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联合为导向的老年居住模式设计探讨
——基于开放建筑理论的工业化老年公寓设计(上)
2021-11-26LIUHaoLIUMinZHOUKuan李哈穆SALAHSarah
■ 刘 昊 LIU Hao 刘 敏 LIU Min 周 宽 ZHOU Kuan 李哈穆 SALAH Sarah
1 老年社区与开放建筑理论
我国于2000 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人口比例不断攀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 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突破1.9 亿人,占总人口13.5%),老龄化趋势发展迅猛。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测,中国老龄人口到2050 年将达到峰值4.87 亿人,占总人口的34.9%。上海市是老龄化深度发展的城市之一,上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本市60 岁及以上老年常住人口比例占市人口的23.4%(65 岁及以上人口占16.3%)。面对严峻的养老局势,上海市于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率先提出“9073”的养老格局(即90%身体状况良好的老人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剩下的3%的老人通过机构予以保障),大部分养老责任由家庭和社区共同承担。
老年社区的服务环境对于老年生活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目前,大多社区的养老服务较为薄弱,仅集中在社区内部的日间照料、生活护理等方面。封闭式社区管理带来的资源隔绝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1],由于基层管理机构的分离,社区仅能利用其内部设施,而对于社区外的资源往往难以利用,尺度较小的社区之间亟待服务设施共享。此外,老年人身心需求与社区服务脱节,往往无法满足老年人重视的日常生活、社区参与等需求,老年人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缺乏主体性。
运用开放建筑理论可在激活周边社区的基础上,有效提升老年人在住区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开放建筑理论于20 世纪70 年代形成,吸收了20 世纪60 年代诞生的SAR 理论(基础建筑研究Stitching Architect Research,理论兼顾了工业化集成生产的标准性以及个人选择的多样性)的一系列设计建造方法。开放建筑理论中的层级理论将人居环境分为从集体到个人的若干层级,不同主体对应不同层级的决策权力[2](图1)。应用层级理论建造老年社区,一方面,强化了老年住户对周边社区环境的影响地位,另一方面,将其作为住宅设计分配的参与控制者,有利于实现社区为老服务与老年人需求接轨,实现住户参与的适老化设计。此外,在技术层面,开放建筑理论将住宅的建设分为结构体和填充体[3],在建设流程中分为层级划分、生命周期长的结构体设计、生命周期短的填充体设计以及二次设计等4 个步骤,有利于老年住宅的灵活改造(图2)。
图1 层级理论的权责分配
图2 开放建筑设计的四个主要步骤
2 实地调研及数据分析
研究小组将设计研究区域选定为上海市杨浦区创智坊社区。为具体研究该社区及周边社区老年人的实际情况,研究小组通过区位分析、社区活动参与、问卷调研等方式获取信息,试图分析并总结数据,从而了解区块内老年人对居住现状的看法以及对理想住所的需求,为探究开放建筑理论下的老年公寓提供调研支持。
2.1 创智坊社区概况
创智坊社区位于杨浦区创智天地,地处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交通便利。区块规划为小街区密路网形态,机动车辆较少,符合老年社区安全需求。大学路生活街贯穿创智坊社区,附近配有五角场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养老配套设施充足。建筑功能上涵盖了居住、办公、SOHO 等多种形式,带来了不同背景的全年龄段人群,有利于老年人融入社会生活,参与社会互动。但区域内集中绿地以及公共活动空间较少,需要考虑户外公共空间的整合(图3)。
图3 创智坊社区区位分析图
创智坊社区与北侧江湾翰林社区、西侧国定一社区及南侧的政民社区相连接,其中,老年人主要集中在国定一社区以及政民社区,创智坊以及江湾翰林社区居民则以中青年居多。现已有的“睦邻门”连接创智坊社区以及国定一社区,另有室内综合活动平台“睦邻中心”以及公共绿地“创智农园”,共同服务周边社区(图4)。
图4 创智坊社区与周边社区关系图
2.2 既有社区活动参与分析
研究小组实际参与了一项名为“社区关键词”的活动。在该活动中,来自创智坊社区、国定一社区的37位居民对既有住区进行了关键词总结,每人可以选择3 个不同的社区关键词,活动结果的词频分析如图5 所示。
图5 社区关键词词频分析图
