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和时代价值

2021-11-26阎国文王玉杰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社会治理理论价值

阎国文 王玉杰

[摘要]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学说,为推进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相统一,为推进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实践路径;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关键词]社会治理;理论;实践;价值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11-0004-06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高站位谋划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系统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和改进社会治理体制、方式,构建社会治理格局,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一、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治理学说,为推进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引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1]在谈到治理的方法和路径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2]125。“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2]127。自秦汉以来,我国就确立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的社会治理方式。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一些地方搞起了自治,由于权责不清、制度不严,结果导致了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社会治理的探索不断深化。1993年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2004年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13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19年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些都反映了党对社会治理认识的不断深化,同时说明,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进入了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任重道远。

(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2]135。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在2019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3]。与党的十九大比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增加了两点,分别是“民主协商”和“科技支撑”,这既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社会治理理念的一脉相随,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我们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观,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认真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切实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社会治理要想真正有效,就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因为检验社会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准就是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要抓住社会治理中的主要矛盾,要充分考虑地区间、城乡间、群体间的差异,看到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因地制宜,突出当地特色,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施策,确定本地治理思路和推进策略,避免政策一刀切,最后形成一种社会治理模式。要充分将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善于把社会治理效能转化为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汇聚更大力量。

(三)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和本质规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論述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要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治理之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在社会建设长期探索中逐渐摸索出来的一套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它是符合我国国情、经过实践检验、切合人民群众意愿、顺应社会治理规律的。所谓共建,就是共同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是社会治理的基础,重点突出制度、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所谓共治,就是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重点突出大社会、大治理,打造一种全社会民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开放体系;所谓共享,就是社会民众共同享受社会治理的成果,是社会治理的目标,重点突出将社会治理的成果最大程度惠及全体民众。以共建共治共享作为社会治理格局实现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治理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表明了社会治理是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下的各类社会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形成一个人人有责、尽责、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四)社会治理重在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4]基层社会治理的加强和创新,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战略全局,关系到广大民众切身利益,意义重大。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支撑,要坚持把社会治理的重点放在基层。虽然农村和社区处在社会结构底层,但是社会治理的对象都嵌入在农村和社区之中,社会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农村和社区的服务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才能扎实。基层组织的作用在社会治理中要得到充分发挥,想问题办事情要找好切入点,例如:多思考如何让群众的生活更方便,如何聽到群众表达诉求的声音,如何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通过切实有效的形式载体进行普及宣传,充分发挥新时代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培育农村和社区居民依规办事、依法诉求的意识和习惯,使群众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支持者、参与者、拥护者。

二、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际出发,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相统一,为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提供了实践遵循

(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接力探索、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5]112中国共产党70多年治国理政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党始终是引领社会治理的核心力量,始终引领着中国社会治理的发展与进步。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始治国理政的探索,这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社会治理制度体系不断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不断提升党的社会治理领导能力和水平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特别是党对治理层级的正确判断,提出了“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举措,这是新时代背景下,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是社会治理的实践创新。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统筹各方力量参与,使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在政策上、推进中、成效上相互配合和促进,真正把党的坚强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

(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社会治理有序有效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社会治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同频共振,具体来说,就是要提供精准、便捷、有效的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的结果,最终是为了让群众得实惠,重点要放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社会治理取得的实际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工作是一门学问,要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提高服务水平,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2]128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对社会治理的组织领导,着重研究解决一系列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难题,切实担负起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期望,肩负起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我国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价值目标,即满足人民群众期待,最终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在这一过程中,“人”是制度建设的主体,也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因此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一个好的社会,不仅要充满活力,还要和谐安定有序。社会治理要在制度政策、体制机制上统筹谋划,坚持走群众路线,满足群众需求,多一些雪中送炭,杜绝各种形式主义,使各项工作做到效果和愿望相统一。

(三)必须坚持稳中求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6]410纵观世界历史,在经过长时间大规模社会变革之后,一个政权和社会要想稳定下来,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但是需要经过较长甚至很长的历史时期才能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制度。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制体系,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社会治理要做到稳中求进、事缓则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6]101。在重大改革措施实施之前,必须要加强可行性研究,重点注意风险预判,要坚持先点后面、在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积小为大,从而节约执政成本,减少政策执行带来的社会震荡。中国改革经过了40多年,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改革前方基本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胆大心细、蹄疾步稳。“治大国若烹小鲜”“大国政贵有恒”,不能朝令夕改,不要折腾。社会治理要循序而进,保持韧劲儿,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干,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四)必须坚持“三治”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5]25这种乡村治理体系,不仅凸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回答了社会治理在重心下沉进程中“乡村治理什么、如何治理”的问题。“三治结合”充分体现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以人为本、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的理念,是实现政府、社会、居民三者有序协调的重要举措,从根本上加强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自治”“法治”“德治”分别是社会治理的目标、保障、基础。“自治”重点是解决治理的形式、载体问题,加强城乡社区各个载体的治理能力;“法治”重点是解决治理的依据、手段问题,加强城乡社区成员的依法办事能力;“德治”重点是解决治理主体思想精神层面的素质修养问题,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德治教化作用,认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大力推进诚信、孝善文化建设,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讲好农村和社区群众身边事,强化社区文化的引导能力,增强居民对农村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要不断深化对社会运行和治理规律的认识,努力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五)必须依靠科技支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谈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时,特别强调了“科技支撑”的作用,这是一个新提法,反映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社会治理中,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提升了城市建设效率、促进了健康可持续发展。“智能化”是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将“智能化”嵌入社会治理过程,打造一种智能化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数据驱动、跨界融合,实现社会治理决策科学化、防控一体化、服务便捷化。有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例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便于加深对社会治理的规律性认识,为市域和基层社会治理领域提供一种新的工具。比如杭州市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实施“数字治堵”“数字治城”等,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使城市变得更美丽。通过优化信息平台、增强执行力、提升治理效能、维护安全稳定,最终实现通过科技支撑把国家治理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的目标。丰富完善社会治理工具手段,建立健全新的指标评价体系,要依托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可以为城乡基层治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有效提高社会治理的精准性、科学性、高效性,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科技保障。

