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诈骗犯罪防控机制研究

2021-11-26靳爱国

魅力中国 2021年17期
关键词:作案团伙诈骗

靳爱国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8)

当前我国互联网、电子商务、电信以及金融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性,但伴随而来的是电信诈骗犯罪在全国有着广泛的覆盖范围,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借助移动通讯终端设备、社交软件、固定通话等通讯工具以及网络银行技术进行非接触诈骗犯罪。它扰乱社会秩序,对公民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甚至扰乱经济秩序,因此群众对这一问题关注度很高。为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本文对电信诈骗活动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构建防控电信诈骗犯罪机制,以治理这一犯罪问题。

一、电信诈骗犯罪频发的原因

(一)犯罪成本低

当前,我国电信诈骗犯罪成为侵财型犯罪中快速增长的犯罪类型,这主要是因为电信诈骗成本低。相较于传统诈骗方式,这一方式省时、省成本,并具有较高隐蔽性。电信诈骗作案人通常会利用一些电信网络设备作为媒介,如改号软件和网络电话等,这些设备和手机以及电脑等共同使用。这些设备的购买成本低且相对容易购买到。甚至诈骗作案人只需买一个短信群发装置,一个人就可以实施诈骗行为,并且能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可使受骗的老百姓涉及十几个省市,诈骗数额达十万余元;即使在电信诈骗团伙或集团犯罪中,首要犯罪分子租个房间,买几台电脑和手机,再花钱购买一些公民个人信息,雇佣几个营销人员和转账取款人员,花费较低的成本就可以实施犯罪。

另一方面,电信诈骗作案人作案后受到法律的制裁难。电信诈骗具有隐蔽性和非接触,传统的诈骗犯罪嫌疑人大多和被害人有着正面接触,诈骗过程中会留下嫌疑人的物证书证或其他影像资料,这给警察破案提供了许多关键证据,而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中,被害人大多提供了一些网络虚拟的聊天记录、电话号码和银行账号以及非法链接等证据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犯罪嫌疑人通过网上购买的,很难直接关联到作案人本人,从而导致公安机关在对这类案件侦查破案时遇到很大困难,犯罪嫌疑人没有受到及时有力的打击。

(二)犯罪收益高

当前电信诈骗涉及金额逐渐增加,犯罪分子多次诈骗尝试中只要成功一次,即可获得千倍或百倍的回报,当前单笔最高诈骗金额甚至达到上亿元。

(三)电信诈骗门槛低

虽然实施电信诈骗通常使用高科技设备和手段,但是作案人员无需具备深厚知识背景,只需要掌握基本电脑技术和诈骗操作步骤,即便文化水平较低,也能够进行电信诈骗。大多情况下,实施短信和电话诈骗时,作案人员只需按照事先制定的稿子发言即可,即使在诈骗过程中存在许多破绽,但也会有很多人上当受骗。

(四)电信网络存在弊端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条件,但也存在很大的弊端。例如,经常有网上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不法分子可通过金钱购买或者木马软件很容易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实施诈骗行为。网民在网络上活动时注册的账号往往不强制要求实名认证,给侦查破案带来许多的困难等。另外,电信诈骗分子可注册多个账户,在诈骗成功后,能够将资金分散至多个账户中,这也增加案件侦查难度。

(五)电信诈骗立法上存在不足

我国在处罚电信诈骗犯罪时会依据刑法,但电信诈骗犯罪形式不断变化,致使有些电信诈骗行为在认定其是否违法犯罪上存在些异议。在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上,由于存在诸多困难,现实中存在着打击不力的问题。另外,我国居民身份证法、护照法、个人征信管理办法等虽然明确规定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但往往规定得比较笼统、不够具体,导致公民信息泄露越来越严重,群众收到群发的诈骗短信和诈骗电话的情况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六)电信公司和银行管理上存在漏洞

通信技术以及网上购物的发展,使电信、银行、电商的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增长,但他们在安全管理方面没有跟上,导致系统、制度存在漏洞。如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竞争完成任务,发放借记卡和储存卡时未做出有效限制,工作人员为提升业绩发放许多银行卡,导致使用过期身份证和假身份证也可成功办理银行卡,这些卡可隐藏犯罪分子身份,不利于侦查工作开展。电信公司重视利益而没有有效监管业务,没有严格落实电话卡实名制,没有严格监管控制群发短信器和非法伪基站的买卖行为,导致不法分子能够轻易购买到这些设备用于诈骗作案。当然普通民众不具备较强防范意识,没有警惕电信诈骗行为,甚至存在着天上掉馅饼和一夜暴富等思想,这也为不法分子电信诈骗提供可乘之机。

