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与文化认同的价值实现:公民、社群、国家的视角*
2021-11-27王玉珏牟胜男郭若涵
王玉珏 牟胜男 郭若涵
(1.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2.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南昌330031;3.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文化认同也被称为“文化身份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一文化或民族群体的感觉。[1]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Huntington)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回答‘我们是谁’的问题。”[2]这种认识自我、了解历史、融入集体的需要,是一种人类获得归属感、安全感以及平衡感的基本需要。当今社会,全球化与现代化冲击导致民众面临越来越多价值认同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学者鲁恂·派伊(Lucian W. Pye)将认同危机列为现代国家所面临的八大危机首位。[3]其中,文化冲突更是造成认同危机最深层次、最根本的因素,文化认同危机表现最突出、最普遍、解决难度也最大[4],从个人到集体迫切需要文化认同的建构与重塑。对个人而言,文化认同是个体定义身份、融入群体的途径和过程,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提供了合法性依据;对社会而言,文化认同是联结、建构与强化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本源和纽带。因此,在文化认同的建构链条体系中,公民、社群、国家三者逐层递进,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档案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资源,在文化认同中发挥着重要的证据价值、文化价值、记忆价值、情感价值。20世纪初,加拿大档案学家特里·库克(Terry Cook)提出的“证据、记忆、认同、社区”后现代主义档案学范式理论中,将“认同”解读为“后现代档案及作为中介人的档案工作者”,指出档案正从支撑学术精英的文化遗产转变为服务于认同和正义的社会资源。[5]认为我们正处于第三个范式(即认同范式),要借助档案引领社会找到真相,关注档案与正义、人权的紧密联系,最终实现多元认同。而目前档案领域的“认同”研究多集中于其在建构身份认同[6]、群体认同[7]、国家认同[8]、自我认同[9]等的价值体现以及档案工作者职业认同[10]、档案学生专业认同[11]等两大方面,还未发现专门关于档案文化认同价值的研究。根据学者崔新建观点,这些不同层面的认同实质都属于文化认同范畴,并且认同所蕴涵的身份或角色合法性亦来源于文化[12]。因而,笔者认为阐明档案文化认同价值进而加强档案认同资源建设将间接促进其他认同危机的解决。基于此,后现代社会背景下有必要从文化认同角度重新审视档案价值,聚焦公民、社群、国家不同维度文化认同建构中档案公共服务实践发挥的效用,从而为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认同资源以修复、深化和凝固公民文化认同奠定基础。
1 公民:档案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在个人层面,文化是个体实现自我身份认知、寻求同类和融入群体的标准和依据。文化认同为核心所构成的个体心理与思想体系,引导着个人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日常行为。[13]并且公民的文化认同不是凭空产生的,与公民所受教育、知识体系、以往经历、身处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档案所包含的知识、蕴藏的记忆以及深厚情感,有助于引导和帮助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回答其成长中面临的“我是谁,谁是我”等文化认同问题。
1.1 档案帮助公民找到个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定位
文化认同本质上是对个人的一种身份认同。在回答“我是谁?我是哪里人?我到底处于哪里?我应该走向何方?”等问题过程中,人首先要根据自身所认同的文化才能对其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身份、角色、地位进行准确认识、定位和把握,进而确定自己的整个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与文化理念。而在市场化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捧导致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之风盛行,人们固有的精神标识和信仰追求遭受怀疑,自身行为规范与价值体系受到极大冲击,甚至陷入自我迷茫和精神无依的状态。
档案具有证据价值,个人档案是个人以往生活经历的客观记录与真实凭证,可以为自我辨别“我者”和“他者”之间关系,确认身份和获得认同提供合法性依据。从纵向来看,个人档案记录了公民从出生、学习到工作的人生轨迹,为回溯个人过往经历提供了真实性、追踪性、连续性素材;从横向来看,个人档案涉及公民生活方方面面,内容包罗万象,档案之间的密切联系能勾勒出人生某一阶段的个体活动全貌,为建构文化认同提供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第一手素材。例如加拿大国家图书与档案馆在“总体档案观”(Total Archive)的指引下,十分重视个人档案资源建设。其馆藏档案中不仅包括政府文件,也囊括了著名政治家、作家、艺术家等名人档案。[14]2007年我国国家档案局印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亦明确要求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因此,当代中国社会档案资源建设要充分尊重文化认同建构体系中个人的主体性与自主性,通过丰富多彩的私人建档用档形式满足公民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使公民顺利认识、理解和接纳自我多重身份及其变化,为自我价值实现架构表达环境和记忆空间。
