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视域下的黄河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2021-11-27李宗富于子闪
李宗富 于子闪
(1.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郑州 450001;2.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100872)
1 引言
数字人文也称“人文计算”,是将数据管理技术、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机器学习等数字人文技术和工具融入传统人文学科领域而衍生的研究领域。作为数字技术和人文领域结合的产物,它的根本目的不是解决人文领域的数字技术问题,而是如何运用数字技术的手段和方法去解决人文领域的各种人文问题,即“数字”要为“人文”服务,本质是对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创新[1]。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数字人文+档案”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其深入发展不仅可以为档案学研究拓展新的领域和方向,创新档案工作思维方式,还可以为档案工作提供新的技术与工具,推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深入开展[2]。
黄河档案是人们在黄河流域的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3]。集中力量研究黄河档案,既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黄河事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南水北调”工程、黄河滩区居民搬迁、黄河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水利建设等工作需要借鉴以往的经验来达到最优目标;同时黄河档案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又是文明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黄河档案资源的开发工作势在必行[4]。在信息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黄河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本文拟从数字人文视角探讨黄河档案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并尝试运用数字人文相关技术探讨黄河档案资源开发的可能路径与措施。
2 黄河档案资源开发的可行性与困境
2.1 黄河档案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2.1.1 黄河档案资源自身价值使然
黄河档案的地理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学术价值等决定了开发的必然性。首先,黄河流域治水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大量关于河流、泥土、生态等高价值的档案资料,是我国治水历史上一个典型代表,历代治黄经验对治黄事业发展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次,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著名战役之一——官渡之战、近代革命时期中日双方在华北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太原会战等都发生在黄河流域,积累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黄河档案;同时黄河档案资源对我国黄河治理研究、黄河史学和文化研究等都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2.1.2 黄河档案资源丰富
丰富的馆藏档案是黄河档案资源开发的重要资源基础。从古至今,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积累了各朝各代的珍贵治黄文献。以黄河档案馆为例,作为全国水利系统中被水利部批准成立的第一家档案馆,现馆藏资源主要以建国以来黄委会在治黄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图书等文献为主,数量庞大,共有二十多万卷档案及资料、十多万册图书、三十多万张图纸、百种国内外报刊,内容涵盖革命历史、科技等多方面,不仅是现代治黄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更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5]。
2.1.3 数字人文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数字人文是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相互融合的交叉领域,它打破了以往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充分发挥数据工具的特长,有效地将大量人文资料转换为量化的具有数据特征的产物。日趋完善的数字人文技术体系为档案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路径,从技术层面分析,数字人文中的技术可以为档案资源提供关联分析、知识发现、量化比较的支持,既有利于深挖档案资源深层内涵,还能厘清显性和隐性的关系[6]。如文本挖掘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立足黄河档案基本内涵的同时实现黄河档案资源增值,数字化技术可以依托构造黄河档案资源数据库形式促进黄河档案资源数字化;从人文层面分析,数字人文视角有利于扩大参与式档案管理范围,这其中既包括发动者的全程参与还包括参与者的情感交流和身份认同[7],如VR/AR技术可以以重塑黄河档案资源虚拟场景的方式为用户带来更直观的体验感和参与感;GIS技术能将事物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相结合,提供时间和空间两条路径探寻黄河档案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等。
