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角落空间类型、环境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2021-11-26LIQi
■ 李 琪 LI Qi
0 引言
由于长期奉行快速粗放的发展模式,我国各地城市建成区内积累了诸多“城市病”,加之城市中不同区域发展水平不一,在现代化水平相对滞后、城市管理相对欠缺的社区及城市边缘,“城市角落”问题尤为突出。对于此类现象,已有了相关研究:2005 年,北京社会科学院针对北京城区内城市角落环境进行了一项调查,指出治理“城市角落”问题不能寄希望于将它们完全抹去,只能逐步引导进行环境质量的改善[1];2013 年,邹兵在城市角落的更新规划方法上对比了政策规划、增量规划及存量规划的不同之处,认为整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是存量规划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2];2017 年,杜立柱提出针对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双修策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补充城市功能、重构生态系统、织补交通体系等[3]。在城市建设减量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修复城市角落空间,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仍需建筑师与规划师们进一步探索。为此,文章梳理了城市角落的表征形式,通过实地调研构建应对城市角落问题的策略体系,期望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1 “城市角落”概念及定义
1.1 相关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对“角落”的解释是:两堵墙或类似墙的东西相接处的凹角;偏僻的地方。《辞海》中的解释是:偏僻、不受注意的地方。“零散空间”“边角空间”等概念与“角落空间”具有相近含义,但前者常用来描述街道、广场、街区等区域内呈离散状态、未与主体空间相融合的局部区域[4],而“城市角落”则具有更大的尺度,范围更广。
具体而言,城市尺度下的角落空间,不仅包括街道转角、高楼之间等未经充分利用的空地,还常常涵盖一个或数个街区,在城市发展中未得到重视,内部环境往往较差。参考美国建筑和城市设计学教授罗杰·特兰西克对城市中“失落空间”的描述[5],本文所说城市角落的一般范围包括城市中老旧的住区、闲置的河岸、废弃的工厂等(图1)。
图1 城市角落的一般范围示意图
1.2 城市角落定义
结合我国城市建设实际情况,本文对“城市角落”的定义为: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区或城市边缘出现的现代化程度相对落后的街区或社区,以及处于城市主体空间之外、未受重视的空间场所。具体来说,城市角落由于地理位置限制、交通不便、历史遗留、重视不够等因素,导致其在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处于弱势地位,所获得的各类资源较少,仅依靠其自身力量无法改变现状,需要社会各界对其提供帮助。
2 城市角落类型及现状分析
2.1 城市角落类型
依据不同方法可以将城市角落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丁微按照区位将城市角落分为城市型、乡村型和城乡交错型[6];滕仲日按照不同的形成原因,将城市角落分为文物保护型、内城遗忘型和城市飞地型[1];陶然按照改造方式,将城市角落分为彻底改造型、锦上添花型和完善型[7]。然而上述分类方法较为泛化,未涉及具体的空间形态。把握好城市角落的空间特征,将有助于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因此,结合我国城市建设中住区规划、旧区改造、棕地利用等方面的实际特点,为使策略体系更加具有可实施性,本文将城市角落按照空间类型分为老旧住区型、混合街区型和遐余空间型三种。
老旧住区型是我国城市中大量存在的城市角落类型,商品房改革前兴建的各类公房、新村等已难以跟上现代化建设步伐,如今已成为城市中的角落空间,其空间形态以多层住宅建筑行列式均匀排布为主要特征,间以小面积社区绿地和低层服务性用房,外部空间多均质单调;混合街区型城市角落往往涵盖数个街区,办公、居住、商业等功能没有明确分离,人员较为混杂,其建筑类型多样、高度不一,密度较高且风貌难以协调,外部空间较老旧住区型更为割裂、琐碎和复杂;遐余空间型城市角落属于未受到重视、无人使用或呈现衰败景象的空间场所,其空间形态以空旷萧条、单一大板为主要特点,如: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空地、繁荣过后失去活力的工业遗址、荒废并需要改造治理的滨水地带等。