三、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对于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一)社会治理从“管理”到“治理”,从实践活动上升为一门科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学说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5]119。纵观近代世界各国历史命运,唯有坚定不移地走适合本国国情独立自主改革开放之路,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不被时代所淘汰。中国的社会治理,从中央集权制的君主政治,到社会管理,再到当今的社会治理,反映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的社会治理之路,是经过社会实践反复比较选择而得出的结论,是符合国情、符合人民意愿、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之路。进入新时代,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正进入深水期攻坚期,人民群众现实需求越来越高,现实的困难矛盾和潜在的风险隐患,唤起社会治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组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性是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确保社会治理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脱贫攻坚的胜利、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等成为社会治理的标志性成就,受到全国人民的高度称赞,石家庄市开展的红色物业进社区也成为社区治理的样板受到热捧。这些社会治理中的成功案例,认真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凸显了“中国之治”的魅力,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历史底蕴。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实际行动和切实成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体现了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统一,开创了社会治理发展的新阶段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打造,必须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系列论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之路,重点要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基点,以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落脚点,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新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模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坚持问题导向,把系统治理与专项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坚持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以点带面,把长期宏大目标分解为各阶段、具体化的目标,坚定不移做下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我国的行政体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各层级的积极主动性,因此要注重发挥各个行政层级的特殊职能和特殊作用。中央层面对社会治理实施顶层设计,部署社会治理政策措施,通过督促检查、考核问效、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要将市域层面的社会治理作为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节点来开展,及时把各种重大风险隐患化解在市域一级。社会治理的重心要下沉,把更多的人财物和权责利赋予基层,培优建强基层社会组织的领导力、协调力,增强基层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一线的影响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社会治理来说就是一次大考。社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采取群防群治、社区联防联控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一天之内就能组织完成百万人次的核酸检测,充分显示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和潜力。这些成就的取得,再一次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证明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合理可行,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将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融为一体,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开阔了“中国之治”的新视野

平安是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解决温饱后的首要需求,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方面抓保安全、护稳定,另一方面也在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准备,党中央高位谋划“平安中国”建设,各地认真贯彻、扎实开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在新时代,需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抓手。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要最大限度充实社会和谐元素,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要认识“管理”和“治理”的区别与联系,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严格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善于运用法治、民主、协商的办法进行处理。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由单方面管理向互动性治理转变,从单向的政府监管向更高层次的协同共治转变,从人治为主转向“三治”并行,从传统治理转向依靠科技支撑。“新时代社会文明程度”是社会治理水平成效的重要体现。比如:在县(市、区)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起到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重要作用,与基层治理工作高度契合。用好这一创新载体,整合资源力量,融合内容任务,必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平安中国的建设目标。

(四)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拓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局面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对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协调机制进行完善,特别是要继续弘扬不断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底线、法治、风险等各类思维能力,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20世纪60年代,浙江的干部群众创造了“枫桥经验”,它的核心内容就是“让小事不出村、使大事不出镇、有矛盾不上交”。几十年来,“枫桥经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展示出历久弥新的魅力,焕发出旺盛生机与活力,成为全国社会治理的“金字招牌”,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重要范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枫桥经验”,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桥经验”之所以与时俱进、充满活力,根本上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将“人民至上”作为初心使命,始终以改革创新适应时代变化,不断提升基层基础治理成效。实践充分证明,“枫桥经验”是基层群众创造的,经过了实践充分检验,行得通、立得住,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和发扬的宝贵经验。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就是要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充分认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我们党的优良工作作风,顺应新时代要求,创新形式载体,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运用法律法规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广大领导干部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强化为民情怀和公仆意识,既要立足当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切实问题,又要长远谋划,不断改进事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打通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着力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效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84.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0.

[4]习近平.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EB/0L].(2016-03-05)[2021-08-30].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305/c1024-28174494.html.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王玉倩

猜你喜欢

社会治理理论价值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