2.1.4 扩大黄河文化影响力的要求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优秀的黄河文化作品能够给予人思想力量,使人深受感染,力量倍增。数字化时代悄然而至,数字技术正在以各种形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为文化沟通、交流、互鉴、交融提供了新的机遇。黄河档案数量多、价值高、种类全,不仅为黄河题材档案文化精品开发提供了资源,还能为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发展等提供丰富的素材。开发黄河档案资源既是扩大黄河文化影响力的要求也是发展黄河文化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同时多元主体协同开发黄河档案资源,能够进一步找准黄河文化中原古都文化的融合交汇点,让黄河文化与社会基础教育有机结合,增强社会公众对黄河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促成全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提升,使黄河文化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建设中发挥出更大作用[8]。
2.2 黄河档案资源开发的困境
2.2.1 受众群体狭窄
黄河档案资源受众群体狭窄主要表现在黄河档案宣传力度弱和尚未激发潜在用户两方面。宣传工作是档案馆与社会公众联络的窗口之一,宣传工作的落实是档案得到有效利用的重要前提。尽管相关部门定期召开档案宣传工作会议并发布工作重点,但实际效果仍有待提升,尤其是黄河档案这种专题档案的宣传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当前广大社会公众尚未形成查档的意识和习惯,在面临涉及黄河历史、水文等问题时,想不到可以试着到黄河档案馆寻找所需资料,如黄河滩居民搬迁的工作便可以从查找黄河档案中获取经验,借鉴原有成果开展后续工作,从而产生“多快好省”的效果。总而言之,潜在用户的缺失必然减弱黄河档案多元化开发工作开展的动力,减缓黄河档案资源的开发进程。
2.2.2 开发成果模式化
档案馆提供的开发成果模式化是黄河档案资源开发的困境之一。一方面,单纯的档案编研、黄河档案展览等活动可能并不能带给用户较好的体验感,当用户对开发成果不满意时,二者的双向互动就无法实现,此时用户自然会将关注点转移至其他方向,也就是说当前已实现的黄河档案资源开发成果意义有限;另一方面,大多数黄河档案部门的数字化标准未健全,操作规范不统一、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重复建设、通用性不高、可扩展性较差和开发程度参差不齐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黄河档案资源的共建共治共享。此外,不同开发主体目标不一致、路径各异等,也可能会导致开发主题的相同或相似,从而降低了黄河档案资源开发的效率和效益。
2.2.3 研究力量薄弱
研究力量薄弱是黄河档案资源开发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黄河档案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是我国极具地域特色和专业特色的重要档案资源。因翻译问题或理解程度等原因,国外对其研究甚少,国内对黄河档案的研究状况也不理想,表现一是研究群体仅限于黄河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等;其次是研究方法多为对实践经验的简单总结。总之,黄河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尚未引起业界专家、档案学者和综合档案馆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广大大众的关注和重视。
3 数字人文技术在黄河档案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数字人文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数字化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可视化技术、VR/AR技术、机器学习等技术[9]。数字人文技术在黄河档案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是在技术维度优化黄河档案资源开发形式。档案馆在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开发建设过程中,不再是具体的流程式服务,而是依托数字人文技术形成多样化的资源开发模式[10]。
3.1 基于数字化和数据管理管理技术构造黄河档案数据库
数字人文的本质是要解决基础数据问题。黄河档案数据库的构建目的是实现黄河档案资源的数据化,这就需要数字化和数据化处理技术。数字化技术是将馆藏的纸质档案转化为以数字形式保存的档案资源的一种信息技术,常见的数字化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多媒体技术、图形设计技术、捕捉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等,而要真正实现档案资源组织方式的优化还需要数据管理技术,常见的数据管理技术包括文本编码、语义描述、本体建模、数据库建设、多媒体搜索、数据看护与服务等[11]。其主要作用于文本编码、时间表、网络、语义和空间分析、可视化处理以及地图制作等方面,通过对较大规模和数量的非结构化数字进行清理、过滤,实现档案的处理、分析、呈现等环节;同时对收集的有效性信息进行结构化和文本化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将相同的信息资源整合并存储在同一单元内,这样就提高了黄河档案信息资源的存储率和数字化黄河档案资源的开发工作效率。数字人文视角下实现馆藏黄河档案数字化不再是简单地依赖电子设备存储在大容量的计算机内存中而是以数字化技术和数据管理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黄河档案资源信息加工、传输和存储、科学归档和管理,最终构建结构有序、便于查询利用的黄河档案数据库,从而达到长期安全保存和便捷高效获取利用的目的。
3.2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深度开发黄河档案
