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整本书阅读效果的策略分析

2021-11-26倪佩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课程模式

倪佩芳

摘 要:对于书籍的整本阅读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阅读和写作的冲突性和课程规定、教育便利性、对教育课程认识不足之间的矛盾。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课程模式的选择。构建整本图书阅读的课程要结合目标和实践模式,以综合审议方式遵循练习逻辑,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根据新《课标》确定课程目标,回归阅读本质,通过混合学习促进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实施困境 课程模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3.011

新《课标》提出“读整本书”的建议,完全读完整本书成为教师的愿景。“全书阅读工作组”被添加到《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中,并将教育研究和对全书阅读的实质性探索推向了前沿。另一方面,整本书的阅读以“分裂”和“表面化”的阅读状态为目标,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它考虑到了教育的困境,注意到了集中阅读的高效率和低效率。希望直接从汉语教学的缺点着手,回到学习汉语的初衷。但是在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教育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整本书阅读的优点

1.整本书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当代的学生进行阅读时,往往比较碎片和零散,一般只对教科书与其他主题类书籍的某些章节进行网络阅读,纸质书的阅读经历很少。为什么不能在读整本书的情况下学习阅读?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教材都是单一的短章节。教科书上只读少量的章节,而不进行全面的阅读,这样便失去了读书的意义,读书在于感受整本书的氛围。通过这种氛围让学生沉浸在学习中,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逐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整本书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阅读方式十分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表达过,阅读整本书“可以让学生窥见各种风格,获得一些独特的知识”。具体内容是“学习中国文化和教育,应用获得的知识,使他们能够阅读其他书籍”。任何人在阅读过程中都有以下心理:读书的动机一旦产生就会激发阅读兴趣,而阅读兴趣的产生又会激起人们继续读书的欲望,这样就会一直循环下去。对不同的章节,人们的期待是不同的。长此以往,就是习惯的养成。在整本书阅读这个阶段,不仅对于阅读者的能力有很大提升,而且扩大了阅读者的知识面。

3.整本书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学愈发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1923年,叶老指出,普通话教育的内容包括集中阅读的著名作品和13部中外小说、两种类型的戏剧,进而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拓宽视野,同时认知和思维能力都会有很大提升,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整本书阅读实施中的困境

1.整本书阅读课程建构的困境

整本书阅读面临着很多困难。第一个根本问题是阅读的自觉性和课程安排之间的矛盾。阅读整本书是读者自我意识和自愿阅读行为的一种综合。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在此教育活动中,有必要培养学生的特定能力和习惯。阅读整本书的主要意义是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但是,课程计划和规定可能会与学生的阅读兴趣相冲突。如何在课程实施和学生阅读习惯之间找到平衡,是阅读整本书的难题。

2.实现方法的问题

阅读整本书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实现目标的问题。如果真希望学生进行阅读,首先需要学生有时间进行阅读。由于小学和初中的学业较重,很难实施整本书阅读。从课程设计到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将整本书体现在教育活动中?教学的方法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突破整本书阅读困境的策略

1.建构书香生态圈

“生态”的原意是指生命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里的“生态”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读者对学习工作、资源、环境和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总和的态度和状态。据我们所知,生活在不同生态圈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法和品质。因为阅读环境的改变,阅读者的阅读领域、数量与质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学校层面一旦开展各式的阅读,学生便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能保证整本书阅读的实施效果。

2.创新阅读教学方法

整本阅读和单篇阅读之间在风格、规模和组织结构上有很大差异,所以不建议使用单篇的阅读方法来进行整本书的学习。阅读整本书有以下的教学方法。

首先,将整体化为部分。就我们所知,即使是完整的小说也是由不同的章节组成的。对于一些知识型书籍,也可以分为相对独立的部分。它们共同构成整本书,但每个部分都是相对独立的,可以先进行部分阅读,最后再整合到在一起。通过结合全部的内容,一方面能够使“人文故事”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进行有机联系,另一方面能够使“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与“美学范畴的悲剧和喜剧”相结合。这种组合方法可以大大减少碎片化阅读的弊端。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掌握部分阅读和整本书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整体思想,以免发生混淆。

其次,试着分析内容。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掌握作者的真情实感。即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基本上不需要对整本书的特定内容进行细致的说明,就可以指引学生对此书的中心思想、构思与语言特色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实现对全书的深入理解。此外,就是从内容里推断出结论。由一本书的写作结构分析出更多的结构。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书中有代表性的细节。这种练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考试也有很大帮助。

第三,把静态变成动态。“静态”主要说的是一般的静态阅读,“动态”表示现代的动态阅读。静态阅读更容易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整本书上,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但部分学生因不同原因失去了阅读的乐趣。所以,在进行阅读时,教师不能仅仅采用静态阅读的方法,而应该结合動态阅读,提高阅读者的兴趣。

这里的动态阅读有两个意思:其一,阅读方法和模式必须动态地变化。其二,是指活动。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活动。通过亲子阅读、师生阅读、社会阅读等多种阅读活动,可以从内心体验,并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当然,动态阅读务必要规避仅仅停留于表面的刺激感,而必须保证阅读的效果。

3.形成阅读效果常态化评价体系

目前没有科学的评价战略来评价整本书阅读,在考试中,很难考查学生实际阅读效果。一些学生非常认真地阅读整本书,然而如果最后仅仅是教师出几道考题的话,那么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并不大。所以我们不仅要加强书籍阅读的含金量,而且还必须完善最终的考查制度。

荷兰著名研究人员弗雷德·科托帕根提出了“核心反思评价模型”与“洋葱模型”,强调要严格加强教育的管控,自对内的心理方面(任务、身份、信仰等)至对外的技术才能(如行动能力)与最后的结果水平(收获、问题、缺陷)。把这个理论当作标准,得到如图1所示的书籍整体阅读的多种综合评价模型。

对整本书阅读的评价因素主要包括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准确度、阅读深度、阅读习惯、阅读理解等。以上因素可以从心理学、技术和结果归纳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读完整本书的学生可以从阅读初期的准备、阅读过程的成果与阅读得到的体会这三个方面开展评价。站在评价者的立场上来说,能够通过这几个方面评价阅读效果:学生对于自己的认知、教师给出的提议、长辈的帮忙。整本书阅读的多种综合评价模式的构建,大大解决了整本书阅读的问题,实现真正通过阅读促进学习,这是全面实施整书阅读教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慧《浅谈整本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困境与突破策略》,《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年第18期。

[2] 蔡伟、赵丹、李莉《整本书阅读的实施困境及其突破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课程模式
我和孩子们共成长
基于“差异化”《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故障检验》课程模式的开发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职业院校《税法》课程更新机制研究
谈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即兴口语表达教学模式探究
“MOOC”呼唤传统教育教学的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