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实践探讨

2021-11-27石荣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文化馆公益精准

石荣

(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广东 深圳 518000)

基层文化馆对群众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问题持高度重视态度,积极地以群众为对象开展公益培训工作,意指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优化人民群众的精神层面。这样的活动为单位工作人员与群众之间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对于一系列社会建设工作都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公益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逐渐体现了出来。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并获得了多方面的帮助,但是整体来看,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阻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意义

(一)落实精神文明建设

在如今这个时代下,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已经基本获得了满足,开始关注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人们愈发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也逐渐成了国家重视的一个方向。目前,我国的一项重要方针就是落实好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对于提升人民思想水平,以及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宗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1]。因此,公益培训工作的意义就体现了出来,它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对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这次的疫情来看,我国在疫情发生后用一个很短的时间就将疫情控制了下来,除去国家的优秀政策方针和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外,广大人民群众也在疫情控制的过程中发光发热,在疫情之中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帮助医护人员,这都是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很好落实的体现。由此可见,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对落实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增进人民群众间的友谊

无论是公益培训工作,还是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人民群众”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主体,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而在参与公益培训活动的过程中,群众获得了更加充足的信心与热情,认识到了基层文化馆对人民群众的重视,这使得群众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不断提升着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着自我。这样的工作不仅促进了基层文化馆等单位的发展与进步,更加增进了人民与人民之间,人民与单位之间的联系,让工作人员可以具有更高的热情,也让人民群众之间有了更高的友谊,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三)优化文化馆管理结构

在文化馆以往的管理结构中,工作模式较为单一,结构也不够科学化,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的管理结构在我国飞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显得有些落伍。具体来说,如今的社会已经完全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数字等技术的出现,使得数字文化馆、公共文化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使得传统文化馆的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有些落伍,无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工作中,应当将更多新鲜血液引入其中。

二、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原则

(一)适时性原则

公益培训是一个持续性的课程,不论是开展艺术培训,还是开展文化培训,都需要群众持续进行学习。所以在进行公益培训活动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抓好时机,恰到好处地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才会使公益培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2]。否则有些群众因为时间问题,并不能完整的参加公益培训,那么公益培训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一些时机不对的宣传工作,不但会影响到公益培训活动的效果,让公益培训无法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更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所以,适时性原则是公益培训活动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只有时机恰当的宣传工作,才能更好地让群众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得到精神文化上的满足。

(二)适度性原则

很多培训者认为精准公益培训就是能够方面的解决群众文化活动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培训内容上,较深,较广,甚至一些内容比较小众化,而这样的培训内容,就失去了原本公益培训的意义。适度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宣传广度的问题,范围过小的公益培训会导致参与群众太少,从而难以让群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而范围过大,又有些过犹不及,不仅会为了适应群众而降低宣传的门槛,更会由于群众人数的提高而加大培训工作的难度,使得公益培训无法起到更好的效果;二则是强度的问题,强度过高会造成参与者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导致参与者的积极性下降。而强度过低,又会让参与者对公益培训有些忽视,效果也是不好。因此,在进行公益培训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适度性原则,让公益培训活动获得更好的效果

(三)目标导向原则

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关键在于目标导向原则。文化馆在举办公益培训活动时,首先应当设立一个合适的目标。该目标首先需要符合文化馆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让文化馆更好地进行管理。其次,需要根据该大目标制定一个个小目标,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数个阶段,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目标。这样的目标对于工作人员有着更好的激励效果,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也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在目标的规划上,更要注重目标规划的时间,依据当前社会群众的需要,将大的目标设定为一年,小的目标则分段设立为一个月或者是半个月不等,其次还要组织培训人员对自己的培训内容进行总结,方便下一次目标的完成。

三、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过于传统,公益培训未能取得理想效果

在文化馆举办公益培训活动的过程之中,部分工作人员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对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这一目标缺乏重视,导致公益培训活动的效果不够理想。除此之外,参加公益培训的学生,因为自信心不足,开展的效果也不好,在开展培训时缺少整体的规划。除此之外,一些为了让公益培训活动展现出更好的效果,让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过于强调活动的内容,导致该活动或多或少地忽视了群众的文化需求。这样对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的不重视,严重影响了公益培训活动的效果,无法促进文化馆的进步与发展,不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