1.2 档案协助公民建立与其祖先、家族之间的联系
文化认同是对个人根源的不断追寻和个人身份的不断追问,回答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终极问题,有利于促进个人身份认同,寻求精神寄托和慰藉。同时,祖先传递下来的习俗、传统、仪式等文化符号以及价值观念体系塑造和延展公民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和态度,是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随着现代人口流动愈加频繁,地域认同、血缘认同、宗族认同渐趋淡化的环境下,人们逐渐遗忘了自己真正的祖先,往往是对祖源张冠李戴,模糊难辨,进而导致家族文化延续的断裂与文化认同的紊乱。
家谱档案是一个家族的“根”,是个人文化意义上的身份证。档案馆通过开设各类公众课程,指导公民查询档案的方式方法,帮助其建立家谱并开展相关研究,寻根问祖、追根溯源,在记录家族记忆同时充分挖掘了家谱档案的文化内涵。如美国国家档案馆自2013年以来每年在其Youtube专有频道上邀请专家讲解查找和利用家谱的知识与技能,开设家谱档案相关讲座,通过直播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鼓励公民挖掘家族历史。[15]又如丹麦国家档案馆为青少年打造了家谱树APP,孩子们通过应用事先设置好的标准化操作,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写个人和家庭信息,生成自我专属家谱树。这让孩子们在充满趣味性的动手实践中加深与家庭成员联系和与历史互动。[16]我国近年来也涌现出中国家谱网、上海家谱网以及中国家谱档案馆等网站,为用户提供在线交互查询。这都促发了档案在连接以“情感”为基础的家庭宗族关系中的深层价值,满足人们对追溯祖先历史、重塑家庭文化认同的心理需求。
1.3 档案触发公民对文化产生共鸣
文化认同是激发文化共鸣的前提,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共鸣通常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经由某种载体本身及其内容触发而产生的思想上或感情上认同某种文化的感觉,是档案能够触发的情感之一。而在实际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不同,往往会造成由文化差异所引发的文化认同危机,以至于形成基于语言、地域、宗教等较为封闭的文化团体。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加深不同文化背景下公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交流,各种文化隔绝、文化冲突随之而来。
档案独有的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以及自身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可以唤醒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或集体心理特定的文化基因,使不同文化群体在档案中感知异者文化魅力,以达到“情感找回”与“认同回归”效果。譬如美国国家档案馆每年都在“亚太裔传统月”通过社交媒体、举办展览、杂志公布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活动公布移民档案。[17]英国伍尔夫汉普顿城市档案馆(Woloverhampton City Archives)在1960至1989年间收集了从印度旁遮普邦迁徙到本市的人们的家庭照片和纪念品,并加以数字化保存。[18]以此借助档案力量不仅为移民群体建构完整文化认同提供有力凭证和支持,还激发了移民群体与原著居民群体之间的情感共鸣,有利于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相互理解、共同促进。
1.4 档案有助于公民在文化交流中认清自我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需要公民认清“他者”文化与“自我”文化差异,坚定信仰和追求,树立文化自信。因为公民文化认同是国家安全的文化基础,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就可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在现代化过程中被“化”掉。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归属感极为重要。[19]
档案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发挥着文化教育、培育爱国主义、凝练民族精神等重要功用。档案馆要充分挖掘馆藏资源,讲好档案承载的历史故事,传递档案蕴含的民族精神,增强与受众互动,提升教育实效,触发国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家国情怀,以抵御外来文化入侵,帮助公民在文化交流中认清自我。我国除了以档案编研、档案展览等传统方式增强人们对国史党史的了解之外,日前多地档案馆还开展了让中小学生充当红色讲解员的公益主题活动,如银川市档案馆开展了主题为“讲好革命故事,有我红色讲解员”活动,22名7-14岁的小讲解员走进档案馆为现场参观人员生动讲述革命故事。[20]厦门市档案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形式,将展馆内容迁移至网站,使线上宣传与线下展览有机结合,打造“永不落幕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1]这不仅让青少年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了先辈的革命奋斗故事,还使他们成为红色文化自觉传播者,让爱国基因真正扎根于青少年心灵,对青年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进一步坚定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2 社群:档案确保群体文化的保存
德国社会学家费丁南德·梯尼斯(Ferdinand Tonnis)是第一个对社群作出论述的人。他指出,社群是基于如情感、习惯、记忆等自然意志,以及血缘、地缘和心态而形成的有机体。[22]贝尔(Bale)把社群分为地域的、记忆的和心理的,说明一个社群是因为成员间地理共在,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有共通的心理情感体验。[23]可见,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即他们所共同具有的观念和准则。[24]对社群而言,文化认同是社群形成的基础与凝聚力的保证,而这种认同的延续则可以借助档案不断进行建构以维系社群稳定。
