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文化自信融入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究

2021-11-26吕柯人孙金权

魅力中国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专业

吕柯人 孙金权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00)

一、中医药文化自信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的必要性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探索创新创业的主要方式,中医药类大学生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外对其的接触更是少之又少。建立独具中医药文化特色、学校特色等专业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新模式是创新创业类教学改革的重要落脚点。而将中医药文化自信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新模式的开发创建,成为中医药类教学改革和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一)中医药文化自信融入创新创业的坚定信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明确提出“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是中国的文明瑰宝,医学宝库,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发展传承,着力实现其的创新性发展,与西医相辅相通,发挥中医药在各方各面上的独特优势,更加自信地“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实现“中国梦”。

(二)融入中医药文化自信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

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是创业教育的原动力。“自觉传承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中医药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及转化,让中医药传统文化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文化构建的根基和力量之源,也具有深远意义。”[1]

著名老中医颜德馨指出:“世界观是思维的基础。”中医传统文化是中医思维的基础,中医思维是在中医创新创业发展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模式,而传统中医药文化同样也是中医类院校发展创新创业的基础。中医药文化自信融入中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具有相融相向的特质,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必不可缺的关键步骤。中医药传统文化自信对于提升我国的中医药文化软实力、构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中医学人才培养和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时代挑战加剧,中医药文化自信带领中医药高校冲出创新创业教育困境迫在眉睫

如今,全国各地的高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大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医作为传统医学,更需要中医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应用方式,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新需求,使中医焕发新的生机。[2]现如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与中医类特色教育相结合,中医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滞后。目前的教育模式不仅缺乏对中医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的研究,未形成系统、高效的中医药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忽略了培养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忽视了中医药类学生在创新创业上的优势和极具中国特色的专业特点,缺少开发,且中医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与创新创业教育力量也存在着巨大的不足与缺陷。因此,将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极为迫切,努力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显得更加迫在眉睫。

二、中医药文化自信观融入中医药高校创新创业新模式的路径

中医药文化自信融入中医药高校创新创业新模式的必要性不可置否,这一结合更具无限可能性。现如今各个院校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也层次不齐,课程体系缺乏专业性的学习,更偏重于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当前中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存在诸多不足,其中以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课程体系不健全,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可利用资源不足,实践流于形式等问题最为突出。因此,中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突破势在必行。只有基于中医药文化自信,才能最大发挥中医药文化独特的文化特色,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发挥这一融合的最大作用。

(一)“增水行舟”——从学生角度积聚创新创业新力量

“大部分学生还是有创新意识的,但是存在两个极端,一部分学生行动力强却缺乏创新思维,所以只能从事普通创业项目;而另一部分学生创新思维强却行动力弱,没有时间和精力将好的想法变为现实。而在中医药院校中,各学院各专业之间学生缺乏交流。”[8]

针对这一点,中医药院校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还可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就业指导办公室等鼓励、支持学生创业,“扶正祛邪”,即以学生自身思想的正面性来克服自身创业中的安逸、畏难思想,通过学校层面搭建起高级交流平台。

追求“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中医药特色交流方式。中医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滞后,“中医药院校存在专业性较强、综合性较弱的特点,外加传统文化的附加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明显区别于其他院校的学生。”[3]而在这种时候,深入挖掘中医生自身特色与传统文化资源,使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力量,从而达到学生与创新创业平台的“交感互藏、互根互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原本有意向却缺乏全面素质的学生可通过组建团队相互交流想法,来实现学生个人的创新创业需求。而学生的发展和经验则能完善交流平台的进一步独立巩固,从而更有效推进学校的创新创业工作。

形成以学生为基础力量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增水行舟”,水聚则舟自行。“从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培养、创新思想向创业项目转化、公司成立及公司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辅导和教育”[8]。但“强调整体,即强调组成该整体的所有部分天然具有同质性”,各个环节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不可分割,在环环相扣但独立而层次有别的基础上发挥每个环节应有的功能。而这种在整体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动态平衡,使得各方各面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发挥出“1+1>2”的力量来,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也可以提高创业项目向实业项目、计划书向工程的转化率,从而使得整个创新创业教育再次达到更高层次的“动态平衡性”。