研究小组将其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选择比例总结分析如下:①较多居民认为,打开“睦邻门”(30%),开设“创智农园”(35%)和“睦邻中心”(39%)是社区的优点。居委会的党组织领导(48%)在社区融合(35%)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②居民认为,周边缺少托老所(22%)、社区停车秩序差(13%)、社区卫生状况差(9%)、缺少活动空间(4%)及缺少集中绿化(4%)等是主要的问题。
从社区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住区老人对现有的打开社区边界、社区融合的过程表示满意,认为社区联合丰富了他们的养老生活,满足了他们的身心需求。同时,住区老人对于所在区域养老设施不足和停车、卫生、安全等问题表示了担忧。
2.3 问卷调研数据及分析
在以上的调研基础上,研究小组再次对创智天地内活动的老人进行了问卷调研,问卷数量总计31 份,被访老人主要来自于创智坊社区以及国定一社区。问卷主要涉及了基本情况、现状调研以及对理想老年公寓的看法(图6)。
图6 问卷调研及数据分析图
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居民对场地交通便捷性表示满意,主要通过公交车(33%)和地铁(45%)的方式出行;②少数居民(22%)认为周边生活噪音会影响夜间休息;③多数居民(60%)的子女会至少一周进行一次探访;④少数居民(14%)有迁往老年公寓的意愿,但该部分居民认为租住是比较好的模式;⑤居民的日常活动中占比最高的是散步(37%),居民最期待的老年公寓空间是阳台(31%)和活动室(23%)。
结合以上的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多数老年住户愿意通过租住的方式入住老年公寓,且老年公寓在日常活动中需要配有充足的活动空间;老年住户理想的活动方式较为灵活可变,这与开放建筑理论相互匹配;在具体活动方面,老年住户偏向于多人参与、多年龄交流的丰富活动形式;老年公寓套型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以应对居住人口数量的变化;老年公寓需要有安静的环境组织,避免活动噪音对住户休息产生影响等。
3 设计策略——社区联合
3.1 社区联合概念的提出
在具体设计概念提出之前,研究小组对社区与周边社区的互动现状进行了研究。现代社区在商业化背景下,居民结构日渐复杂,不同居民背景大相径庭,住户间难以形成有效连接,同一社区内不易形成共同体。社区内老年人活动单调、活动人员缺少其他年龄层次,导致老年人社会参与感弱成为常态。近年来,在社区微更新的大背景下,一些社区开始与周边社区协调共享,相互取长补短,为社区活动提供更为多元的环境。
调研中,创智坊社区与国定一社区之间的良好互动,是社区之间联合共享获利的有利印证。研究小组追溯了该地块中跨越社区边界的“睦邻中心”“睦邻门”“创智农园”的由来。长期以来,由于建造年代与风格差异大,且国定一社区存在封闭式围墙,两个社区之间交流较弱,同时,围墙带来的分隔使得国定一社区居民无法便捷到达大学路商业街及地铁站。2017 年8 月,杨浦区政府回收了部分商业用地,建造了服务周边5 个社区的“睦邻中心”,通过组织共同活动增强社区间的联系。2019 年3 月,为了协调交通矛盾,解决围墙两侧社区巨大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连接两个社区的“睦邻门”打开了,随之开始建造的是区块内的公共绿地“创智农园”。在新搭建的联合平台上,年轻居民与老龄居民形成了良好互动,老龄居民获得了参与社会的平台,满足了其身心需求,年轻居民则获得了实践经验及活动推广的可能。这些打通社区边界的实践得到了居民的赞同,获得了成功。
受到上述研究的启发,研究小组提出了社区联合的概念。社区联合即在开放建筑理论的背景下,以周边社区所有居民作为主体,不完全封闭社区边界,重新组织社区管理模式,在社区内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社区间的活动设施及管理机构。如此可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共享社区设施,使邻近社区互相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弥补社区之间的资源劣势。通过社区间活动模式的建立,可促进相似背景居民之间的联系,塑造理想的社区归属感。
3.2 人群及社区定位
研究小组以“社区联合”概念为新建社区的设计导向,意图将老年社区与周边的新老社区联合,成为新老社区的连接平台,向四周的社区开放,起到整合周边社区人力、物力资源的作用。在新建社区内部,住户能够形成“不同社区混合年龄、不同社区相同年龄、同一社区居民、邻里住户”的多层次邻里关系。
基于创智坊地块的实际特征,研究小组将住户人群设定为面向五角场街道,热爱活动且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收入水平较高,追求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老年群体。在满足住户医疗服务、安全环境和活动设施等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开放的社会环境,促使老年人融入社会生活,形成有序邻里空间,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从而实现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健康、安全、爱与归属、社会尊重、自我实现”需求链条,实现为老设计(图7)。
图7 老年身心需求分析图