(七)电信诈骗链条逐渐完善,犯罪主要头目不易被抓获

一般情况下,电信诈骗犯罪多为团伙作案,犯罪分子在团伙中分工明确,底层的马仔通常根据上线指示来行事,同级人员间很少联系。这些团伙成员分散作案和居住,将增加破案难度,而团伙首要分子会藏匿在域外国家或是港澳台地区,以现代通讯工具指挥团伙成员作案,即便公安机关抓获到团伙部分成员,这些人员大多都为下层人员,对于犯罪集团上层人员没有打击效果。

二、构建长效防控电信诈骗犯罪机制

(一)完善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法律法规,维持高压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态势

完善电信诈骗犯罪相关法律规范,以此来有效威慑、惩处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2016 年发布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虽明确了电信诈骗案件入罪量刑标准,使执法司法尺度统一,形成有效高压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态势,但距离建立严密性较强的电信诈骗犯罪相关法律体系较远。同时,电信诈骗犯罪有更严重的危害,建议在刑法中单独设立电信诈骗罪,并提升法定刑幅度。在互联网+背景下,发生电信诈骗犯罪行为处于不同地区或国家时,需细化明确规定管辖电信诈骗案件的职责分工和国际司法合作。完善电信条例,使电信市场的准入制度服务规范、经营准则、监管职责和失责承担法律责任等不断完善。

(二)构建专业侦破电信诈骗犯罪队伍

为有效打击和遏制电信诈骗犯罪,需构建专业侦破电信诈骗犯罪队伍,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侦查人员除了掌握必要的侦查破案基本技能外,还需要熟练掌握互联网金融知识,能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公安机关可邀请电子通信、网络安全和金融业务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参与侦查活动。同时要加大打击非法出售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电信诈骗犯罪的上游犯罪行为。

(三)构建多方协作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机制

多方协作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机制主要包括公安系统内部协作和公安与金融、电信等部门外部协作,加强各地市反电诈中心之间的相互协作。对于跨区域犯罪团伙或有着较广作案范围的团伙,需突破区域分割侦查格局,在全国构建统一反电信诈骗网络以及技术协助平台,形成共享信息、整合资源、迅速联动以及密切配合的反应机制,实现远程网上串并案,提升跟踪动态收集信息和调查取证等能力;公安机关应和银行以及电信部门加强合作,构建跨部门协作侦查电信诈骗案件应急协商机制和绿色通道,有效、及时的查询可疑账户信息、冻结资金、追溯网络IP 和定位移动终端位置,以保障公民的财产安全。

(四)增强民众安全防骗意识

公安部门可通过电视、互联网、报纸以及广播等媒体社会舆论力量进行宣传,使群众掌握电信诈骗案例、常见的套路贷诈骗作案手法、诈骗预警信息和破解策略等,将防骗信息受众面扩大,引导公众关注反电信诈骗宣传,并积极揭发检举诈骗犯罪行为。另外,对于中老年人和青少年需要制定相应宣传方案,让反电信诈骗宣传进村庄、进社区和进校园,以情景剧、宣传册、儿歌和卡通漫画等形式宣传反电信诈骗技能与知识,提升群众防范电信诈骗意识与能力。

三、结束语

传统诈骗行为结合现代通信技术形成电信诈骗,而电信诈骗在互联网+背景下,已严重威胁公民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秩序稳定性。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合理开展防控电信诈骗犯罪行为,构建长效的防控电信诈骗犯罪机制,以此有效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将财产损失情况减少,促进社会稳定安全发展。

猜你喜欢

作案团伙诈骗
特别提醒:收到这条诈骗短信,千万不要点!!
窃贼是如何作案的
警惕团伙作案 远离非法荐股圈套
完美“作案”
诈骗
远程诈骗
隐匿的作案痕迹
找出8名盗贼
“团伙”威力强过“团队”
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