(二)“提壶揭盖”——揭开不成熟不系统的模式“壶盖”,以高校为第一突破口构建系统的创新创业新教育课程

当今社会,网络新媒体的发达为创新创业的发展生枝开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采用云技术,借助虚拟空间服务于实体经济,借助云技术平台,整合知名企业、指导教师、各高校创业团队,以打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新平台。

然而如今“大部分学校自然把创新创业课程视为学生创业项目孵化的速成器,而无视大部分学生对创业缺乏兴趣的事实,从而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主观排斥感。”[9]。而另外一部分高校及在职人员教师未能体会到创新创业及其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很多人认为,医学专业就业针对性强,医疗机构人才需求量大,无需大力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这种错误的观念从本质上就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一种专门教育[5],认为“创业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事情,只是那些在具有强烈创业愿望的’天然的创业者’学生可以实践的事情”。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整体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没有给大学生创业实践营造出有利的文化环境因素,需要不断建设和进一步加强。[5]故中医药院校可在现有的创新创业教材中融入专业知识和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也可借鉴新的教学模式,通过互动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渲染创新创业的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对“双创”的积极性。同时应将教育课程与其余创新创业发展环节贯通,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力,从而提升学生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

学校同时应强化专业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新角色。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团队[6]往往由于没有一线历练学习的经历,不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更缺乏创业或投资经历,忽略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优势和特点,在教学中往往是照本宣科,教育方式机械老套,较少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和体验式教学,在实践中很难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7]中医药院校专业性强,当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后,专业教师在专业课授课的同时,更容易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产生各种创业想法。“同时专业教师在从事科研项目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8]

(三)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构建中医药文化自信下的“三要素”创新创业新系统

1.一要素——构建整体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中医药文化自信下的高校中医药文化创新创业新模式以“导师+项目+团队”为蓝本,采用“课堂教学+专业宣讲+学员甄选+套餐培训+项目孵化/科研竞赛+跟踪服务”的发展模式,构建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专业专家或企业导师参与其中的成长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六途径、四位式)。

2.二要素——创构迎合时代的智能新平台

以“云创业平台”创业教育模式为基本平台,借助于云技术平台,整合知名企业、指导教师、各高校创业团队,以打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新平台。其本质上是采用云技术,借助虚拟空间服务于实体经济。大学生云创业平台集“金融风投、生产企业、商贸物流、科技开发、技术服务以及教师辅导站”等功能于一体,其所具有的无限扩展性、云集共享性、超越时空性、整体抗风险性、利益共享性,相比其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十分适合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在此平台上构建拥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

3.三要素——增强校企合作,打开创业合作新交流

当前无论是校园文化氛围还是社会文化氛围都缺少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融会贯通,很多宣传的效果都不够深刻,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整体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没有给大学生创业实践营造出有利的文化环境因素,需要不断建设和进一步加强[5]。让有实践能力和经验的管理人员来做创新创业课程导师,进行更为专业的宣讲,可以丰富课程的内容与实效。其次,让学生进入企业参观体验,可以拓宽视野,也能感受公司的活力,增强对创新创业发展的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中医药自信下创新创业新模式的构建,应以“导师+项目+团队”为蓝本,采用“课堂教学+专业宣讲+学员甄选+套餐培训+项目孵化/科研竞赛+跟踪服务”的发展模式,构建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专业专家或企业导师参与其中的成长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六途径、四位式)。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基础,搭建中医院校创新创业交流新平台,融入中医药文化特色,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加强宣传工作,全过程参与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项目。并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学校带头牵线增强校企合作,构建系统的中医药类创新创业新模式,从而构建富有中医药特色的创新创业动态平衡系统。

猜你喜欢

中医药院校专业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部分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