2.2 城市角落调研概况
为理清城市角落的环境现状,研究选取上海市杨浦区南部,长阳路以南、济宁路河间路以北,兰州路东西两侧地块作为研究对象,见图2(1)。黄色区域为老旧住区与次新住区;红色区域是功能混合、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的4 个街区;绿色区域为杨树浦港滨河带,见图2(2)。这3 个区域分别对应城市角落的3 种类型。
图2 研究对象区位示意图
老旧住区型地块位于长阳路以南、眉州路以西、河间路以北、杨树浦港以东,总面积约12.09 hm2(图3)。地块主要由荣丰花园、长阳新苑两个高密度住区构成,它们均建成于1998 年商品房改革之前。于2020年10 月1 日、2 日对其进行调研,根据现场踏勘并结合卫星地图,得出绿地、道路、建筑的分布情况。
图3 老旧住区型研究对象示意图
混合街区型地块位于长阳路以南、兰州路以西、济宁路以北、江浦路以东,总面积约12.53 hm2(图4)。于2020 年10 月12 日、13 日对其进行调研,为研究方便将其按照功能划分并编号。A1~A3 分别是上海设计交流中心、康阳小区、社区幼儿园;B1~B4 分别是高层住宅霍兰公寓、棚户区、霍新小区、兰馨广场;C1~C3分别是棚户区、万登花园、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D1~D4 分别是橡胶厂办公楼、棚户区、霍兰小区、里弄住宅兰桂坊。
图4 混合街区型研究对象示意图
遐余空间型地块位于长阳路与兰州路之间的杨树浦港滨河带,西侧临兰州路、东侧临长阳新苑,南北长420 m,河宽18~20 m(图5)。河岸两侧均为硬质驳岸,缺少绿化和相关基础设施,特别是兰州路一侧,虽有步道但几乎无人使用,环境较为单一。
图5 遐余空间型研究对象示意图
2.3 城市角落环境现状分析
2.3.1 绿地系统
从绿地现状(图6、7)可以看出,基地内绿地系统的共性问题有:①绿地缺失。研究对象内绿地率仅为11.24%,多数区域内仅种植行道树,或仅在墙角、路边存在零星绿地,致使其无法形成绿地斑块,整体生态基础薄弱。②绿地连接度差,难以发挥生态效应。如老旧住区绿地主要集中在公共活动空间或住区出入口处,住宅之间绿地面积较小,相互独立且分散;混合街区内多数绿地斑块面积小、分布杂乱,缺乏有效连接。
图6 老旧住区绿地布局
从不同类型来看,老旧住区内绿地最主要问题是绿地受损,由于基地内建筑密度较高,绿地不同程度地被车辆、杂物占据,灌木、草地等绿化被破坏(图8)。混合街区内绿地面积过小,绿地率不足8%。硬质铺地较多,难以有效增加绿地面积是其突出问题。滨河空间未配置水生植物,岸边仅有全缘叶栾树作为行道树,混凝土堤岸使水域丧失了生态功能(图9)。
图7 混合街区绿地现状
图8 绿地受损
图9 滨河空间堤岸
2.3.2 水体环境
基地内水环境缺乏规划设计,存在以下问题:①缺乏渗透性。基地内硬质铺装较多,未考虑雨水的渗透,部分绿地也因植被破坏而失去蓄水性,致使地块内无法形成水的生态循环。②排水不畅。特别是B2、C1、D2 区域内排水管网不完善,部分建筑缺乏上下水设施,生活用水直接排向狭窄的过道,造成地面积水现象。
老旧住区和混合街区内部缺少水景问题较为突出,这也导致景观单调、环境质量不佳。作为基地内唯一的水体,杨树浦港水质略显浑浊,清澈度不高,18~20 m 宽的水面形式单一,水岸景观被严重浪费。
2.3.3 道路交通
分析基地内道路布局(图10、11)可以看出,交通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①停车位不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位均有不足现象,如住区内部只能靠道路停车,往往出现停车占道、占绿化现象。②缺少连通性。街区内不同区域的道路系统自成体系,多处出现“断头路”。③人车混行。无论在城市道路还是街区内部,都没有设置合适的慢行空间,人车交叉通行,行人安全得不到保障(图12)。
图10 老旧住区道路布局现状
图11 混合街区道路现状
图12 人车混行
老旧住区内道路整体呈鱼骨状,单一住区内道路系统较为完整,但由于围墙的设置存在明显割裂现象,导致部分居民出行不方便。混合街区内的突出问题,首先是道路混乱且不完善,如B3、D3 区域仅有一个对外出入口,无法形成环路;其次是街道断面不合理,各功能区之间缺少划分,致使居民常在机动车道上随意行走,且街道服务设施、街道家具不足。
2.3.4 空间环境
总体来看,地块内多数空间较为拥挤,缺少统一规划(图13~15):①活动空间分布不均。活动场地集中在住区中心,多数居民使用不方便,且缺少多样化的活动空间。②空间品质总体较差。住区中心草坪无法进入,缺少健身娱乐设施,宅间场地多被占用,垃圾、杂物等在路边随意堆放。③边角空间未利用。住宅入口处、广场周边、道路边缘等边角空间处于闲置状态,缺少与绿化的结合。
图13 老旧住区空间环境现状
