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计算思维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2021-11-26王晓晨
王晓晨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夏垫镇北坞回民小学,河北 廊坊 065300)
随着核心素养的深入人心,计算思维也被更多人熟知,很快成为信息技术教师关注的焦点,它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意味着学生需要具备这项品质,再加上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黄金时期”,不难看出计算思维培养的关键性和必要性。为此,还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于计算思维的考量而认真开展教学工作,为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和今后全面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一、信息技术学科计算思维概述
计算思维最早于2006年由周以真教授提出,认为计算思维是人们利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解决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的一系列思维活动,2017年颁布的新课标,将计算思维明确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要素,它并非计算的能力、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而是一种思维过程,可以脱离互联网、电脑等技术独立存在。这种思维不可简单理解为计算机思维,指代用思维控制设备并高效达成任务的过程,可解决计算时代无法想象的问题。
总的说来,计算思维是小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是未来世界认知、思考的常态思维方式,学生具备了计算思维,方可真正意义上将信息技术学精、学透并主宰未来世界。
二、基于计算思维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重要意义
计算思维与信息技术教学存在密切关联,这意味着计算思维可以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养成也便更具希望和可能。有关于计算思维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意义,可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可以丰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计算思维的培养需量教学内容注入,无形中便可扩宽学生眼界、增长学生见识,这是教师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让计算思维融入课堂的必要做法,方可打造更丰富多彩课堂,依托信息技术的协助,教学内容也会更生动、更形象。
其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主要被动地接受知识,知识教授以灌输式为主,造成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迟迟得不到提升。而计算思维融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可带去更多教育教学新理念,教师也会被迫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将充满更多未知,方可较好的调动学生探索欲望、激发学生产生浓郁学习兴趣。
其三,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思维与信息技术学科存在紧密联系,计算思维融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可视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完善过程,利于学生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教学质量便会自然而然的提升。
三、计算思维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新课标指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使用计算机领域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该背景下,计算思维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较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会基于学情整合教学资源、妥善安排教学工作、部署教学方案,只为让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协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目前来看,许多教师的付出都有所收获,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得到较好培养,教师的付出、收获的成果皆值得肯定,但是涌现出来的问题也不在少数,如对计算思维认知不全面问题,会造成信息技术教学存在较大疏漏和瑕疵。又或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还有学生于课堂中的话语权被剥夺、表现机会较少等等问题,当然,不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反映出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较大问题,意味着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仍旧“任重而道远”,想要确保计算思维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还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为此付出较多努力,还望有更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看清这点真相。
四、计算思维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计算思维是每一位小学生新时期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需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借助教学资源、通过各项努力,让学生的计算思维得以培养和提升,更要做到创新思路、创新教学手段,使得信息技术课堂焕然一新、焕发全新生机,将对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一)观念上重视计算思维培养
当前不乏对计算思维忽略、不重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还有部分教师甚至对计算思维没有全面、精准认知,自然会对计算思维形成错误认知,这也是造成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务之急,还是要率先从观念上重视计算思维培养。
首先,可通过宣传来让教师关注计算思维,可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站、校园宣传栏等宣传途径传播有关于计算思维的知识和内容,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思维和观念造成冲击和影响,让计算思维“扎根”。
其次,通过培训来提升教师对计算思维的认知水平,主要为理论培训,借此机会让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最后,可尝试将学生计算思维于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培养工作和教师绩效挂钩,迫使教师不得不关注和了解计算思维,从而强化教师对计算思维的重视程度,方可着手开展一系列培养工作。
建议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多体现计算思维元素,也要将学生计算思维培养视为重要教学任务,才可更好的助力学生学习与成长。
(二)借助巧妙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计算思维
问题是课堂教学工作继续深入落实与开展的有效保障,问题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热情,在问题的引导下,才可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计算思维,远比教师直接介绍计算思维来得直接和有效。为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师要鉴于信息技术的较强实践性,引入基于现实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思考与探索兴趣,学生也便会在思考和探索中逐渐深入体会计算思维。
例如在介绍和讲解机器人课程中,主要目的在于协助学生认知机器人并了解其特征,为更好地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可为学生提供一个MBOT 机器人或开源硬件智能小车,让学生观察、操作,待学生观察和操作完毕后,即可对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如“刚刚看到机器人,它有什么特点呢?”“它的一系列指令动作是怎样完成的?”等等,让学生陷入沉思,教师可适度引导,让学生的计算思维得到较好锻炼和较快提升。
(三)开展计算思维训练
计算思维是后天形成的思维,可以借助专项训练培养和提升,让学生的计算思维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做好计算思维设计工作。
首先,开展情境和思维导图结合的计算思维训练。计算思维较为抽象,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可尝试将情境和思维导图融入计算思维训练中,目的是为了将计算思维的抽象性转变的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才可保障学生更好理解、更好认知。如借助“猫抓老鼠”电脑游戏引入课堂,体现程序设计和算法相关内容,让学生感受趣味氛围、被游戏吸引,从而更好地参与计算思维训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情境的渲染下、思维导图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其次,自然语言与思维导图联合式的分解思维训练。分解思维是计算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解,即将问题拆分的意思,分析拆分部分的关系来寻求最终答案的一种思维,需要在教师自然语言引导下、思维导图助攻下,协助学生完成思考过程、解决存在问题。
最后,采用流程图或脚本图开展算法思维训练。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掌握技能过程中,算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为此,在开展信息及技术教学时,可尝试采用路程图或脚本图锻炼学生的算法思维。
(四)利用作品逆推深化计算思维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提升目标可以通过“作品逆推”来达成,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值得在课堂教学实践。这种方法可以理解为让学生在推导作品中生成计算思维,属于逆向培养方式,可以较大程度活跃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形成创作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思维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加以研究,最后建立问题解决步骤与方式,即可串联和巩固新旧知识。
例如在学习版面相关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部排版作品,学生便可细细欣赏,欣赏完毕后,启迪学生逆向思考,“欣赏完毕后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排版中哪一部分更出色?文本变动是否会让版面更具吸引力?”,让学生可以对作品进行推理、揣测,便可从作品中加深学生感受、有不一样的学习收获,可通过计算思维解决操作难题,可轻松掌握插入图片、文本插入和调整大小等方法,确保版面设计得更生动美观。
(五)关注计算思维反馈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除了关心学生计算思维培养、计算思维相关工作落实两方面内容外,还要及时获取学生对于计算思维的反馈,目的是为在反馈信息的整理中、分析中发现当前计算思维涉及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瑕疵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优化,才可保障计算思维真正与课堂融为一体,学生方可成为最终受益者。有关于计算思维的反馈,还需借助课堂评价环节达成。
评价环节中,教师可以将思维点记录法、思维导图记录法等引入评价环节,通过学生反馈,更好的认知教学行动与教学目标间的差距,才可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更圆满计划和方案,即可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思维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教师花费较多心力和时间,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显然不能达成全新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大胆尝试、创新思路和手段,主抓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更要为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磨炼和提升开拓空间,耐心接纳学生提出的各项反馈意见,相信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将与计算思维深度融合,学生全面发展便更具希望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