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普通院校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河西学院为例
2021-11-26王虎
王虎
(河西学院体育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注重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完善课余体育训练工作,构建“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技战术水平,培养学生体育特长,促进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体育文化氛围,提高对体育的认知水平,激发他们的锻炼兴趣,有效发挥体育特长生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当前普通院校体育工作改革和深化的重点.但调查发现,目前许多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课余体育训练体制不健全,教练员执教水平参差不一,训练不系统,后勤保障不到位,导致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不能常态化开展,有比赛任务才仓促组队训练参加比赛.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寻求提高地方普通院校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方法和途径刻不容缓.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西学院参加第四届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的健美操、足球、篮球、排球、武术、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等八个大项15支参赛队共250名运动员、15位教练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研究法
心理学,教育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等资料,对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发放调查问卷331份,回收320份,回收率96.6%,有效问卷318份,有效率99.4%.
1.2.3 专家访谈法
对学校领导、主管人员以及二级学院20位负责人、16位辅导员、30位班主任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课余训练现状
2.1 教练员年龄结构不合理,训练水平不高
教练员是课余训练的组织者,是训练过程的领导者、设计者和决策者,也是运动员的管理者,承担着运动员的培养和比赛任务[1].因此,教练员的训练水平、训练态度、敬业精神等因素,将直接影响课余训练成效与学校体育竞技水平的提升.河西学院参加第四届甘肃省大运会教练员年龄、学历结构统计一览表(见表1).
表1 河西学院参加第四届甘肃省大运会教练员年龄、学历结构统计一览表(n=15)
从表1看出:教练员年龄30岁~40岁者7人,占46.7%;40岁~50岁者2人,占13.3%;50岁以上者6人,占40%;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6人,占40%,无博士研究生学历,正处于工作精力比较旺盛期的40~50岁年龄阶段者却比较少,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首次带队训练参加比赛者8人,占53.4%;2次者5人,占33.3%;3次及以上者只有2人,占13.3%.从调查结果分析:河西学院参加第四届甘肃省大运会代表队训练共有教练员15人,占学院专职教师35%,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所有教练员都无外出参加过培训,53.4%的教练员均为初次带队训练,缺乏训练经验,并且受到区域条件的限制,河西片区就河西学院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外聘高水平兼职教练员非常困难.鉴于此,其训练理念、训练方法都比较传统,执教水平也较低,难以适应当前体育竞赛的发展要求.
2.2 学生参与训练动机不明确
了解学生参与训练的动机,全面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便于教练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对训练动机不恰当的学生进行及时引导,有助于明确训练目的,合理安排训练任务,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河西学院参加第四届甘肃省大运会学生参与训练动机调查结果统计一览表(见表2).
表2 河西学院参加第四届甘肃省大运会学生参与训练动机调查结果统计一览表(n=250)
从表2看出:自己真正喜欢自愿参加训练的学生只占41.2%;20.8%的学生是教练员反复做思想工作才勉强留在训练队;13.6%的学生是在其他学生的鼓励下才参与课余训练;还有24.4%的学生参加训练是为了取得成绩在评定奖助学金时能够加分.针对此问题,教练员不但要研究训练方法,安排训练计划,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端正训练态度,提高训练动机,让学生明白在提高个人身体素质,实现自我成长的同时,体现社会价值.
2.3 学生吃苦精神不够
勤劳吃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要弘扬“劳模精神”,传承“工匠精神”,就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勤劳吃苦精神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河西学院参加第四届甘肃省大运会学生吃苦精神调查结果统计一览表(见表3).
表3 河西学院参加第四届甘肃省大运会学生吃苦精神调查结果统计一览表(n=250)
从表3 看出:非常能吃苦的只有24 人,占9.6%;能吃苦的57 人,占22.8%;较差的48 人,占19.2%;非常差的有28人,占11.2%.由此看出,参加训练的250人中,76人缺乏吃苦精神.体能训练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而且还是一个自我锻炼、自我完善,克服自身惰性,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通过体能训练,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强化他们敢于吃苦善于吃苦和乐于吃苦的精神.
2.4 经费有限,支持力度不够
课余体育训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训练经费是保证课余训练正常开展的物质基础[2].训练经费主要用于训练器材购置、教练员的训练补助、运动员集训期间的补助、运动员比赛用的服装、伙食、住宿及比赛相关经费的支出.虽然学校划拨了专项经费支持课余训练及参赛需求,但是对于办学经费不足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支持经费依然有限.随着训练强度逐渐增大,学生的营养得不到保障,训练成绩提高比较缓慢.