老旧住区外部空间主要问题是单一均质,缺少多样化的户外活动场地。混合街区地块内虽然空间类型多样,但除B4 区域外,空间环境质量较低,整体缺少连续性,如D2 区域内过道狭窄,且光线不足,通风较弱,C2、B3、D3 小区内缺少公共活动空间,居民的休闲活动只能占用内部道路;街道环境方面,霍山路东段、齐齐哈尔路南段街道界面凌乱,居民占用人行道晾晒衣物、停放非机动车。遐余空间地块内杨树浦港滨河步道宽约2 m,地砖铺地,与兰州路之间用铁质栏杆相隔,与水面用混凝土护栏相隔。步道狭长单调,仅具有通行功能,中途没有节点空间供居民休息停留,缺少活力。
图14 混合街区空间环境现状
图15 遐余空间环境现状
3 城市角落成因
导致城市角落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国家政策调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性经济衰落等,但本文对此类成因不做深入探究。重点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结合调研结论,总结城市角落的成因主要有: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忽视生活空间、快速的外延式扩张和管理制度干预滞后。
3.1 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忽视
20 世纪初,“功能主义”“形式主义”思想浪潮相继传播,表达着人们对完美的追求。但功能主义所重视的平淡性格和不区分空间差异的特质,形成了“场所的死亡”和“人类生活空间的疏离”[8],形式主义因构图而设计的方式与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相悖,这些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反而成了城市角落的诱因。
如本文所调研的建设于20 世纪80 年代的老旧住区,建设之初把效率当作目标,用标准化的方式建造居住空间与设施,造成了缺乏人性尺度的外部空间,这类住区已难以与当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相适应。加之未给日后车辆通行留下充分余地,对公共空间、景观营造重视不够,导致占道停车、缺少活动场地、缺少水景等问题十分突出。这种现象在20 世纪兴建的各类工人新村中普遍存在,如今在城市中留下一个个角落空间(图16)。
图16 上海工人新村分布示意图
3.2 城市快速外延式扩张
在我国近几十年城市建设活动中,快速的外延扩张时常破坏原有的城市肌理、历史文脉以及生态环境,令居民无所适从。同时,汽车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主角,各地优先重视机动车道的规划和建设,任由快速路、高架割裂城市,城市中角落空间则进一步发展。
本文所调研的混合街区即是一个例证,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更新不完善、建设不均衡等因素,使其成为环境恶化、活力丧失的城市角落。在20 世纪70 年代,这里原本是一片工人聚集区,21 世纪初,城市扩张的浪潮流过后,留下了上海设计交流中心、上海橡胶厂办公楼等公建,但总体上既没有完全改造,也未能保留居民对原有场所的认同感。随着道路拓宽、车辆增多,慢行系统却未受重视,步行环境遭到破坏,居民的街道活动渐渐消失。
3.3 规划管理制度滞后
针对城市空间的开发、维护和管理,我国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缺陷。加之政府对城市发展的重点多在于效益高的开发项目,对相对次要的更新、改造项目缺乏管制,这也是城市角落问题得不到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对于混合街区,政府未能拿出通盘策略,其中的几处棚户区,存在土地未被征用或征而未用,部分村民无法转居,同时,无法担负市政建设管理问题,使得这片区域显得与现代化城市格格不入;对于杨树浦港等遐余空间,由于管理区段划分造成了沿河景观的割裂。这些现象也反映出很多城市区域的开发管理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功能条块分裂,缺乏综合管理,导致城市角落被长期遗忘。
4 城市角落问题应对策略
根据调研所得城市角落的不同问题,修复更新需具有针对性并对不同类型有所侧重。同时需要注意,城市角落处于城市整体环境中,其发展和更新不能脱离城市总体定位与规划。本文以城市角落面临的迫切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以下四方面可操作的应对策略。
4.1 强化自然要素
4.1.1 绿化系统修复
城市角落一般包含一个或多个街区,需从整体出发对其进行重构、增补,使区域性绿地系统发挥出最大价值。对城市角落绿化系统的修复主要包含:恢复受损绿地、织密绿地网格、增补建筑绿化、丰富绿地功能等四个方面(表1)。
表1 绿化系统修复策略