2.1 利用档案,实现社群内部的认同与理解
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是社群文化认同的建构前提和情感依托,人们之间共同集体记忆越多,文化认同程度就越深。而集体记忆依赖各种媒介如文字、语言、图像或传统节日、仪式等集体活动来保存、强化和重温。部分群体往往由于人口较少,聚集地较为偏僻或是其他历史因素影响,社会经济、政治地位较低,因此其文化也就成了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一种边缘文化,社群内部文化认同危机日益凸显。一方面,为了改变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和政治地位不平等现状,一部分人萌生了强烈的向上流动想法,积极学习主流文化语言、文字及生活方式,使自己尽可能融入强势文化群体,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另一方面,则由于所在社群弱势与不利地位现状产生自卑、悲观和消极态度,无法认同自己社群文化,甚至抛弃本民族文化,最终被主流价值文化所同化。
档案具有记忆属性,是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资源,为社群区别“我们”和“他们”提供了可触摸凭证。正如巴斯迪安·亚历山大(Ben Alexander)在《社会档案:记忆的塑造》中谈到:“档案是关于塑造和分享记忆的,借助记忆,社会群体找到认同并由此获得力量。”[25]国内外积极开展的社群档案建设,通过文字、图像和影像等载体,真实记录了群体发展过程、社群内部共同文化价值,为不同社会群体保留自身文化、创建多元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譬如加拿大国家图书与档案馆专门开设了土著遗产研究栏目,包括土著家谱项目(Indigenous genealogy)以及照片命名项目(Project Naming),涉及到因纽特人、梅提斯人和第一民族等加拿大土著居民社群。其中照片命名项目为加拿大土著居民社群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使原住民能接触到相关照片档案馆藏,从而参与到寻找辨认自身祖先与迁居地点过程中。通过珍贵照片唤醒他们的集体记忆,并分享难忘故事重联他们的历史,能更好地提高社群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26]
2.2 借助档案,引导社群外部的理解与沟通
在社群内部,文化认同借助集体记忆建构、延续和不断生产,以获得维系社群成员认同感、归属感的纽带;在社群外部,一些边缘化社群被定义为异类,如社区新移民等,社群成员需要分享他们的历史与文化,用自己的方式来定义所在群体,积极建构社群外部合法性,以争取社会更多关注和认可。
档案引导来自社群外部的理解与沟通。利用档案,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社群文化的发展历程,更加深刻理解社群历史与精神文化,认可其价值、信仰和行动取向,尊重社群文化价值,增强对社群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档案可以触发外界对社群成员同情、支持的感情,实现情感位移和认知转换,达到文化移情境界,给予“他者”文化更深的理解与认可。当前,由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与误读,穆斯林时常被西方国家抵制。为了打破对穆斯林群体的错误认识,真实展示其社群发展与文化,英国设立了首家穆斯林档案馆。该馆不仅收集了记录东伦敦地区早期穆斯林奋斗史的档案,包括各种照片、会议笔记、新闻报道以及各种年度报告等,还收录了历史上伦敦地区穆斯林群体的日常生活档案,如婚姻、非穆斯林皈依档案等。[27]穆斯林档案馆的设立无疑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档案的原始记录,已经证实一战期间约有250万穆斯林群体曾与盟军并肩作战,为欧洲战胜法西斯、重获自由做出了杰出贡献,这有利于促进欧洲社会重新认识和了解穆斯林群体文化。
2.3 通过档案,实现社群与主流文化的融入与共生
边缘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即非主流化、非中心化。由于边缘群体经济、政治地位较低,所以其文化也就成了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一种边缘文化。在社会主流文化中,边缘群体具有强烈的自我展示与表达意愿,期待被社会其他群体关注、接纳和理解。档案学第四个范式指出:社群是未来档案发展的方向。特里·库克提出,社会(社区)档案在职业档案人员的帮助下,关心其自身文件,将有助于冲破主流与边缘之间的障碍。[28]边缘群体借助社群档案的构建,努力改变被边缘化现状,在社会中发出群体应有声音,表达正当文化与政治权力诉求,实现社群与主流文化共生互动的和谐局面。
2008年,南亚裔美国人数字档案馆成立。作为独立的国家性非营利组织,南亚裔美国人数字档案馆旨在记录、保存和分享代表南亚裔美国人独特和多样经验的故事,从而提高其认同感与发言权。当前,南亚裔美国人数字档案馆已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可供公开获取的记录南亚裔美国人经验的资料收藏。[29]这加深了美国社会对南亚裔文化的认同、尊重与理解,彰显了由档案触发的人文关怀价值。相较于国外,我国社群档案工作还停留在浅层次阶段,大多数弱势社群并没有开展记录、收集和保存社群文化记忆的档案工作。对此,档案工作者要树立大档案观的指导观念,通过口述史、声像档案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社群记录,固化社群记忆,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在社群建档中的参与度,提升社群自身档案意识,以促进全面保留社群文化,形成社会多元认同。
3 国家:档案凝聚社会文化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团结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30]文化认同是维系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纽带,是一个国家凝聚力的关键所在。档案是延续国家历史、建构国家记忆的载体,对重构本国文化认同,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完整具有重要意义。
