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病的治疗关键到底在哪里

2021-11-27

保健文汇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臂经络小肠

颈椎病是临床多发病之一,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低头族”数量庞大,越来越多的人长时间维持同样的姿势工作、玩手机、学习。患了颈椎病,轻则颈椎酸痛麻胀,重则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血压升高、四肢发麻、头晕、视力障碍等一系列问题。那么,颈椎病的治疗关键到底在哪里?

颈椎病的自测方法有哪些?

检查手指神经有无受压

左手、右手同时抬起,十指自然并拢做推墙的动作,观察自己的小指是不是可以灵活地和无名指合并。若做上述动作时,需要下意识用力才可使得两指合并,则表明颈椎部分出现问题,引发了手指发木、发麻症状。

检测颈椎周边肌肉弹性

身体呈放松状态,头部向左侧(或右侧)转试图用下巴寻找自己的肩峰。若在脖颈旋转阶段明显感觉到某一位置特别僵硬,则表明该侧肌肉过分紧张,可停留片刻循环拉伸直至症状缓解;若无法转动至肩峰或转动时感觉明显疼痛,则表明已患颈椎病。

检测身体是否可维持平衡

在向前行进过程中,左臂、右臂自然向下垂落,左脚后跟有意与右脚前脚掌并拢(一字型行走)。观察身体在行动过程中,是不是产生了明显的不适感或者无法保持平衡,若出现走路漂移问题,在无脊髓神经根受压迫的情况下可判定为颈椎病。

检查交感神经压迫度

将头部摆放在自己不会感觉到疼痛不舒适的体位,左手(或右手)放置在头顶,右手(或左手)轻轻叩击头顶。若感觉到恶心、手指发麻、头晕等个别部位不舒适,则表明颈椎受压迫情况较为明显,需要进入就医治疗。

颈椎病的治疗关键到底在哪里?

推拿

从中医视角来看,颈椎问题并非颈椎骨头出现问题,而是经络不通、气血流通受阻导致的颈椎僵直、疼痛、麻木。而颈椎与头部关联,在气血流通受阻时又会导致头部气血供应不足,出现视野不清、眩晕等症状。颈椎推拿并非单纯的肩颈推拿治疗,而是小肠经推拿治疗。这主要是由于主管颈椎的经络在胳膊外侧下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对称存在,小肠经的经络不通会直接导致颈椎出现问题。因此,正确的颈椎推拿治疗应沿小肠经行走路线进行推拿。先简单捏揉肩颈部位肌肉放松一下,从肩中俞穴入手,每一个穴位按压60.0s 左右,揉搓行进到下一个穴位。需要注意的是,应找准主管生发阳气的天宗穴(肩胛区肩胛冈中点、肩胛骨下角连线上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交点凹陷位置)后,利用拇指加力向深处按压持续两分钟到三分钟。按压过程中,不管对象是否患有颈椎病,均会感觉到明显的胀痛感及麻酥感。一般经络不通的患者麻胀感仅会停留在大臂,而经络畅通的人麻胀感可以通道手指。在天宗穴按压完毕后,还需要按摩大臂上肩贞穴,沿小肠经力道向下揉搓直至揉开大臂上硬块。

运动

运动是颈椎病非药物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涉及了颈椎动力性运动疗法、颈椎静力性运动疗法两种类型。前者要求通过颈椎主动运动锻炼各关节达到改善颈椎活动度、解除滑膜卡压的目的。常见的为颈椎操,可以从颈部三维空间多个自由度活动增强颈部肌肉力量;后者强调在维持颈椎病损状态的前提下,促进颈椎锥旁肌肉力量、弹性的恢复。常见的主要有悬吊疗法,可以有效增进患者颈部后伸肌群力学性能。

除此之外,急性治疗期,患者还可以根据医生诊断结果,选择消炎类西药解除各种因素对颈部血管、神经的压迫。

如何预防颈椎病?

患了颈椎病,除了积极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积极预防,避免长时间坐在椅子或凳子上,经常活动,有意识地按摩脖颈,枕头高度适宜、软硬适中,避免经常背负沉重物体压迫颈椎。对于个别工作中必须长时间坐在椅子上的人群来说,还可以通过经常性地刺激后溪穴预防颈椎病。后溪穴位于小肠经(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路尽头),坐在桌子旁边,将左手、右手后溪穴这一位置均放置在桌子边沿,利用腕关节带动双手,来回滚动,每天多次进行,每次刺激三分钟到五分钟,上一次和下一次间隔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可以达到通督脉、调颈椎、正脊柱、泻心火、利眼目、壮阳气的目的。

总的来说,颈椎病治疗的流程是拍片子、根据片子判定颈椎问题的类型。若患者颈椎没有严重到必须做手术的地步,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利用药物+物理治疗的方法。在上述方法中,颈椎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推拿。除了在医院接受治疗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动拒绝做“低头族”,注意颈部保暖,工作间隙做颈椎操或按压后溪穴,降低颈椎病的危害。

猜你喜欢

大臂经络小肠
灌肉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自控飞机大臂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及疲劳寿命计算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一根小肠一头猪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大臂展空间机械臂运动学参数精确标定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拨车机平衡装置改造
管柱移运机械臂液压系统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