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021-11-26盛利国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体系大学生

盛利国

(河北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阶段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党和政府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仅是针对经济领域的战略要求,也为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高等院校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的教育路径,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体系之中,进而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大学阶段中对创业创新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能够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是他们将来迈向工作岗位的罗盘。高校要积极地通过教育体系改革,才能为社会培育更多的创新人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缓解就业压力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不断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大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等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使得国内就业率成为问题。同时,在我国大学生群体当中,创业的比重也相对较低。国内外的数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其他人进行就业,进而也能够直接促进国家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使当代大学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开发个人潜力,在探索创业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优势和特长,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继而为自己找寻到合适的岗位。同时,面对激烈的岗位竞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个人更能被企业和社会所需要。

(二)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大学生创业能够进一步扩大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规模,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人才支持。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时期,这也为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了发展的土壤,提供了诸多契机。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从而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蓄力。提升我国的民族竞争力,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创新能力,如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强国和强军梦的实现,都极大的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年轻力量为之奋斗。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能够快速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进程。大学生群体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他们一旦拥有了创新创业的能力,就能够迅速带动各个行业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提供源头活水。同时,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大学生能够与时俱进,更快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环境,在毕业以后,能够快速融入社会发展,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体系中,一些高校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也是由于他们缺乏教学经验和专业的技能,知识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应是理论和能力相统一的优秀代表。如今,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只是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而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因此,一些大学生难以应对社会的竞争压力和时代对创新创业的能力要求。在高校教育体系中,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实践和操作能力,使得他们在毕业之后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能够成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是为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助力。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而且应该着重培养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且更能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方案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首要的是完善高校创新创业培养体系。设置科学明确的目标是行动的导向,要将创新创业的教育要求科学地融入高校学科教学体系之中,这既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首先,高校可按照本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多层次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案。分别是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知识授课、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对有创业项目和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帮扶。这样的教育体系,能够弥补理论和实践脱节的传统教育方式,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供精准化的培养模式,进而有助于创业项目的落地和学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再者,要将创业教育的课程同基础学科教育相融合,形成明确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以汽车服务专业为例,在提升该学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体系中,应将与专业高度相关的技术项目同基本的实用课程系统相结合,不应该只专注于普适性的课程,而应该将核心的技术明确教授给学生。当然,这是针对具有创业基础知识的一部分学生。如此一来,高校也可以形成具有办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各学科的教学更具有逻辑性和互补性。

(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要持续不断地优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能够产生持久且深远的影响,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意识,从内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数据研究表明,乐观积极的情绪能够促进创新实践的产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提高创新能力的第一步。首先,要丰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队伍的建设。将校内的优秀教师资源同校外企业或行业发展的人才资源相结合,搭建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和教学平台。这是从教学环境的内在方面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或知名技能人才能快速地吸引学生想要创新创业的意识,激发他们对创新创业的兴趣,进而使他们对创新创业有工作动力和精神支持。再者,高校可以借助学校已有的资源同校外的创业实践平台展开合作,为提升学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外力支持。例如举办一些创业沙龙、专业技能竞赛、社团创新联盟、创新项目设计等课外实践活动,能够使很多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扩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三)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只有将理论和实践进行融会贯通,才能够真正取得教育的成效。高校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浏览各行各业对人才的招聘需求,以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教师要实现从培养创新理论知识向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转变,以行动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培养砥砺创新、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发展趋势,了解社会领域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从中发现商机。各地区的创业中心、人才资源市场、科技创新平台以及知名的民营企业网站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诸多的创业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另外一些学术网站能够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持,一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事例在一定程度上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催化剂。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还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做保障。因此,要鼓励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或实习的机会去参与社会实践,进行创新创业经验的积累,引导学生了解市场和行业发展现状。只有在真正的社会环境之中,在真正的实习和工作当中,才能够摆脱校园的束缚和稚嫩感,让学生尽快融入社会。

(四)创新课程评价反馈体系

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有明确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更应该建立和完善对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检验要求和评价反馈的教育体系。有始有终的培育过程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创新创业的能力,使创新创业教育落实落地。首先,要注重对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测验和点评,高校教师可以从学生创业项目的可行性与实践性、学生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的获奖情况、学生获得与专业相符合的专利成果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改革传统的以分数定性的考核办法。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使专利成果尽快转化为创业实践,快速推进成果产业化,提升高校创新创业育人成效,真正培养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另外,要及时地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记录和成果进行总结和整理,分析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表现,以便为今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案提供借鉴。跟踪记录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进展情况,有助于教师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和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指导,助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结语

高校着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一方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引领他们走向心仪的工作岗位,实现个人理想,减轻社会的就业负担。另一方面,新时代背景之下,具有突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校毕业生,能够快速地融入经济社会建设之中,为实现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实践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依靠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和学生个人的综合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和培养,一方面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改革,更要求学生自身重视创新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时刻为成为社会所需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做准备。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体系大学生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