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新华路

2021-11-26爱国者

环球人文地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达克弄堂梧桐树

爱国者

上海,这座永远不缺焦点的国际大都市,无数人心向往之,人们爱慕它的繁华璀璨,也被它厚重独特的历史文化深深吸引。漫步在素有“上海第一花园马路”美誉的新华路,一段段往事传奇,勾勒出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新华路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东起淮海西路,西至凯旋路,全长2434米。它修筑于1925年,曾名为安和寺路、察哈尔路和法华路,历经动荡岁月,最终改为新华路。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上海,下飞机后到达的第一站便是新华路。在那个年代,凡有外国元首抵沪,仪仗车就会引着贵宾车辆驶过新华路的林荫大道,所以这条路也被称为“国宾道”。

漫步其间,街道两旁是高大茂密的梧桐树,阳光透过树叶稀疏洒下,绿荫掩映中,一幢幢花园住宅深藏在弄堂内,别有一番情致,新华路也因此获得了“上海闺秀”这一美名。

新华路上的211弄和329弄,颇有名气。长长的弄堂里坐落着几十幢充满异国风情的花园住宅,有英国、美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式样,造型别致,简直就是一个万国建筑群。这些住宅大都修建于20世纪20年代,由大名鼎鼎的匈牙利建筑大师邬达克规划设计,入住的又多是外籍侨民,久而久之便有了“外国弄堂”之稱。

弄堂里有幢名叫“蛋糕”的房子是邬达克最得意的作品之一。这是一幢双层圆形花园别墅,蓝色的屋顶宛如童话一般,底层中央客厅有一座大理石铺砌的欧式喷水小池,外圈为硬木带纹地板并用玻璃砖隔断。整座建筑新颖奇特,装修豪华,曾为西班牙公使官邸,后被曾任同济大学校长的著名民主人士周均时购得。周先生因主张和平而入狱,于1949年殉难于重庆白公馆。如今,这幢房子属于周均时的女儿所有。

与外国弄堂中各式各样的花园洋房不同,新华路200号是一座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整座建筑共三层,重檐大屋顶,屋面覆盖着红色琉璃筒瓦,灰白的墙壁,显得沉稳而庄重。室内大多为中国传统装修,最具特色的是底层大厅精雕的门框和三楼柚木制作的藻井天花,十分气派。这栋房屋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原是一所寺庙的旧址。解放后,这里曾借给空军四五五医院使用,后为上海辞书出版社和上海汉语大辞典编辑部所用。尽管历经沧桑,老房子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时光留下的印迹足以令人动容。

初秋的新华路上,梧桐树叶已经开始泛黄,树影投射在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建筑上,优雅而梦幻,让人忘却了昔日的车水马龙,只感受得到流光不负岁月的静好。

猜你喜欢

达克弄堂梧桐树
写信的梧桐树
弄堂里
弄堂里
为什么是他设计了那么多上海地标建筑?
梧桐树下
小梧桐树的烦恼
鸭子达克修房子
鸭子达克变超人
一棵梧桐树
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