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1+2”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21-11-26李朝峰龚娅玲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书院基地思政

李朝峰 龚娅玲

(1.广东白云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2.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

各级各类高校要积极创新思政实践活动形式,做到学思用贯通和知信行合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同发展,促进思政课程实效性。习总书记在主持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中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要求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特别强调实践育人体系,推动实践育人活动的建设,整合学习与社会实践资源,建立多平台社会实践模式、创业实践基地。在新形势下,思政课要形成整体规划,从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打造实践教学新路径,优化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实践教学新格局。

至2018 年以来,我校创建“1+2”实践模式,规范高校思政教育,不断完善和充实实践活动新模式,“1”是指加强和创新思政课程主阵地作用,创建“一个”思政课实践模式,发挥课上和课下实践活动双向功能;“2”是指创建校级和学院级别“两个”实践基地,齐心协力,共同育人,创新新时代“大思政”教育新路径。

一、“1+2”全程育人实践教学模式的分析

(一)构建一个马院思政课程专项实践基地

思政教育无处不在,按照德育教育的特点,改变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的弊端,向课下延伸,从校内和校外实践入手。校内实践指课内和课外,突出实践活动的直观性、交互性、形象性、研究性。校外实践主要指学生课外可以直接参与的社会校内外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完成与教学相关的实践项目,被称为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基地”。

学生通过一定实践活动,获得真正的理论知识、掌握社会技能、提升个人价值、社会认同感。目前开展的实践活动,有社会服务类、社会调查类、社会环保类、科普类、志愿者类,三下乡类等,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对整个教学活动有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以学生为中心中心,强化思政教育的获得感。

1.完善和创新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思政课程一是思政课内的理论性教学,注重理性知识;二是课外形象性的实践教学,注重实践知识。首先,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课堂实践活动,必须充实,必须纳入整个的教学过程,恰当地选择和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形式。其次,教研室制定理论和实践两个教学大纲,细化实践活动,提供必选和任选项目,每一项有明确的操作要求,每项活动体现活动可操作性,教学的相适应性、学生的参与性、质量的可考核性,实践成绩可考核性。课堂上“小实践活动”,也是互动活动,从课堂实践活动做起,锻炼能力和检验成效,为后续校外大型实践活动做准备。形式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堂活动,如,课前10 分钟新闻播报、红歌嘹亮、毛主席诗歌朗诵、我说新闻、我的座右铭、读书心得、电影赏析、院系调查、校内环保、校内访谈、我的大学我做主、参加举办校内外比赛,红歌比赛、诗歌比赛、小品比赛等。

2.完善和拓展思政课程校内外实践基地。思政课教学采取课下实践教学模式,实践形式不断完善,建立实践基地,突出基地红色基因,像地域的、企业、社会等纵深拓展。高校思政课能否说服人,用社会现实来说话,这样思政课教学才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重点基地包括周边地区,革命老区,社区服务中心、公益单位、残疾学校、私立学校、小学等,交通方便,出行安全;每学年至少建立1 个新基地,成立“实践活动研究室”,负责实践教学统一部署。2018 年以来,新建广州校区建立黄埔军校大学生训练营实践基地、新塘社区大学生实践基地、19 路军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城区幸福养老院基地、石板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华小学党建基地等。为了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马院创新实践形式,引导大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

(二)构建“两个”实践育人“大基地”

高校思政教育部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推动我校“三全育人”综合性改革。

1.创建“一个”校级实践基地。十九大以来,高校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将价值引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2018 筹建“清远市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展览厅”,基地“设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2020 年广东白云学院党委创建校内思想政治基地,打造校级的思政实践教学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参观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校级基地立足学校特色,学院党委亲自负责部署,建立较大规模,党史教育基地,思政实践活动展厅;主要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基地设置马克思主义学习板块、中国共产党1-19 大光辉历程板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搭建学习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教师、红色广东、红色广东英雄人物、伟人领袖经典语录等,构建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三全”的育人体系。

2.创建“一个”书院红色育人基地。书院制管理模式是我校推广的特色管理模式,设置7 个书院,明德书院、崇礼书院、砺能书院、思诚书院、笃学书院、至善书院和知行书院。强调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书院建立学生生活社区实践基地,基地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休闲融为一体,创建红色走廊、书吧、老区宣传、井冈山之旅、红色画廊、重温革命之路等 。突出宿舍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红色基地宣传;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书院与思政教育无缝对接,试行导师制,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精神文明。

崇礼书院建立崇礼书院图书馆、崇礼走廊、荣誉榜、荣誉墙、党团活动室、创客空间、义工服务站等。砺能书院社区实践基地内容丰富包括大师工作室、双创工作室、学生事务中心、直播间、转转书吧、砺剑自习室、心灵悦览室、档案室、微型消防站、党团服务中心、党建长廊、共享空间、分享空间、博学空间、雅正空间等休闲、学习场地。思诚书院,在学生宿舍一楼建立红色实践基地内容丰富,设立红色书吧,思诚C1共享书吧、井冈山社区书吧,充分展现了思诚书院的红色传承特色。在这里,回顾伟大历程,感受辉煌成就,可以放松身心、忘记烦恼,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二、“1+2”实践活动模式的启示

思政教育是全方位的,面临许多教学压力和困难,需要多方配合,如何解决建设思政课实践活动模式?实践教学活动如何开展?以及如何从“单一”走向“合作”实践模式的新路径等问题。

(一)思政实践模式需要多方协同推进

实践育人面临新挑战,基地建设需要创新创业,突出思政教育与校企合作、与社会合作、与国家建设相结合,为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中国的国情、了解新时代的责任和担当,学习理论不是唯一目的,增长才干才是主要任务。坚持内外结合,统筹协调课内外、院内外、校内外、行内外各方面资源,凝聚,思政课建设合力。立足全方位全过程,协同推进,努力构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大格局,探索出一条“机制攻坚”的新路。把教育资源、教师资源、实践资源、宣传资源凝聚一起,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的合力。

(二)实践育人基地建设需要突出特色创新

思政实践活动需要多方支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紧密结合,挖掘一切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多载体有机融合,实践育人统筹推进,党委统筹部署、社会广泛参与。创新建设一批实践育人与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还要重视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际拓展,加强对包括实践教学在内的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日常管理,树立对实践教学的正确认知。

(三)实践基地建设需要突出生活模式

大学生校园管理出现许多新的管理模式,思政教育走出课堂,进入学生平时生活,社区文化,宿舍文化,影响学生在校生活。这些区域不可轻视,因为这些地方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挖掘出学生喜爱的教育生活元素,构建起学生接受的教育话语体系。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尤为重要。教育就是生活,生活也是教育,思政教育从生活点滴做起,培养大学生理性平和、阳光向上的积极学习心态,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生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

(四)实践模式建设需要紧跟时代步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取得的成果,为实践活动提供新的思路,时代在转型,理论在创新,实践模式也需要完善与创新。从本质上讲是思政课是实践的学问,其最终目的是将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报国热忱自觉转化为脚踏实地的爱国行动与顽强奋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新改革,必须把理论教学和时代转型有机结合起来。

新时代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相统一,与时代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不仅重视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要重视投身于社会大课堂表现。只有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统筹高校、社会与家庭的协同作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从而提升立德树人的水平。

猜你喜欢

书院基地思政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朵云书院黄岩店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江南书院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思政课“需求侧”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