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江西陶瓷文化语言体系的重构研究

2021-11-26王慧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语言学重构语篇

王慧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目前生态语言学有豪根(Einar Haugen)为代表的“作为隐喻的生态学”(ecology as metaphor)和韩礼德(Michael Halliday)为代表的“批评的生态语言学”(critical ecolinguistics)两种理论模式。生态语言学理论对江西陶瓷文化语言体系的重构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生态语言学理论

(一)生态语言学及其主要模式

1.以美国语言学家豪根为代表的“作为隐喻的生态学”。他们主张从隐喻的角度理解生态学,把“语言”比喻为一种“生物种”,或把“语言世界系统”比喻为“生态系统”,强调语言的兴衰变化存在于它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之中。重点探究各种环境因素对于语言功能的影响,以促进语言环境的生态化和语言种类的多样性。他所用的术语是“语言生态学”(ecology of language),把语言和言语社团(speech community)的关系比喻为生物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研究的是“任何特定的语言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s between any given language and its environments);这里的“环境”是指“使用某一语言作为语码的社会”(the society that uses a language as one of its codes)。

2.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为代表的“批评的生态语言学”。他们主张在生物学的意义上理解生态学;研究语言在环境(和其他社会问题)的改善和恶化中所起的作用,倡导把语言学研究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途径之一来探索。为了探讨语言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和作用,注重对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中的生态或非生态因素进行批评分析。强调语言在各种生态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突出语言学家的“社会责任”(social accountability),提醒语言学家要记住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能做出哪些工作和贡献。提出了有关语言主动性的观点(Halliday,1990:145):“语言并不是被动地反映现实,语言主动创建现实。”

“豪根模式”与“韩礼德模式”是目前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两个不同的路径,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前者注重语言生态本身(包括语言多样性,语言的生存、发展、消亡等等),后者则注重话语和行为的生态审视和批评,包括对“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the stories we live by,Stibbe,2015)的反思、推崇、鼓励、批评或抵制,这是语言(包括语言体系、语言使用和语言使用者)在生态和环境问题上的作用问题。正如菲尔(Fill,2001:43)所说,“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

(二)生态语言学的常见主题

生态语言学研究的视角多、维度广,所以其研究的主题也多种多样,例如:语言的多样性;语言的濒危、消亡与复生;语言的多样性与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相似和区别;语言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关联;语言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和作用;生态话语分析;语言系统的生态因素和非生态因素研究等。

生态语言学话题比较广泛,目前主要包括破坏性话语 (destructive discourse)、有益性话语(beneficial discourse)和模糊性话语(ambivalent discourse)等。针对不同种类的生态话语,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例如,我们需要抵制破坏性话语,推广有益性话语,并改进模糊性话语。

二、生态语言学理论对江西陶瓷文化语言体系重构的启示

(一)强调语言与语言环境的互动。语言来自于其语言环境,又反作用之。这是豪根为代表的生态语言学特别强调的思想,对江西陶瓷文化语言体系的重构具有重要启示。以景德镇为代表的江西陶瓷文化语言在千年历史的锤炼中诞生,早与当地文化环境融为一体,二者在历史的演进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江西陶瓷文化语言体系的重构既要关注当地特有的陶瓷语言,又不能脱离新时代江西经济文化的大背景。

(二)重视语言多样化发展。景德镇陶瓷已成为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其特有的专业术语、习俗俚语等陶瓷语言是中国乃至世界语言体系的一颗璀璨明珠。我们要重视其挖掘、整理、保护和发展,目前最重要的是重构其语言体系。

(三)发挥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工具,语言对语言生态或社会生态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这是豪根和韩礼德一致认可的。景德镇、高安、黎川等江西陶瓷的主产地和集散地的形成,离不开当地陶瓷语言的表达和支撑,其未来的发展亦如此。所以,我们应从充分发挥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打造特色文化,加强对外宣传,尽快重构江西陶瓷语言体系并发挥作用。

三、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江西陶瓷文化语言体系重构的建议

(一)运用多样性思想

语言和生态都是多样性的。正是由于各个国家、地区、民族保持着不同的语言及其特点,语言世界才会千姿百态、互相促进。在语言界,以人类为中心、破坏人与自然关系,或以某个大国、某种语言为中心、肆意进行文化入侵的行为都是不符合多样性原则的。因此,我们在开展江西陶瓷文化国际传播时,不能无立场地“崇洋媚外”,不能片面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和“意译”等翻译方法,应优先、适当地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和“直译”等翻译方法,尽量保持其原义甚至原型。如:“高岭土”应沿袭有典故的、使用了150 多年的“Kaolin”,而不能简单翻译为“china clay”。景德镇享誉海内外的“青花瓷”,有人将其译为“blue and white porcelain”,这种译法表达了瓷器的“青”与“白”,但并没有诠释出“花”等“青花瓷”的全部内涵,应直译为“Qinghua porcelain”。再如,若将“玲珑瓷”译为“rice-pattern decorated porcelain”,表达了“玲珑瓷”的“米”状(俗称“米通瓷”),但未体现清澈剔透的效果,应直译为“Linglong porcelain”。其它如“汝窑”(Ruyao kiln)、“哥窑”(Geyao kiln)、“龙泉窑”(Longquan kiln)等均可照用此译法,保持词源地特色。