文本挖掘或文档挖掘技术通常指一个从非结构化文本信息或语料库中获取用户感兴趣的、可理解的或有实用价值的模式的过程,归根结底是指从原本文本中提取出未知的知识,其优势主要表现在挖掘档案资源潜在价值、加快档案资源获取速度和提高检索档案资源效率。文本挖掘技术可以对海量的黄河档案资源科学分析,采用算法工具、数理统计工具、信息聚合技术等将潜在信息的聚合,挖掘其潜在价值,除此之外,还可以记录每位用户每一次档案资源获取过程,使用关联法则采掘算法找出访问频率较高的记录并通过分类算法工具将具有相似获取习惯的用户匹配到同一数据链,减少信息传输量;利用语义关联技术分析不同档案资源之间的语义联系找到各主体间关联规则,保障用户通过网络访问时预先设置的规则快速响应,从而提高黄河档案的获取速度;文本挖掘技术同样支持模糊检索、多语言检索等检索方式并借助可视化界面实现信息交互[12]。如第一步,在黄河档案数据库中寻找和检索所有被认为可能与当前用户所需的黄河档案;第二步,从黄河档案数据库筛选后的黄河档案中抽取具体信息,这个抽取模式通常来讲是填充用户定义的所期望得到的知识过程,如假设用户想要提取不同时期、不同流域的具有水文特征的黄河档案,运用文本挖掘技术后便可以从黄河档案数据库中得到不同时期、不同流域的水位、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信息的档案;第三步,在检索后将部分档案文本填充词条一遍下次更为精确检索,这样一旦为档案库中的每个文本填充了相应词条,就进入了对标准数据库的挖掘阶段,可以期望挖掘出有用的知识模式;最后,将挖掘出的有价值的知识置于解释器,以方便易懂的自然语言格式呈现给用户。
3.3 基于V R技术重塑黄河档案虚拟场景
VR技术是数字人文技术中的高新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高级形式。它集成了计算机图形、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传感、显示及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给使用者提供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实时、直接观察或操控虚拟空间中的事物,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13]。黄河档案资源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大,包含较多碎片化信息,以传统开发方式既难以吸引用户兴趣也不易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VR技术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黄河档案展览内容静态多、动态少,展览方式单向多、互动少以及档案故事讲述线性化、平面化的不足,创造更为虚拟化、故事化的场景。利用VR/AR技术建立虚拟档案展厅,用户佩戴VR头盔、立体眼镜、虚拟三维投影等设备,转动身体各部位调整视角,并按动手柄控制前进与后退进行触碰;也可以根据喜好移动至每个展区,系统便会自动放大图文内容,并自动启动语音同步讲解或者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用户通过构造3D虚拟人物,以故事讲述者的身份和用户交流互动[14]。用户利用 “穿梭时空”机会,以“亲历者”身份感受曾经发生在黄河流域的历史事件,在虚拟世界中获得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真实性体验,实现档案零距离和综合立体式的呈现效果,全方位了解黄河档案资源,增强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4 基于G I S技术搭建黄河档案共享平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利用计算机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管理、显示、输出信息的一种技术与工具。该系统能够将事物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结合起来,将采集好的现有黄河档案数据、遥感数据以及OPS数据等各种类型信息,结合用户需求以文本输出、图像输出的形式提供模拟结果和决策方案用于解决趋势分析、模式问题、模拟问题、与分布、位置有关等基本问题。GIS技术应用于黄河档案资源开发有利于构建动态的、互动的、连续的,集时间、空间两条路径展示黄河档案的共享平台[15]。该共享平台可以使用户直观地观测黄河流域每个时间点不同地区的河床、山地、平原的三维立体模型图,在馆内便拥有身临黄河实地,观看到实际景观的真实感受,研究人员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迅速计算相关数据为相关自然灾害等做出科学防范,避免不必要损失;此外,强大的检索系统将会为用户检索利用信息数据提供多种检索方式,提供精确化检索和全面化的视角呈现服务,党政机关、档案学者、社会公众等均可通过这一开放平台进行良性的知识互动与传播,在提高黄河档案利用率的同时也可为黄河档案资源开发提供新思路新途径,不仅可以达到丰富平台资源的要求还能实现黄河档案资源深度开发和提升研究服务质量等目的[16]。
4 数字人文视角下黄河档案资源开发建议与对策
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馆依旧是黄河档案资源开发义不容辞的重要角色,这不仅需要档案馆内部更加重视开发工作,不断增强技术力量优化馆藏结构还应顺应数字人文发展趋势依托合适的项目来丰富开发成果;另一方面,档案馆应该走出“舒适圈”与数字人文团队、社会公众等紧密联系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开发团体,共同促进黄河档案事业发展。
4.1 增强技术力量优化馆藏结构
数字时代档案馆要对自己职能和服务进行新的定位,就要充分考虑数字人文的研究需求。首先,立足档案馆实际,完善数字和数据管理制度。在确保网络、数据安全和保证电子化黄河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安全性、真实性前提下,建立相应的规范管理机制,统一数字化和数据管理标准,细化具体步骤和相关环节,为黄河档案开发夯实资源基础。其次,做好黄河档案资源开发的软硬件支持工作。先进数字化设备是保障黄河档案数字资源开发工作的必要条件,黄河档案十分珍贵,大多被陈列于展柜中而无法进行全方位观察以及触摸,想要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交互感就需要档案馆提供VR头盔、数据手柄、虚拟展厅、智能投影仪等道具,有条件的档案馆还可以开发APP、微信小程序、网站,让用户不受时间、空间、逻辑等限制在各种移动端设备进入虚拟三维展厅,查看全景图片和视频或进行实时互动;再次,档案馆要重视继续教育,开展数字人文专题讲座,向档案工作人员传达最前沿的热点问题和最新学术动态,使其保持先进思想和理念,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数字人文环境要求。