2.5 训练次数较多,但出勤率较低,训练效果不明显
运动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套系统和科学训练体系,因此,训练时数和学生的出勤率是完成训练任务的有效保障,是提高训练成绩的前提.河西学院学生参加训练出勤率(见表4).
表4 河西学院学生参加训练出勤率(均值)
从调查结果看:武术项目出勤率最高,达到93.4;健美操次之,达到89.6;田径73.2;乒乓球和羽毛球第三,而集体项目篮球、排球、足球出勤率最低,只有64.3.从比赛结果看,武术取得的成绩也最好.课余训练是在保障正常上课时间的前提下,才能展开.河西学院课余训练时间均安排在7~8 节进行,但是受到一些选修课、实验课、大学生素质提升等活动的影响,学生不能按照计划时间段参加训练,迫无无奈,教练员只能天天坚持训练.尤其如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项目,来几个训练几个,三三两两,参差不齐,无法进行战术演练,训练效果明显降低.
2.6 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201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要求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特长,有效发挥体育特长生和学生体育骨干的示范作用,组建学生体育运动队,科学开展课余训练,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和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竞赛.进一步明确了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调查可知:目前河西学院对课余训练工作相对较重视,主管部门也能全力以赴配合,但是部分二级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对训练工作支持力度不够,60%的辅导员认为每周缺1~2次训练无所谓,虽然他们对于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定位在理论上有一个比较正确和清晰的认识,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召开班会、参加爱国卫生大扫除、主题活动等诸多因素,不允许参加训练的学生请假,导致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出勤率不高,耽误了课余训练时间,没有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2.7 训练管理制度不完善,训练积极性不高
训练管理制度是保证普通院校业余训练开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业余训练得以延续和常态化的保证.从调查结果来看,学校主管部门虽然出台了《学校体育训练工作条例》《教练员聘任办法》《运动员选拔办法》《运动队奖励办法》《教练员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和考评办法和制度,但是受到多方因素和条件的制约,没有延续性,导致训练工作不能常态化开展.一般主办单位下文后才向学校递交经费预算报告,得到学校的批准后方可组建训练队伍,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只能匆忙抓紧训练参加比赛,导致成绩不理想,无法调动教练员、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3 课余训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 提高认知,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开展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育人功能,应当为更多的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创造训练机会和条件,培养多层次、高水平、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群体.同时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外体育锻炼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3],学校各级部门应当提高认识,把思想政治教育同日常训练结合,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同时,全力配合,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3.2 加大教练员培训力度,提高执教水平
学校体育工作部门要有计划,针对性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模式,加大对教练员执教能力培训.可以邀请专家、知名教练员来到学校对教练员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也可以派出去参加各地举办的教练员等级培训班,让教练员吸取新的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执教水平[4].
3.3 积极协调学生学习与训练之间的关系,保障课余训练正常开展
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务处统一协调,各院主管部门和组织实施单位要精心组织,协调好各相关单位、二级学院的关系,统筹安排好参加训练学生文化课、实验课的时间,保证按时参加日常训练,部分选修课、实验课以及其他活动在规定的训练时间段尽量不要安排,确保课余训练正常开展.
3.4 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热情
教练员对于课余体育训练质量具有直接的作用,教练员的训练观、工作热情等因素必须在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下才能保持和实现.因此在课余体育训练中要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和激励体系,给予教师一定的工作薪酬[5],确保教练员在无私奉献的精神下无怨无悔的开展高效的课余体育训练工作.针对课余体育训练运动员来说,学校也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将学生的竞赛成绩、集训情况、日常训练等纳入学期成绩评价体系中,对获奖学生及教练员制定标准给予相应奖励,从而充分调动教练员和运动员课余体育训练热情.
3.5 充分发挥运动竞赛的带动和杠杆作用
建立较为完善的体育竞赛制度,建立起校、二级学院、班(或年级)三级竞赛制度.基本实现周周有小赛,月月有大赛.为了保障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全校竞赛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上,实行统筹安排,明确责任,包干组织施行的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活动,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的组织工作中.要将参加竞赛与组织工作的成绩,纳入学生的学期综合考评,极大的调动学生参加竞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竞赛,组织竞赛的积极性高涨,全校的竞赛活动才会开展得有声有色.
3.6 积极宣传,强化意识,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电视、广播、宣传栏、板报、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体育知识和健康知识的宣传,努力营造学校体育运动的环境和氛围,使更多基础好的学生能够加入到课余体育训练之中.课内应加大健康知识教育的力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正确认识锻炼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外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训练工作.
3.7 完善训练制度体系,推动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完善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背景下,应该加大制度体系建设.尽快出台学校课余体育工作管理、训练、队员选拔、教练员聘任、获奖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