颁布强调了文科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对于提升我国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性。在新文科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文科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当前文科发展实际,在培元固本的基础上实现开拓创新,在保有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文科的创新发展。强化文科教育的时代核心价值引领,促进文科专业革新以及与其他专业深度融合优化发展,夯实文科基础课程,鼓励发展融合实践类课程体系,推动文科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打造以学生为中心,需求为导向的新文科。
教育学这一专业之所以能够在长期的发展中不被历史淘汰,与其能随社会变革与发展及时地做出优化调整是分不开的,可见教育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教育学只有积极迎合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实现新的发展与创新才能迎时代而上,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教育学专业发展概况
(一)发展历史
我国的教育学专业的发展以1949年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1949年以前教育学并没有明确所指,其内容涵盖较为广泛,与教育相关的学问皆可归于教育学。我国最早记载的关于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设立源自梁启超《论师范》自办师范学堂的主张。《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明确提出设置教育学课程的主张,但未能实施。《奏定学堂章程》明确规定了开设教育课程。《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师范学校必修教育学课程。这一阶段,我国开始开设教育课程,引进西方和日本的教育理论及编撰教育相关著作,迎来了教育学的萌芽时期。20世纪2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部分高等学府分别设立了自己的教育类院系。随后,教育学院有了不同的科系分支,《修正师范学院共同必修科目表》的颁布使教育课程体系更加规范,这些措施在一定意义上直接推进了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2]。
1949年以后,我国教育学的发展几经波折后最终得以稳定下来。先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修整调适期,这一时期我国主要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教育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进行建设,教育学发展虽然也面临过被取缔的窘境,但还是通过不断地调整修订,明确了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科目安排等。教育专业经过不断地修整调适,形成了一定的专业基础。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教育学发展缓慢甚至停办。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教育学再度恢复发展,并有了新的发展。从1987年至今,我国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优化调整,1987年的第一次修订对冗杂的专业设置进行了规范,专业种类确定为671种;1993年的第二次修订着重对专业分类进行了归并精简,专业种数调至504种;1998年的第三次修订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在进一步精简优化的基础上,放宽了“专业对口”的限制,设有学科门类11个,其中具体专业有249种;2012年的修订版中,学科门类变为12个,92个专业包含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专业代码前加“T”),共计506种专业,其中有62种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专业代码前加“K”),至此,我国教育学专业发展基本定型;2020年的第五次修订只对前一版本做了微调,增补了新批准增设的专业。
我国的教育学专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以下特点:第一,学习模仿,自我发展。20世纪初期,我国主要引进和模仿日本的教育学;五四时期,学习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模式;又模仿苏联的教育专业设置;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教育学专业发展也在积极地借鉴西方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每一个时期内,中国的模仿学习都是结合自身的国情和发展需要进行的,如,陈鹤琴在模仿学习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时结合中国传统教育束缚学者思想的现实状况而提出“活教育”的思想。第二,专业分化,多元发展。我国教育学随着时代社会需求的发展,学科门类不断地增多,专业种类也日益呈现分化和多元的趋势。如到2020年为止,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的学科门类已经达到12个,具体的专业细分也是更加紧贴实际生活需求,如认知科学与技术这一新增专业的产生是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对传统教育的冲击,新时代新文科的发展要求新教师要能将课堂与新技术结合,熟练使用各种教学设备,通过对新技术的学习掌握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管理评价等。第三,曲折前进,螺旋上升。我国的教育学发展可以说是曲折摸索式前进螺旋渐进式上升的。我国教育学在不断地创新发展中摸索出了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虽然也曾经历了停滞期,但是仍能随时代的发展而不被淘汰。
(二)现实问题
如今我国的教育学发展仍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下:第一,重理论,轻实践。目前,我国多数高校教育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着理论课程占比大,而实践技能课程较少的现象。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多地停留在对书本的了解和教师的间接经验传授之上。第二,重基础,轻专业。在教学内容上,遵循传统,着重抓好基础课程,通识性知识多而专业性知识涉及浅显。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专业素养匮乏。第三,重模板,轻理解。教师在上课时重视知识结构的梳理,抓重点难点,让学生记忆解题模板去应试,而不是让学生理解消化。模板学习只是照猫画虎,不去探究理解,学生在教育学的学习中很难实现突破创新。第四,重学术成果,轻人文关怀。学术成果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教书育人能力的关键性指标,而教育立德树人的人文关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第五,重表面,轻深挖。学生接触到的教育学的知识更多地停留在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上,而缺少对于理论的深入挖掘,致使其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3]
二、新文科建设对教育学发展的新要求
(一)以人为本
新文科建设就是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而提出的。“以人为本”则是当下时代发展所需求的,因此塑造“新人文精神”是非常必要的。以人为本要求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国家的发展是为了人,发展动力源于人,发展依靠于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要求教育学的发展要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的主体价值,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全方位多元化围绕新时代人的需求,为人服务,同时,要在保证基础教育的前提下考虑人的个性化发展,实现个人的深度培养。[4]
(二)与时俱进
新文科建设是为应对新科技革命的来临、世界新经济不断发展而提出的。在这样激烈变革的新时代,新文科建设是中国为迎接新挑战而提出的,教育学作为文科的一部分也要担起时代的任务和使命。全媒体、虚拟空间、智慧城市、5G技术、生物科技和医疗健康等一系列新科技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教育学研究视域的开拓,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内容的丰富提供了全新的素材。教育学只有抓住时代变革的契机,迎难而上,积极变革,才能在新时代站稳脚跟。
(三)融合创新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最先系统提出创新理论。随着科技的进步,创新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有了融合创新这一理念。融合创新即对原有不同要素进行创造性的融合实现互补匹配,使融合后的要素系统在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上发生质的飞跃。创新性是新文科的属性特征,融合性是新文科的学科特征,新文科建设要求教育学要实现创造性的融合。即教育学内的原有各要素不仅要在自身学科内部进行融合,更要在其学科外部寻找可融合的要素去实现创新,新文科建设要求教育学与多学科的深度交叉与融合渗透。
