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11-26张丽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个性化思维过程

张丽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夏垫镇夏垫中心小学,河北 廊坊 065300)

前言:在之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进行讲授的教学方法,学生一直属于被动教学。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教师的教学课堂效率变低,不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随着“00 后”,“10 后”走进学校,有个性是这一时代学生的标签。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顺应潮流,将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个性化教学将成为小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

一、小学数学课堂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原因

(一)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所谓个性化教学,就是将学生作为一切学习活动的中心,由于地理环境、家庭氛围、培养方式等不同,学生所呈现的个性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化发展,将学生的个性化作为教学过程的参考条件,有规划的去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高效率的开展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方面需要将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学生差异化的智力和思维能力等需要进行提前摸排,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自己不同的发展学习规划。这种分层次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加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养成探索心理习惯,进行数学探究,为以后研究数学奥秘,打下良好基础。

随着个性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能够让学生从之前以教师为主的教授方式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应试教育的恐惧感,不再一味地死记硬背。学习有了方法,就能够以最饱满的状态进入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将营造更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思考学习。

(二)学生的差异化培养,能够增加数学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差异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小学数学教学时,在开展差异化教学的同时,将个性化教育掺杂其中,进一步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探究的趣味性,有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交流。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适当地进行拓展学习,学习能力弱的同学,将数学学习中的概念和原理以及推导过程进行理解,可以处理数学的基础问题,这样照顾到了所有学生群体的学习要求,也让学生明白到了自己的差距,为以后整体数学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好处。

二、小学数学课堂实施个性化教学的策略

(一)把握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个体化差异在小学生中尤为明显,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生活、爱好、习惯、思维能力、拓展能力等等。现在的学校大部分采取多班教学的方法,这就导致学生总量逐年增长,班级的学生不断增加,学生情况也就相对复杂,个体差异化显现得更加明显。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发展,了解和观察学生间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上提问数量、学生的沟通能力、学生性格、思维拓展能力、学习规律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建立学生自己的学习档案。教师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专业知识,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变得更为扎实,这样有利于将数学知识快速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模式中。例如,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讲授同一问题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解决能力的不同,将问题分为3 个等级,由简单到复杂,将问题难度呈阶梯状排布,不同层次的学生解决不同的问题,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整个数学教学中,并能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逐渐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实际的研究表明,教师精确的了解学生各方面的个性差异化,对今后的数学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的将分层化教学深入其中,为学生良好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

(二)师生形成有效的教师交往,开发思维

教师交往简单来说,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简单有效的课堂沟通合作。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就数学问题进行讨论,这样的沟通,会增加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参与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会影响学生探究数学知识过程的专注度,更是进行数学教学个性化发展的必要途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将师生沟通作为教学的基本条件而重视起来,将有效的数学教学进行到底。

在课堂评价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让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感受到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存在感,让数学课堂氛围充满趣味感,让学生爱上数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在师生有效的课堂交流中发现到学生不同方面的潜力。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联想,增加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在“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这一章节中,将学生两两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猜拳活动,让学生们在玩耍过程中发现石头、剪刀、布会产生几种不同的组合,教师不能直接讲授问题答案,要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得出正确答案。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不正确发言,用心让学生自己实验和思考错误的地方,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不但在游戏过程中开发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所以,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保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过程中,会慢慢开发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可持续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增加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提升小学生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三)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学生应该是知识的探索者,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必须是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培养并深化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化能够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不能对学生面面俱到,教师应当以先行者的方式,引领学生正确的探索知识的方式,将此方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逐渐明白主体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例如,在《角的度量》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了解量角器的构成方式,中心点、0 刻度线、90 度刻度线、180 度刻度线外,还要知道正常量角器的运用方式,简单练习之后,可以让学生以同桌为分组对象,仔细观察教室中的事物,直角、90 度角和180 度角有哪些,并可以实际去测量并验证自己的猜想。还可以鼓励学生度量课桌、文具的角度数据,让学生统一测量数据,将测量的结果分组对比,找到测量更精确的学生,进行奖励,让学生自主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测量结果,进一步突出的学生的主体性。留下课后作业,找出自己家里各个特殊角的物品,并举例说明。第二天的课堂上抽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加以评价,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不断进行探索,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持续发展。

(四)提高思维能力,为实现个性化教学打下基础

学习数学过程中,不仅要时刻拓展自己的思维,更要深入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思维能力的强弱,和学习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举一反三非常的重要,做题过程中,好多题型都是差不多的,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就可以举一反三,同类型的数学就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发展更加理解,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将差异化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探索、思考。例如,最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这种问题是很多小学数学学习最头疼的问题,这种题目有多种解法,画图法、假设法等,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善于让学生发现一题多解的可能性,不拘泥于课本上的某一解题思路,发散学生的解题思维,让学生参与到解题的过程中,这样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将思维拓展深入到数学学习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成为数学知识的探索者,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使学生的个性在思维能力的拓展中得到发展。

(五)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

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整体素养更是相当重要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整体素养,具备数学的专业知识,并能在课堂上幽默风趣的将学生带入到数学学习的实际环境中,营造良好的数学氛围,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生活中,开发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进行有序化的发展。

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培养自己的个性化,这样才能和学生之间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教师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个性的形成,个人魅力突出的教师,能够迅速建立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堂,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六)创造个性化教学的环境和条件,为数学教学个性化做准备

在学校方面,应当逐步缩小班级学生容量,实行小班教学,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采取小班教学和小组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班容量缩小的同时,教师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观察到每位学生,看到每位学生的差异化,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方案。小组教学更多的是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更好的组合在一起,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团队学习,在团队学习中,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拓展力。个性化也可以体现在学生的班级文化中,可以把班级环境个性化,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个性化教学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趋势。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差异化进行合理看待,建立有效的师生沟通,注重课堂氛围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个性化思维过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