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精神助产术”看高校德育教学改革

2021-11-26李家磊郭晓蓓

魅力中国 2021年14期
关键词:助产苏格拉底德育

李家磊 郭晓蓓

(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古希腊伟大思想家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利用扩散思维引发人们对问题的思考,彰显了一种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其对当代高校的德育教学改革亦不乏重大的借鉴意义和学习价值。

一、“精神助产术”的背景及内涵

苏格拉底曾说:“我的母亲是助产妇,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一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在母亲职业的影响下,苏格拉底提出了“精神助产术”,其主张以启发诱导的方式通过对话和提问对求知者进行反复诱导,最后使其自己得出答案。

“精神助产术”包含两个步骤:第一个是讽刺,苏格拉底喜欢与各种各样的人讨论世间万物,但从来不以智者姿态进行引领,而是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以“无知”的方式来请教他人。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发现认识中的矛盾和漏洞,从而产生一种不确定性的认知,再通过辩论来找到确定性,达到认识的升华。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第二个步骤是产婆术,这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更深刻的剖析问题,让对方发现自己对问题认识的不足和产生的不确定性,再通过反复引导和辩论来逐步形成真理性的认知,其过程是一种“提问-回答-反诘-修正-再提问……”的循环往复。

提问是产婆术的第一个环节,苏格拉底在从一个无知者的角度提出问题,不参杂任何个人因素,这样才会有讨论的意义和得出真理性的认知,提问的目的不在于直接得出答案,而是去打开一道思索的大门。回答是第二个环节,是针对第一个环节提出的问题作答,不一定是百分之百正确,但探讨性的回答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深度的体会到提出问题的意义所在。反诘是第三个环节,即反问,能够使原本的回答突显的更透彻,意思更清晰,有利于从本质看清问题所在。最后一个环节是修正,主要是补充问题的漏洞,改正错误的观点和思想,使真理性的认知趋向更清晰。需要注意的是,修正之后还可以再加以提问,从而通过如此反反复复的提问和探讨,一步一步的升华认知,直到得出真理性的认识。

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也存在一定缺陷,需要辩证看待。“精神助产术”的顺利实施需要受教育者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储备为支撑,才能在被启发诱导的过程中对提出的问题听的懂、讲的清和理的顺,“精神助产术”的启发和诱导作用才能得以发挥。

二、高校德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德育教学方法慢慢被创新性教学方法优化和取代,传统与创新深度融合才能更好的提炼出符合时代发展和大学生成长的优良教学法。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指引下,进一步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把德育教育融入各学科、各专业,更是把传统教学与创新型教学相结合来提高大学教学综合质量,但是当前这种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传统与创新磨合尚不够透彻,一些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短时间无法适应改革要求。例如讲授法是指教师对学生知识的讲授和传输,这种方式并没有把教师和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当今大学生思想比较灵活和趋向感性化,需要教师德育教育中加以引导和启发,找到正确的思考方向。又如参观法是指组织学生直接以参观、访问的形式来达到对知识学习的目的。这种方法具有实践性,在短期时间内容易让学生领悟,但长时间后学生容易忘记最开始参观的情景和感受。

三、“精神助产术”对高校德育教学改革的可能优化

从学生层面看,首先需要学生要增强知识储备量和提升学识素养,因为“精神助产术”教育思想并非完全可以运用在任何人身上,其思想表现出的启发诱导式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知识支撑。大学阶段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一定的高度性,这就要求着大学生富有责任感的去主动提升自身知识储备量和学科素养。其次还需要学生要积极调动自身学习主动性以顺应大学本身的层次高度和大学教育特点,大学生要以自主学习为主流,转变自身学习观念。启发诱导式教学方法重心在于“启”和“诱”,这不仅是对教师更是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启迪。

从教师层面看,一是要优化教学方法,顺应时代变化发展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利用各种资源创新德育教学方法,积极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建情景化教学。“精神助产术”的讽刺环节在此可帮助教师对启发诱导式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创新,例如要善于提出具有开放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教师设置问题时不仅要符合人才培养方案,更要把学生发展特点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使发问不仅贴切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要强化实践性教学,教师可以更多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带领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参与公益活动、拜访当地劳动模范等等,在实践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德育素养。

四、小结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强调循循善诱、启发教学,其既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是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化升级。这一教育思想跨越千年,对当代高校德育教学方法的改善依然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助产苏格拉底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苏格拉底的信仰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