(四)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了中国人民自主探索的精神。中国特色是在吸收借鉴他国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中国特色是一种态度、范式、创造、立场。新文科建设要求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在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话语体系等上面深基于中国本土、打造中国特色、致力中国创造、坚定中国立场。以教育学的问题为导向,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调整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完善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从而解决一系列教育问题,提升中国教育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教育学发展与创新的思考
(一)理念更新:人文科学并举
文科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因此文科不仅要研究人的精神、情感、价值观念等人的主观世界,还要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即人所处的客观世界。新文科建设下教育学的发展要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多学科融合学习,以拓展知识维度,促进思维的创新。新教育学要培养政治信仰坚定,家国情怀充盈,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纯熟,具备良好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视野开阔的全能型复合人才。因此,新教育学发展理念要在关注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同时去关注科学技术、科学精神,致力于追求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双重教育价值。[5]人文与科学并举的新教育学理念要求教育学注重人的发展,利用科技创新来进一步推动教育学的发展。新教育学要实现人文与科学的有机融合,注重对人才核心价值观以及个性多元化的培养,挖掘学生的兴趣与天赋。要让学生在科学技术的辅助下增强亲身实践的能力,开拓思维,从而更好地认识个体的主观世界和其所处的客观世界,从而根据主客观世界的发展需求实现进一步的创造。
(二)时代变革:更新学科建构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教育学的学科建构要能够紧扣新时代主题,切实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精准反映新时代精神,结合新时代特色,合理运用新时代科技力量。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实现专业整合优化,提升课程质量,创新培养模式。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国家一级学科,其主干学科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学学科的建构可以从学科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去考虑。对于教育学自身学科内部的建构,要结合时代需求更新学科理论,打造学科特色,立足学科实际,巩固学科根基。以主干学科为本,实现高质量的学科建构。教育学门类内部的不同学科要看到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要根据学科和时代特色之间的共性探索新的学科增长可能性。[6]对于教育学学科外部的建构则要重视教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种融合创新不是简单的学科之间的叠加,即新文科背景下的这种融合不是1+1=2,而是致力于实现1+1>2。跨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可以使教育学从其他的学科中引入和借鉴有关理论为自己所用。但是教育学的融合发展要以坚定自身学科立场为前提,以教育学为根本吸取其他学科中的精华,推陈出新,形成新的多元化且个性化的教育学理论与方法去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三)创新发展:凝练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理论课程,可以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类。其二是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实训和实习等。其三是学业考核或毕业考核,包括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首先,对于教育学的理论课程而言,通识教育课程要着重抓好学生的基本学习和身心素养,使其具备基本的独立学习能力,正确的三观以及学习观。专业基础课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教育学专业的最新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专业方向课是让学生在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培养下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敏锐洞察自己专业方向的热点问题以及发展态势。其次,对于实践课程而言,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切实参与到活动中,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此外,毕业论文或设计虽然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惯用形式,但却不是唯一的形式,而且统一于同一模板之下的结业作业也并不能全面有效地检验学生的真实水平,更无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反而会以模式化禁锢学生的思维。三大类课程要在相互独立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衔接和融合,又要在融合的过程中体现各自的课程核心与特色。理论课程的学习要与实践课程的学习有机结合,不能完全割裂。教育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发展需要积极迎合新文科建设的时代契机,将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结合,让学生跳出教育学教育,跳出课堂学课程,跳出禁锢式思维。
(四)面向未来:中国特色教育
新文科建设的战略性特征强调,新文科的建设是为了提升中国文科实力,展示中国综合能力,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整体地位,促进中国进一步发展而提出的。面对未来,我国教育学发展需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增强竞争优势,建立中国教育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培养中国特色教育人才。我国当前的教育学发展鲜有特色,学术成果多而不精,学术情怀有待培养,素质教育也有待深入开展。叶澜教授曾指出教育学存在两大依赖性问题,一是依赖国外教育理论,缺乏基于自身国情发展的原创教育理论。二是,教育学依赖其他学科发展,缺乏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之下,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仍然需要把这两个问题重视起来,建设好中国特色教育学需要对新时代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学科建构、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学术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中国新教育学的建设中要不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因为不同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差异,我国各地的教育学发展也是形态各异,因此,我国教育学的发展也要做好精准扶贫,让先富带动后富,实现教育学上的整体小康。中国教育学只有建设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未来世界激烈的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能在世界教育学之林中屹立不倒。
四、结语
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在社会发展新的需求下,教育学要如何发展创新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国教育学要想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就需要抓住发展契机,在教学理念、学科建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变革创新,打造自身教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