4.2 依托项目实施丰富开发成果
项目委托是开发黄河档案资源的有效机制,也是丰富开发成果的创新路径,这样既保证了开发的专业性又能够解决资金的后顾之忧。首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汲取国内外成功案例经验。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上海图书馆“盛宣怀档案知识库”“虚拟紫禁城”“数字敦煌”等项目中已得到很好地应用,国外威尼斯时光机项目[17]、美国的“影谷”项目、荷兰的“记忆宫殿”同样精彩纷呈,对我国黄河档案资源项目筹备及实施都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其次,以历史原貌的真实完整记录和数字化呈现为目标打造精品开发。运用3D成像技术、VR技术、GIS技术重点开设并推广“重游黄河”“黄河故事回顾”等项目,利用照片档案的时空属性,把照片的时空映射在地图之上从而进行照片组织,可以看到黄河流域每个点上的照片情况,或者按照内容属性方式组织照片,把照片用不同方式穿线,可以用人物故事或者历史记忆、事件脉络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把黄河流域重大历史事件、著名人物等用不同图集来讲述黄河故事,真正让黄河档案“活”起来,在VR技术的协助下使实物档案动态化、故事化,为用户带来“穿梭千年”的体验感与参与感。最后,依托项目衍生的黄河档案专题书籍、展览、专题片、小视频以及文化创意产品等都可以作为系列衍生开发成果。
4.3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
传统的黄河档案资源开发大多以档案馆为主体牵头组织的单一形式,这种开发模式必然会导致社会记忆的破碎、分散甚至丢失。数字人文视角下黄河档案资源开发不仅以档案馆为主体,还涉及数字人文研究团队和社会公众等群体。理清、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明确各自的责任与定位,使之协同有序、各司其职才能加快黄河档案资源开发进程[18]。
首先,档案馆要以公众的需求作为开发导向,不断挖掘与之相匹配的黄河档案资源,并通过社会公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如微信公众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呈现开发成果,实现黄河档案资源的有效共享;积极联系与配合数字人文研究团队,扩大拥有数字技术视角的工作人员比例,也可以通过授课形式提高档案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其次,数字人文研究团队在黄河档案资源开发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档案馆要与数字人文研究团队紧密合作,鼓励打破时空限制开展跨界合作,充分调动和协调各方资源,积极促成项目合作或机构共建,加大黄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研究团队要紧跟技术潮流,把握风向标,及时为档案馆开发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支持,积极把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入到黄河档案资源开发过程中并促进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并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做好档案馆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最后,数字人文视角下社会公众在利用黄河档案这一开放的社会资源的同时也要通过自身需求和积极参与完成对黄河档案资源的价值重塑,可以说社会公众既是黄河档案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也是重要的反馈者,公众要主动参与到档案馆开展的众包活动中,比如到馆体验VR场景、添加档案标签等,同时也要对档案馆开发成果进行评价进而进一步激发档案馆开发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5 结语
黄河档案作为我国重要的行业特色档案资源之一,从数量上看,馆藏充足,种类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从内容上看,涵盖面广,时空跨度长,兼具时代和历史意义;从价值上看,蕴含历史、地理、生态、文化等多样价值。总的来说,黄河档案资源是黄河文化与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研究工作大有可为。同时,数字人文背景下黄河档案资源开发研究紧跟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要求和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的时代趋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目前黄河档案资源开发研究情况不容乐观,包括数字化情况不理想,开发技术未落实到位,开发研究工作暂时滞后等。数字人文技术体系中的文本挖掘技术、VR技术、GIS技术等可以从自身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原有的开发研究问题,突破开发研究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创新黄河档案资源的开发研究路径。在该背景下,档案馆自身要拓宽眼界、打开思路,从思想和行动上充分重视黄河档案资源开发工作,积极采取合适的措施予以应对;与此同时,数字人文研究团队和社会公众也应主动作出回应,明确各自责任、多元协同合作,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共同促进黄河档案事业的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