3.1 档案重现社会各阶层在国家发展中拥有的共同历史与记忆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已由原来单一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阶层)演变为私营企业主、经理人、自由职业人等阶层所构成的多元化社会阶层结构[31]。这种阶级或阶层的分化对中国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带来很大困难与挑战,导致不同群体产生不同程度心理上的危机[32]。文化认同的核心在于价值观的认同,面对价值观体系日趋多元化的社会现实,我国需要立足社会各阶层共同历史与记忆,强调文化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和信仰,激发社会各阶层强烈的共同文化意识和心理共性,进一步稳固、维护国家认同。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档案叙事的客观性、真实性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具有区别于其他宣传媒介无法比拟的吸引力、引导力。一方面,档案馆应注意挖掘档案材料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内容,通过拍摄纪录片、举办展览、微电影等多种宣传方式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文化内涵,从而把中国不同阶层人群的文化认同整合在社会主流文化框架之中,更好地凝聚不同阶层、职业群体的思想意识,增强文化向心力。譬如《见字如面》《信中国》等文化类节目依托作为历史档案的信件讲述了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架构了沟通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和纽带,使各社会阶层通过档案构筑的情境感知同一段历史或记忆,由此产生心灵上的共通与契合。另一方面,档案馆要注意收集抗击新冠疫情、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周年纪念活动等重大活动的文件材料,如照片、录像、文字报道等,以存留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历史与记忆。因为这些重要活动塑造了很多民族精神,如抗疫精神、汶川精神、奥运精神等等是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对于重温历史记忆,激发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
3.2 档案重申不同民族的共同目标与价值
对于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曾提出著名“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他指出,对于民族共同体而言,“它是想象的,因为即使是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们大多数的同胞,和他们相遇,或者甚至听说过他们,然而,他们相互连接的意象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33]这种共同体不是虚构的,而是通过构造不同民族间共同文化联系以及借由文字、仪式、传统等媒介的“想象”形成的。因此,为了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我们既要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预防文化被同质化的危险,也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和精神家园,强化不同民族身份、文化和情感认同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保持国家主权完整,避免民族分裂。档案作为国家历史发展的原始记录,可以准确真实还原国家历史,使人们共同的文化象征符号得以确认,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得以传承,并且由档案载体本身以及内容触发的情感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对国家更为持久性、深层次的认同。
伴随着“一国两制”发展进程,对于香港、澳门与台湾地区同胞来说,加快建立并深化其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认同感日益重要。而档案则有力证实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同根同源,展现了各族人民源远流长的友好交往历史,塑造了两岸人民的“共同情感”。譬如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包括了记录妈祖祭祀、巡游活动、两岸妈祖文化交流以及妈祖公益慈善档案,其大多以声像记录形式保存下来,人们从这些声像档案中可以看到妈祖圣驾所到之处顶礼膜拜的壮观场面,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文化向心力。[34]此外,妈祖档案文化倡导的博爱、奉献价值观符合大陆和港澳台民众的共同信仰,在凝聚人心、促进统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再如,法国国家档案馆会在每年欧洲文化遗产日利用档案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加强公众对国家历史与文化了解,提升公众文化自信。在第33届欧洲文化遗产日活动上,法国文化部特别推出一个以“文化遗产与公民身份”为主题的展览,展出包括《人权宣言》在内7份来自法国国家档案馆的珍贵文献,以此来宣扬法国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35]由此,法国不同民族的共同价值与追求再次得以传播与发扬。