(二)公益培训相关工作队伍建设人数不足

一支能力专业,人手充足的队伍是进行建设工作的基础保障,这对于进行公益培训活动的工作人员也是同样[3]。但就目前来看,随着当前公益培训的门类增多,因此社会对培训的教师数量要求也随之增长,这就出现教师人数不足的情况。在这一问题之下,很难保证参与公益培训的人员,在开展公益活动时可以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最终影响到了整个公益培训活动的效果。

四、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策略

(一)提升对公益培训的重视程度

目前来看,从事于公益培训活动主题以大学生与教师为主,这些人员有着较高的素质,这也为我国公益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助力。但是通过研究笔者也发现,很多从事于公益培训的学生,并不是与其相对口的专业,专业性稍微有些不足,即使学生有足够的文化水平与综合能力,也很难保证在培训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负责的工作人员就必须提高对公益培训活动的重视程度。为此,需要参与公益培训的工作人员,主动参与相关的培训与学习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也需要保证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主动汲取先进的培训方式,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积极地与外界交流沟通,改变传统的工作观念,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为此文化馆方面需要提倡工作人员与人民群众多进行交流互动,发现人民群众真实的文化需求,使得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文化馆可以开设音乐、手机摄影、插花等课程,高校音乐专业、美术专业、摄影专业的学生,可以充当公益小课堂教师,使他们能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他人。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顾及各个年龄层,保证做到精准对接。同时也要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工作,使得参与公益培训的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公益培训活动的效果[4]。公益班培训是为了全民普及艺术素质,

(二)加大公益培训队伍人数

在公益培训活动进行过程之中,为更好地让公益培训更好的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提高公益培训活动的效果,我们需要培养出一支态度认真、工作能力充足的负责人员来进行支撑,同时也需要该团队具备足够的人数。这就要求文化馆必须对负责公益培训活动相关人员进行大力宣传与教育工作:首先对于现有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关于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及群众文化需求的理解,并加强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学生理解公益培训的内涵,培养高校师生的职业素养,并对公益培训活动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及时改善;同时,在对外关于公益培训活动相关工作人员的招聘上,在确定招聘门槛后,也需要吸引更多的高校教师主动参与到公益培训中,使他们愿意为社会公益培训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由此确保可以引进更多具备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三)开展线上问答和公益培训活动

在开展公益培训时,犹豫要考虑到培训的适度性,不免要对培训的人员进行分组。开展线上问答和公益培训可以帮助培训人员尽快筛选需要培训的群众,以及通过网络数据统计,能够快速的发现群众的问题和薄弱点,并针对问题和薄弱点展开培训。在培训方面,我们应积极发动年轻人参与到活动中,因为年轻人即便工作繁忙,也需要接受与时俱进的信息咨询和文化培训,否则,年轻人将会逐渐落后于时代,而面对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可以开展社会问答活动,通过问答来了解年轻人的喜好。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下,年轻人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培训;其次,由于过去的影视教育,很多年轻人除了考试并没有什么特长,所以一方面要问答学生的思想政治,另一方面则需要问答年轻人的爱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公益培训和帮助。在老年人方面,由于很多老年人无法使用线上系统,所以针对老年人的培训工作,就重点需要培训老师来发展,在公益培训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志愿者,了解老年人的喜好,并在系统中进行初步的录入,之后根据所录入的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工艺培训。其实在群众文化背景下,开展公益精准培训,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去认真努力的,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精准培训中,从群众的角度来了解群众的需求以及知识弱点,下功夫的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才能够真正满足群众的需求,快速发展公益培训,让公益培训获得越来越多群众的肯定。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益培训活动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文化馆进一步的发展,更可以提高公益培训活动所能达到的效果。为此,需要文化馆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借此来让公益培训更好地对接群众文化需求,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文化馆公益精准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公益
公益
大爱有光
公益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精准的打铁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