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实践探索
——建设产业学院

2021-11-26马若尘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珍珠产教应用型

马若尘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 绍兴 311800)

引言:近年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主题,随着《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8〕106 号)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不难发现走产教融合,校地行企四方协同发展的道路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而产业学院就是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发展新模式,实现产教资源要素互相转化,把教育要素、创新要素转化为生产力、创新力,把企业的生产过程、生产要素转化为学校的教育要素、教育资源,真正形成产教要素的双向转化机制,成为学院面向市场培养“强实践、重应用”的人才新模式。

一、产教融合的需求与动力

随着科技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提升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日益加快,社会对科技、人才等方面的需求逐渐改变,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创新发展,就必须改变状态,建立灵活高效的模式,在人才培养类型、方案、模式等方面都是新的挑战。将学科专业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就人才市场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办出院校特色,培育应用型人才,由原先的只需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到现在需要成为能够引领行业产业改革发展的“发动机”,为国家、社会培育更多能够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的背景与前景

作为建立在地方城市的本科院校,其人才储备、学术水平、技术实力等方面都属于当地一流水平,而当地城市建设发展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发展趋势。面对市场需求不均衡,经济区域有差别,供需结构存在矛盾,当地政府对产教融合的政策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高校开展产教融合方面的工作给予更多支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引导沟通,合理配置,有效整合,将地方特色资源创新发展。

同时,院校自身也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例如有的学院存在实习实践场地、实验仪器设备无法满足所有学生需求,有限的条件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参与实践的机会和空间不足,使其知识和能力缺乏合成与验证,职业能力形成困难。因此,在平台建设上仍需扩充,有效改进校企合作中挂牌实习实训基地利用率低,后期难以推进使用等问题。而且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相对而言有些传统,改革创新点不足,对产教融合的建设规划有待进一步丰富。在专业设置上,与地方经济产业的匹配度较低,自身优势和专业特色不明显,某些专业技术无法很好地服务地方企业、行业的发展;在合作涉及面上,涉及的广度与联动效力不足,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数量不够,而且缺乏区域特色。因此,丰富高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制度,对应特色专业,规划有深度、有高度的教学内容,才能顺利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三、推进产教融合,建设产业学院

(一)产业学院承载的使命和意义

产业学院的建设是校地行企之间新的结合方式,它融合了高校与企业的优质资源,这些优质资源为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也为地方企业有效解决了创新型人才资源匮乏,科研能力薄弱等问题。作为产教融合新的平台和载体,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出水平。陈新民教授认为,产业学院是高校与行业中的重点企业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政产学多方参与,以企业的生产链、技术链与服务链为教学、科研和服务对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应用型专业学院。克服了之前校企合作中的“顽疾”,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越来越多的高校、企业效仿这种合作形式,产业学院逐步推广发展起来。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产业学院,从院校的发展实际出发,深入剖析产业学院的任务与目标,根据自身特点,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从“你只是你、我只是我”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人才培养周期、高校与企业之间文化差异、运作机制协调等方面。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产业学院建设的愿景能否真正实现。

(二)以地方特色产业建设产业学院

国内外院校将袜业这一产业单独作为产业学院的情况非常鲜见,而诸暨市大唐镇是蜚声中外的“国际袜都”,已经形成了以大唐镇为核心,以生产销售袜子为主的区域产业集群,“袜艺小镇”成为中国首批特色小镇,被誉为“中国袜业之乡”“国际袜都”“中国袜子名镇”。大唐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是诸暨市改革开放以来“无中生有”的一个奇迹,成长40 年来,企业通过探索实践,培育出一批袜业“土专家”,并且有部分“土专家”已成为国际袜业界的知名人物。为实现大唐袜业整个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适应市场需求,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中国大唐袜艺学院。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考核方式,实行弹性学制。设置产业班,面向全院学生招生,在合作企业进行集中学习和实践。同时,积极孵化创业团队,推动教授团队、师生团队与多家企业合作项目,参加各类竞赛。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培养袜艺产业技术型、紧缺型、技能型人才,通过政校行企共同努力,助力建设品牌荟萃、市场活跃、创意汇聚的“天下袜道、时尚之郡”,建设成为袜业高端人才培养与培训的基地、科技创新的阵地、袜艺文化时尚的高地。

诸暨的珍珠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珍珠年产量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3%、全国的80%以上,被誉为“中国珍珠之都”,在世界珠宝产业格局中有较高地位,之后更是作为国礼出现在各类国际性活动中。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珍珠产业的发展,在《诸暨市“与杭同城”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中,提出珍珠产业数字化驱动转型升级、山下湖珍珠小镇复合生态建设等产业发展平台整合提升工程。在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对养殖技术、创意设计、产品研发等各类应用型人才的吸附能力较弱,在提升珍珠品质、挖掘珍珠文化、开发珍珠衍生品等方面的理念较为落后,亟需从人才、科技、文化等方面助力珍珠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中国珍珠学院便是以培养珍珠产业技术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为出发点,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与珍珠产业需求侧之间的矛盾,助力珍珠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助推诸暨珍珠产业走向时尚化、生态化、国际化。

(三)发展规划与深入思考

1.更新观念、健全机制

校地共建产业学院是学院进入内涵发展的切实需要,是把“论文写在产业上,成果转化到企业上”的具体举措。政校行企达成共识,使得产业学院高效运行,开展合作,明确职责,理顺机制,对国家有关深化产教融合等政策法规深入学习、加强理解,完善管理制度与教学体系,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产业学院建设。学院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改革创新,将专业优势与资源优势摩擦融合,使产业学院更具独特的竞争能力,这不仅是“1+1=2”的简单合成,而是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其最大价值。

2.链接政府、沟通企业

由于地方城市和高校发展历史背景与脉络不同,多数院校与地方城市呈现游离状态。将游离与城市的关系打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与政府对接,各方联动,重视社会对学生的培养,发挥地方特色产业优势。加强校地间联络,畅通校地双方沟通渠道,逐步建立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校协同的合作机制。共同规划,探讨合作,解决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问题。在城市规划、人才储备、文化信息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寻求合作方向,深化合作方案,拓宽合作领域,增强合作影响力,促进校地双方深度融合,总结经验,凝练特色。

企业作为三方协同育人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在产业学院的建设中投入硬件设施、资金等,借助产业学院平台,有效解决制约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问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效益。当然,有些更是持续投入的,作为企业不可能对产业学院的建设一直付出,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让企业从中获利是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提升师资、拓展学分

将产业需要作为导向,引进高层次、建设高水平的双创型教师队伍,采用内培外引的思路,改善师资构造,充实创新创业导师库。从教师队伍内部挖掘,激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导师。从企业行业中引入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学生校外实习导师,由校内导师带队,参加暑期企业实习实训项目,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定期交流取经,并掌握学生情况,实时调整培养计划,设置教学实验基地,在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优质人才。

优化完善学院素质拓展学分内涵,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课题、走进实验、走进企业,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基于项目式、场景化实践案例,提升学生交叉复合能力,拓宽创新发展思路,为学生日后寻找工作,适应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建设产业学院始终都与地方城市和企业的发展相辅相成,良性融合,发挥各自优势。校政行企共同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携手构建产教融合集成创新实体联盟,突破单一的传统合作模式,形成区域性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整合优质资源,共促地方建设,高校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实力,成为地方城市的一张名片。

猜你喜欢

珍珠产教应用型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种”珍珠真神奇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雨珍珠
取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