3.3 档案帮助国家在时代发展中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是一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是民族精神的支柱与依托。而伴随着全球化浪潮与多元主义冲击,强势国家的文化殖民、文化霸权以及社会现代化快速转型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传统文化价值加以批判和否定。传统作为文化中最具特色、最重要、最普遍、最有生命力的内容,也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36]因此重塑文化认同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依托档案为载体,一方面档案是国家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实物档案本身就可以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从档案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将档案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譬如2016年美国国家档案基金会成就奖的获得者根据历史档案记录创作了音乐剧《汉密尔顿》,这部音乐剧采用了大胆的叙事方式,将档案记录的美国早期历史运用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出来,激起了公众对国家历史发展和档案文化事业的兴趣。[37]荷兰国家档案馆在前期与历史学家合作策划将档案材料改写成公众更易理解的童话故事,综合利用数字化技术、可视化技术、数字叠加技术、3D技术打造“记忆宫殿”展厅。[38]另外我国国内首部以地理文化为素材,以人文脉络为内涵,结合中国传统建筑的纪录片《地理文化档案》也借助档案这一文化载体深入挖掘了传统文化价值与内涵,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39]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可以固化、传承文化,档案馆以文化创意为依托,通过档案编研、开发档案文创产品等措施传承民间文化亦是传统文化的创新回归。
3.4 档案推动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交流与坚守
当今部分国家借助文化渗透方式来宣扬其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以此来扰乱人们对本国文化认同,甚至是造成部分国民盲目追随他国文化,而贬低本国文化,国家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造成了国家的文化认同危机。对此,在文化交流中,国家既要秉持开放胸襟吸收借鉴其他文明优秀成果,也要保持其自身文化特质,突出国家已有文化特色,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本国文化。档案遗产是国家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国家档案局局长夏尔·布莱邦(Charles Braibantl)曾在1950年举行的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说到:“档案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证据和作为国家灵魂的材料,是一个国家、省、行政机构的全部历史记忆,是一个国家最为核心、珍贵的财富。”[40]档案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档案的连续性更揭示了国家文明与历史发展轨迹。跨文化档案交流的兴起,使世界上其他公民通过档案了解了本民族文化发展、演变过程,对于增强彼此间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1992年,为保护珍贵文献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世界记忆项目”,重点关注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手稿、口述历史的记录以及古籍善本等。[41]该项目旨在记录全球社会发展进程,提供文明间认同的平台,以此对全球文化多样性进行保护与维系。目前,我国已有13项档案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包括中国传统乐音档案、清代内阁秘本档、甲骨文档案等,这些珍贵档案文献遗产不仅体现了世界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神和价值的认可,其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与中华文化符号的象征,还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彰显了国民文化自信。在世界记忆项目的推动下,全球不同文明在承认真实、完整历史的基础上,一方面“坚守”本国文明根基,另一方面敞开心胸进行文明间的“互鉴”。这是该项目对维护全球文化多样性的贡献之所在,也是档案在促进不同国家文化认同中的价值之体现。
4 结语
综上,本文从公民、社群、国家视角出发,根据由微观到宏观、历史到现代的逻辑线索,基于多维度视野探讨了档案文化认同价值的具体体现,回答了“何为档案文化认同价值”“为何档案具有文化认同价值”的问题,彰显全球化认同危机下的档案之位,希冀对档案价值内涵深化与档案部门前沿实践的进一步探索提供理论借鉴与思考。文化认同对个人、集体、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文化自觉意识,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承者与历史记忆的传播者,档案所蕴含的深厚文化认同价值有必要从更宽广的社会语境下得到重新审视与定位。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三十四条明确指出“国家鼓励档案馆开发利用馆藏档案,通过开展专题展览、公益讲座、媒体宣传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当今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档案部门应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凝聚情感共识、助推记忆建构、促进认同塑造的功能,担负起增强公民文化认同,提升公民文化自信的社会责任,更加深入思考如何从文化认同角度出发优化档案馆公共服务,为满足公民认同需求和情感需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人类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