3.3 组织机制及活动机制的设想
开放建筑理论下的层级理论认为,居民集体对社区的建设负责。住区老人介入社区的管理,借鉴“睦邻中心”的管理模式,形成社区居委会、住区老人业主会、第三方志愿者共同参与的社区管理机制。住区老人与居委会一同负责组织工作,一方面,有利于形成住区老人为主导的组织模式;另一方面,能够让社区老人在组织活动中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有助于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格局。
研究小组设想了分层级的老年社区活动组织模式:日常活动由入住老人集体决定,具体则根据居民的意愿并经由管理方适当调整后确定;设置一定的老年教学活动,由外来社区的中青年人提供授课教学,以提高社区老年群体的积极性和整体技能水平;节假日活动则由周边居民共同组织参加,形成社区联动(图8)。新建老年住区,在提供与不同年龄人群参与社会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意愿收集,让老年群体可以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更能通过活动的组织,加强自身的社会参与感。
图8 住区分层级活动计划示例图
3.4 植入技术交互平台
新建技术交互平台,住户可在平台上填写入住意向并与设计师沟通交互,同时,该流程与住区建造施工相匹配(图9)。在设计之初,住户录入他们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需求、邻里需求以及公共活动需求。确定了面积和租金后,住户与设计师共同协商确认住宅位置,讨论户内布局和内装,从而实现根据住户要求设计所需空间。公共空间的功能则在收集了所有住户的意愿后,由设计师先确定方案,再征求大家意见进行协调。二次改造则根据具体的住户空间需求变化,形成更新设计分析,包括空间功能改变、内装部品改变、改造施工流程、所需预算等方面,与住户交互一同完成二次改造设计。通过一次设计和二次设计的交互实现,充分发挥开放建筑理论灵活可变的优势,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协同(图10)。
图9 交互平台入住流程以及对应施工进度
图10 全生命周期设计协同示例图
4 建筑设计
4.1 地块选择
研究小组选择了创智坊韦德路以北地块作为设计对象,地块面积约10 300 m2。该地块位于国定一社区、江湾翰林社区与创智坊社区三个边界连接点,便于不同社区居民到达场地,能够较好地实现“社区联合”这一概念。此外,该地块北侧有公共绿地“创智农园”,西南侧为五角场幼儿园,区位上方便老年人的生活。该地块与大学路之间有一城市广场,在便于开展室外活动的同时,对大学路生活街的噪音也起到了缓冲作用(图11)。
图11 地块选择分析图
4.2 形态生成
首先,在选择地块的可建设范围内,体块呼应创智坊周边肌理,形成围合式体量,进深按照单廊式平面设定。随后,在东南角面向城市广场开放,底层面向周边社区设置架空区域,以联系周边社区。并根据日照计算,在南北侧放置住区体量,高度控制在控规限高27 m 内。在南北两楼中间及东西侧体块则设置公共活动部分。最后,在建筑形体中进行一定的掏挖以布置户前公共活动空间(图12)。
图12 形体生成分析图
4.3 设计功能的实现
住区组团整体形象如图13、14所示,总建筑面积约为23 500 m2。公寓提供单人户型30 套,双人户型44 套,家庭户型28 套(供多代共同居住)。在建筑功能层面,一层各个方向通过架空对外开放:南楼一层韦德路沿街延续商业界面;北楼一层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库以及地下车库出入口;西侧设置一个二层挑高架空的社区食堂,住户通过扶梯到达食堂大厅;东侧则设置为创智坊居委会用地;东南角与城市广场相接体块前期设定为售楼处(入住后改造为展览空间)。四周不同社区的居民均可通过架空空间进入中心空间,中心空间设置一个两层的多功能活动中心与集中活动绿地。活动中心通过连廊与南北住栋联系,一层布置为多功能开放空间,二层设置为小型活动室。活动住区的管理边界,一层设置在交通核出入口,二层和三层则在连廊和住栋交界处设置门禁。
图13 住区组团轴测图
4.4 多层级邻里空间的塑造
通过上述设计手段,实现了以社区联合为目标的多层次邻里空间:①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包括城市广场与位于组团中心,与创智农园联系的核心绿地;②中心公共活动体块,是联合社区活动的主要室内平台,一、二层的室内布置可以适应居民可变的活动需求,活动主体对应周边社区居民(图15);③在南北住栋平面内设置可供本社区居民交流的场所;④户前设置一定的邻里交流空间(图16)。
图14 模型照片
图15 可变中心活动体块平面示意图
图16 多层次邻里空间示意图
5 结语
本文从老年社区的现状出发,引入开放建筑理论,对现有社区活动进行分析,探讨了以社区联合为导向的开放式老年公寓设计。在此设计导向下,运用开放建筑理论中的层级体系,使得社区建设的主导权回归到住户手中,充分回应了使用人群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时间段需求的变化。而上述理念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工业化技术手段,下篇将着重探讨该方案包括户型模块模数设计、设备管线设计、施工流程、二次改造等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