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析

2021-11-26孟令贵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农民生产农业

孟令贵

(济阳区垛石街道办事处,山东 济南 251405)

一、乡村振兴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相辅相成,更是相得益彰。首先,要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是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可为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立新机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可改进、优化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还可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其次,农业经济是广大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保障,其快速发展可大力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从根本上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二、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问题较多

新型农业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其特点是善于经营管理、规模较大、物质装备条件相对较好,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收入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较高,是新时期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主力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趋势向好,但仍然面临着总量偏少、类型不均衡、运营不规范、效益波动大等问题。受传统小农思维的束缚,广大农民群众对土地流转带有抵触情绪,加之现存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已不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需求,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

(二)农业技术推广成效不理想

农业技术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决定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农业技术推广是让广大农业生产者通过学习、实践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实践活动,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成效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素养普遍偏低,传统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不能正确认识高新农业技术的优势及增产增收潜力,缺乏学习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对高新农业技术的接纳能力有限。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所需基础设施设备欠缺、相关试验示范项目的开展难度大,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现行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推广制度与农民的技术需求不匹配,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不科学、不规范,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诉求,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和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是服务于乡村振兴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如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施、农村清洁能源设施、道路及电力等基础设施,教育及卫生文化基础设施等。近年来,为了缩短城乡差距,使广大农村居民逐步享有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国家不断加大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薄弱,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如缺乏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在大量浪费农业生产资源的同时,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还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

(一)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为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质量,需加快农业的转型升级步伐,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与市场化。相较于传统农业发展理念,农业现代化更加的立体,涉及更多的领域,要求协同推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对平铺式发展思路进行革新,逐步将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完善构建起来,更加高效地利用农业资源,促使农业生产经营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得到夯实。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将农业产业化导向作用发挥出来,融合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与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其次,要推进现代化生产体系的构建,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深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农机设备等,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促进作用。相关部门要结合地区农业生产情况,大力推广农业技术,改造、升级农机设备,促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得到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得到增强。如昭平县的茶园面积较大,为提高茶叶品质和种茶效益,积极引入茶园松土机、茶叶修边机等机械设备,取得了显著成效。最后,要推进现代化经营体系的构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职业农民等大力培育,提升农业经营的规模化水平。通过衔接、融合这三大体系,能够为地区农业转型升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进而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二)深入调整农业结构

近些年来,在政策扶持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但部分地区的农业基础不够稳固,只有单一的农业结构,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更加严峻,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短缺等问题限制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针对这种情况,要对农业结构深入调整,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首先,要对地区农产品结构、布局结构等进行系统梳理和调整,深度融合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拓展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深度,促使农产品附加值得到提高,农业生产链条得到优化。其次,要转变农业生态理念,贯彻绿色发展原则。进入新时期后,人们对农产品的绿色性、健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主要关注数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如广西昭平县茶,产品多、乱,规模小,加工不够精细,没有自己的标准,产品附加值偏低。因此,要同等重视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严格监管农业生产全过程,统一制定农业生产标准,塑造良好的农产品品牌,促使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工作得到逐步深化。最后,要高效利用有限生产资源,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服务业等,将旅游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打造起来,这样既可以拓展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深度,又能够提高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质量。

(三)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为促使农业生产力得到发展,需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全面调整。通过创新与改革体制机制,能够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的升级步伐。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深入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三权分置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行完善。其次,要深入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统筹配置与高效利用集体资源,促使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发展。本人先后在两个村驻村两年多进行扶贫开展,东坪村,采取租赁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村民合作社入股与县龙头企业合作开发种植红心猕猴桃产业,企业出管理出技术,合作社通过合作获取管理经验和经济效益,明年获益5万多元;走马村,合作社流转土地与企业合作经验木器加工产业,企业出资金、技术与销路,合作社抗风险能力得到较大提供,每年分红超6万元。最后,要完善政策扶持体系,综合利用财政补贴、金融保险、生产补偿等一系列形式,降低农业生产风险。要对不同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大量培育出来,通过土地入股、流转等各类经营手段的运用,促使地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得到提高,改善农民群众的经济效益。

(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城乡融合工作的深入推进,可更加高效地配置城乡生产资源,进而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促进作用。近些年来,城镇化建设工作显著改善了农村生产方式与生活面貌,但城乡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面临着突出的矛盾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同步发展城乡经济,缩短城乡间的差距。首先,要对投入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对投融资机制进行创新,在依靠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将社会资金等引入进来,通过多元投入格局的构建,促使农村建设、发展水平得到提高。其次,落实城乡一体、以城带乡等发展理念,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解决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等方面的城乡矛盾关系。最后,要对农村生产方式等进行变革,通过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促使城乡对立矛盾得到根本性消除。

(五)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充分重视对农民素质能力的培养工作,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出来,以便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所适应。首先,拓展增收渠道。要对农民中高等收入群体进行扩大,以便提高农民群体的整体收入水平。近些年来,通过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深刻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新生代农民不具备较强的农业生产能力,亟需开展培训教育工作,促使农民的素质能力得到提高。在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等方式,促进农民的增收致富。要深入融合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为农民提供充足的就业空间。其次,加强教育培训。目前,农业生产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一系列先进技术、机械设备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农民群众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需构建长效培训机制,经常性培训当地的农民群众,培训内容全面覆盖养殖、种植、机械、管理等各个方面,促使农民的生产技能、运营管理能力等得到提高。特别是网络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发展。因此,需大力培养农民群众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以便顺利开展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电子商务活动,拓展农产品的销售空间。最后,引进专业人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显著扩大。相关部门需设立针对性的人才激励政策,将休闲旅游、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人才吸引过来,从人才角度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指导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农业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相关部门需全面总结地区资源特色、发展优势,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切实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

猜你喜欢

农民生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耕牛和农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农民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