(二)运用包容性思想

语言和生态都是包容互动的。如我们可以选择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或者认知科学作为生态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而且体现在其发展领域的跨学科性;如我们可以将生态语言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翻译学等学科相融合,同时也体现语言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包容互动直至融合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陶瓷文化翻译时,既要详细了解本民族本地区和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又要综合考虑相关语境因素的制约,实现在具体语域中对具体人员进行具体文化交流的动态平衡。对于译入语中能找到对应词的陶瓷术语,应简洁意译为上。如,陶瓷窑炉及机械:“御窑”译为“imperial kiln”,“柴窑”译为“wood kiln”,“抛光机”译为“polishing machine”;陶瓷釉料:“影青”译为“shadowy blue”,“美人醉”译为“beauty’s flush”,“高温颜色釉”译为“high temperature coloured glaze”;陶瓷装饰:“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分别译为“over-glaze decoration”“under-glaze decoration”“in-glaze decoration”等。

(三)运用和谐性思想

语言和生态都是和谐共存的,生态话语分析需要考虑其共存的语境。我们在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的时候,需要考虑话语产生的体制背景、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历史影响、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的普遍价值观。黄国文多次谈到(2009,2016d)语言学探索中本土研究的重要性,强调追求研究原创性和本土化的必要和趋势。因此,我们在进行江西陶瓷文化国际交流时,尊重译入语的文化习俗,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擅用灵活的翻译技巧。如有需要,还可使用“加注”“加词”“图表”“模糊”等翻译技巧。在陶瓷文化对外传播中,若遇到此类对方忌讳或可能有误解的颜色、动物、数字等习俗时,应根据情况灵活把握,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唐突。如:翻译带“龙”字的器件、窑炉、公司等涉及特定习俗的词句,不可机械处理。“龙纹盘”可意译为“dish with dragon design”,因为不置换“形式”难以表达图纹的“意义”;而“龙窑”“某龙陶瓷有限公司”等名称则应考虑中西方对“龙”形象的不同理解,将“龙”直译为“Long”。再如:“送子观音”的翻译,建议避开生僻的梵文“Avalokitesvara”,翻译为受众容易接受的“Guangyin carrying a lad”。随着文化的交融,有些梵文早已进入英语语料库,如“佛”(Buddha)、“阿弥陀佛”(Amitabha)、“舍利子”(Sharipu)、“罗汉”(Arhat)等,我们不用去绞尽脑汁,可直接借用。

(四)运用系统性思想

语言和生态都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江西陶瓷文化语言体系,可以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个元功能和生态语言学的系统性思想着手进行重构。如可以通过生态化过程系统、参与者角色系统和环境成分来实现建立生态话语的经验功能之及物性分析模式。在生态语言学视角下,对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语法系统和结构进行生态标注与生态解读,从而建构出语言生态性系统功能分析框架,为语篇生态性的分析和揭示提供可依据的理论基础;在该体系下,语篇分析的生态学走向更加清晰和明确,对语言模式的定位有了统一的标准。通过语篇分析,判定语篇的生态类型,能够指导创造更多的生态保护型语篇,减少生态破坏性语篇的产生。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系统有各自的特点,有各自的运行机制,但是它们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契合”。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生态语言学对中国陶瓷文化中的字、词、句、段、语篇、语法等进行系统分析与构建,以求达到整体推进的功效。如江西具有典型的红色、绿色、古色等“三色文化”,重构江西陶瓷文化语言体系时,应充分考量这个系统性的语言环境。国际陶瓷文化交流论文或演讲稿在语体方面多为针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发展、传播服务的科技英语,词汇表达应符合生态语言学思想,尽量避免“以人类为中心”的固有观念,传递有关客观事物的信息,最显著的词汇手段之一是名词化倾向;在语篇等方面符合“生态话语”“和谐话语”要求,可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元功能等理论进行重构。

猜你喜欢

语言学重构语篇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版《〈红楼梦〉教学法》:要览与反思
用四维的理念重构当代诗歌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