针对研究对象街区内部绿地连接性差、道路环境欠佳等现象,通过对道路的开放程度进行分级,并设计相应的绿化设施,形成联通的微绿道(图17)。对于街道绿化,结合生态树池技术,将道路绿化带设计为促进生态循环的通廊(图18)。
图17 微绿道设计
图18 街道绿化修复示意图
4.1.2 水体环境修复
城市角落水体修复所关注的主要是保护和修复城市河流、湖泊、湿地;保护城市建设中的自然水文;利用自然过程过滤、收集雨水。其修复策略主要有:织补水系网络、增设水体绿化及生态驳岸设计(表2)。
表2 水体环境修复策略
对于处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上海而言,增设水景时应考虑不同季节居民活动的需求。如在水体周边采用台阶式驳岸,南侧种植落叶树种、北侧种植常绿树种(图19)。夏季水池内蓄水,配合周边植物可降低局部气温;冬季将水排出,阳光可照向水池,水池内部成为活动场所。
图19 住区水景示意图
4.2 提升空间品质
4.2.1 街区空间重构
城市角落中的开放空间主要包括:原有广场空间、街道空间及邻里交往空间。对其重构需依据合理的尺度,划分街区空间、增强空间开放性及形成整体的开放空间网络。如针对空间品质较差的混合街区(图20),应避免相邻小区、小区与公建之间过于封闭,可将门禁设置在小尺度的区域内甚至是单栋建筑内,同时,增加可达路网,把内部道路转为开放道路,增强内部广场等空间的开放性,并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图20 空间重构示意图
4.2.2 整理滨水空间
以所调研的杨树浦港部分区段为例,其建设以抗洪为主,直立堆砌出硬质驳岸,造成滨水空间形式刻板、生态性差的现状。通过三种驳岸设计对其进行重新整理:①阶梯式驳岸,在阶梯上交错布置座椅与树池,将市民休闲、观赏水景与绿化景观相结合;②亲水平台式驳岸,除慢行步道外,在水岸交接处设置亲水平台向水面延伸,改变人与水面的隔离;③以植被护坡为主,发挥水面与绿地的生态效益(图21)。
图21 杨树浦港驳岸设计
4.3 提高使用效率
4.3.1 交通结构重塑
城市角落的现状道路、停车等设施已不能满足需要,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的形式进行交通结构的更新改造,主要包括:城市道路网络修补和慢行网络修补。道路网络方面应遵循“适当缩小街区尺度、加密路网、合理设计道路断面”的原则,在适当位置增补支路系统,打通区域交通的微循环。对慢行网络修补应构建高密度、小尺度的道路系统,优先改善步行交通环境,如对现有道路进行重塑,优化地面铺装与道路设施,提升人行体验(图22)。
图22 慢行道路重塑示意图
4.3.2 道路断面优化
城市角落中街道常缺乏活力,应精细化处理街道的各种功能,适当限定不同功能的空间,结合市政设施、街道活动需求等统一设计街头设施,使街道空间有序合理。如研究对象内的霍山路街道环境质量不佳、缺少非机动车道,可对街道空间进行重新划分,安排好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休闲等不同功能(图23)。
图23 齐齐哈尔路街道断面优化示意图
4.4 优化资源能源
4.4.1 资源再利用
对于城市角落区域普遍缺乏资源管理现象,可在街区内部建设雨水综合管理系统,收集住宅屋面、地面的雨水后分类进行梯级利用。如降水及生活废水经处理后,高品位水可用于营造水景,低品位水用于绿化灌溉(图24)。街区内还应对生活垃圾、废弃物有初步的处理能力,实行初步分拣、回收再利用。
图24 雨水循环利用示意图
4.4.2 构建街区绿色能源系统
在街区或住区内对绿色能源基础设施进行整合,使其连接成能源网,可使整体能源的利用与分配效益达到最大化。如利用住区建筑分布均匀、日照充足的优势,设置小型风光发电系统、风力热泵及沼气池,将其产生的电能统一输入蓄电站储存起来,作为城市电网供电的补充,以减少城市电网压力,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图25)。
图25 绿色能源系统示意图
5 结语
对城市角落区域进行修复设计是城市转型的有效方式,其目的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物质环境、空间的修复,也是为了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非物质空间问题。本文梳理了城市角落的相关概念,通过实地调研,明确了城市角落在绿化、水体、空间、交通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强化自然要素、提升空间品质、提高使用效率、优化资源能源等策略。解决城市角落问题,不应局限于城市角落本身,还应从城市发展总体视角进行把握,以统筹兼顾、生态优先、整体优化、适当干预为原则,实现恢复生态系统、改善空间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现代城市建设。
(致谢:感谢周伊利博士对研究思路、论文撰写等方面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