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价值和建议

2021-11-26张晓霞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文情境

张晓霞

(赣州市水东虔东小学,江西 赣州 341000)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受重视,也就是在此种教学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开始重视课堂导入环节,但从最终的导入教学效果来看,仍不是很理想,原因是比较多样化的,如课堂导入时师生的互动不足;课堂导入时的方法不够多元和新颖,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情感;教学导入与文本内容不相符,使学生找不到明确的学习目标等等。在不科学、不合理的导入之下,学生的学习处于费时低效的状态,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来说,还是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文章关于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极为重要。

一、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价值

部分小学语文老师之所以对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重视度不足,对其学习和应用缺乏动力,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对课堂导入的价值不了解。因此,下面笔者将对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价值进行具体细致的说明。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课堂导入最大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通过设置各种新奇、生动、有趣的导入方式,能够在课初就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探索的欲望,这样学生便会主动且专注的进入课堂学习中,这不仅可以达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还能够让学生在经历知识构建之后,感受到语文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价值,帮助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动力。

(二)有利于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或许会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但是该教学目标只停留在老师知道层面,而没有让学生了解,这会让学生在课堂中十分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最终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收益较少,影响了学生语文课程的发展。而通过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置导入活动,学生可以在参与导入活动中,学生可以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是什么,这样在更具有目的性的求知和自我调节中,可以更快速理解和掌握重点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理想学习目标的达成,自然也助推了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

(三)有利于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

小学生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中,新旧知识的衔接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点。而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衔接新旧知识,要么会在课堂中抽出一部分时间回顾上节课的知识,要么会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这些无疑都是比较占用课堂时间的。而通过在课堂导入环节运用复习知识的导入方式,则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去感知新知识,可以加快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转化效率,让学生快速将新旧知识衔接起来,进入对完整知识网络的构建中,这就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四)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如果不懂得与学生情感交流,那么就很容易走上机械灌输的教学之路,在学生沦为知识接收容器之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缺乏,会让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越来越低。而通过对艺术性导入的科学设计,师生之间会有充分的情感交流机会,这样很容易打开学生的心门,在与老师积极互动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可以让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还可以让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不断优化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建议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文质兼美的课文,而不同课文具有不同的特点,老师应根据课文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兴趣爱好等,灵活选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以真正将课堂导入推动教与学发展的作用发挥出来。

(一)利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导入法的关键在于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似的情境,学生在进入这样的情境体验时,可以更好感知课文内容,并从情境中了解到更多信息,这就为学生接下来的深层次学习和感悟做好了准备。为此,老师在利用情境导入时,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以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自然地达成导入新课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教学《黄山奇石》课文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组黄山奇石的图片、动画等,让学生在观看中感叹其美,会对此美丽的景色产生好奇心,这样也就顺利激发了学生对课文阅读的想法。通过情境导入方式,学生不会再感觉语文课堂十分枯燥乏味,反而让其处于十分积极和愉悦的学习状态。

再如在教学《观潮》课文时,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看到过钱塘江涨潮的场景,也不会对其景观所震撼,所以,老师如果直接对课文讲解,学生直至学习到最后,也无法体会到作者那种激动的心情,显然这样的教学是不足的。而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视频展示给学生观看,学生便会被该场景所震撼,更会好奇这是哪里的大潮,作者又是如何描述和表达情感的,在各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能够主动进入课文的学习之中,并体会作者表情达意之妙。

(二)背景知识导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在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众多方法之中,背景知识导入方法的运用比较常见,该方法的核心就是将文本创作的背景信息、作者信息等展示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就对降低学生对课文的陌生感,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并产生深层次探索课文的兴趣,如此一来,老师的教学效率会得到更好提升。因此,老师应合理运用背景知识导入法,让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经历等进行了解甚至是研究,在此之后,学生会以最佳状态进入阅读中,可以让学生接下来的阅读难度不断降低。

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课文时,《三国演义》电视剧之中对“草船借箭”的故事有直观的呈现,老师可以从电视剧入手,向学生讲述该故事发生的来龙去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不再对课文有陌生感,同时,学生对故事深层次探索的兴趣也会更加高涨,这样就让学生接下来的课文学习更加顺利。

(三)利用问题导入,发散学生的思维

问题是最能将学生带入积极思考状态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发散思维。在新课导入阶段,老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问题,就能够在导入环节就对新课内容产生更好疑惑,这样学生带着疑惑进入课文的学习、探索之时,学生的思维会始终处于不断发散之中,这不仅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让接下来的教学更为顺利。

比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课文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科学设问:你们在生活中都看到过哪些雨?是蒙蒙细雨还是倾盆大雨?在季节不同的情况下雨的特征是否有变化?学生在老师问题的带领下,主动进入了对问题的思考之中,并会在充分发散思维后积极作答,而在学生作答之后,老师可以趁机导入新课,将学生的思维延伸至课文中,为学生接下来对课文的深层次探索和思考奠定基础。

再如在教学《慈母情深》课文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与母亲之间的情感来设问:“平时在与母亲相处的故事中,哪件事令你印象最为什么?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在老师递进问题的引导之下,思维会得到充分发散,并会给出自己的答案,而这些答案的给出,就表明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已经调动,此时老师再导入新课,就能够让学生将自己调动的情感以及深入的思维引入课文学习中,为学生接下来深刻体会课文中母亲对孩子的爱做好准备。在老师对问题导入法的精心设计下,学生不仅在课堂中获得了发散思维的训练,还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天底下母亲对孩子深切的爱,也能够让学生产生感恩母亲和回报母亲的情感。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意义重大,老师应将学生作为课堂导入的出发点,结合不同课文为学生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利用导入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加快学生对课文学习和感悟的速度,从而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水平的同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最终将课堂导入的积极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课文情境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背课文的小偷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