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分析
2021-11-26唐武明
唐武明
(湖南信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自媒体时代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愈加多元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获取知识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确保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得以发挥出来。对此,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媒体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动研究思政教育的新规律、新方法,利用自媒体进行有效创新,达到网络育人的效果。
一、自媒体时代下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特点
(一)立体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传播环境受到环境、空间的影响,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内容无法全面展现出来。随着自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逐渐完善,语言的生动性与活泼性被学生所接受,教师通过多种渠道组织个性化教学。而且自媒体的存在为思政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点到面地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覆盖,最大化保证教学效果。
(二)多元化
思政教育手段多元化是自媒体时代下教学工作所呈现的特点之一,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能够从多个渠道获取关键信息。教师则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方案选择最合适的内容,利用自媒体,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效果的时效性,在减轻教师压力的同时,也为高校网络育人环节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撑。
(三)复杂化
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自媒体的存在也具有复杂性特点,部分学生过分沉迷网络,忽视了现实生活中人和人的相互沟通,学生成为“低头族”。在复杂的自媒体环境下,不明信息的涌现为监管部门带来难度,监督力度有待加强,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思考,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归纳,重视价值观的引导,加强对思政知识的宣传,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
二、思政教育应用自媒体的必要性
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建立完善的人格,塑造他们的思想,是在中学阶段以后对学生思想、心灵的进一步培养。而在过去的思政教育中,由于时代背景限制了技术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只能通过教材上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在过去的时代背景下也并无不可,在那个年代,信息的流通不如现在迅速、流畅,学生能接触到的信息量比当下要少许多。在当下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个个体都在接受着大量的信息。而大学生作为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主要使用人群,这个群体接收到的信息无疑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在大学生群体接收到的信息中,种类繁杂,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大学生很有可能在某个时刻就陷入了陷阱。因此需要辅导员对他们进行思政教育,可以将互联网与课堂教育充分的结合起来,通过思政教育帮助大学生完善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避免大学生陷入劣质信息的陷阱。但是,假若辅导员仍然采用过去的那套教学方法,即只使用教材,只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而在课下不对学生的思政情况进行跟踪辅导,那么大学生很有可能还是会迷失在互联网大量的信息之中。因此,高校的全体辅导员急需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和新的可用于教育的工具来改善思政教育方式。
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课程缺乏吸引力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并且未能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导致像政治课程缺乏吸引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深入学习,学生大多认为思想政治课程属于哲学一类的枯燥课程,因此拒绝学习。自媒体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思想政治课程现状,导致学生缺乏相应的能力辨别各类信息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网络文化对学生造成冲击
自媒体时代背景下,作为社会缩影的校园成为各类文化的聚集之地,也是各类文化的发源地。青年大学生普遍具备运用自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但由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大多数学生无法吸取自媒体信息中的精华,而自媒体中所包含的各类低俗文化和不良价值观对高校青年大学生造成了思想上的冲击,导致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引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影响。
(三)对思想政治课程重视不够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的形式是以课程授课为主,并且集中在学生的一二年级阶段,以公共课程的形式开展,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将思想政治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学习,脱离课程之后学生难以在生活中实践思想政治课中的各项知识与理论。自媒体时代,各类信息与各种文化交织于学生的生活,学生只有具备辨别能力,能够用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及实践方式武装自己,才能够在各种思想的冲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四、自媒体时代下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特点
(一)立体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传播环境受到环境、空间的影响,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内容无法全面展现出来。随着自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逐渐完善,语言的生动性与活泼性被学生所接受,教师通过多种渠道组织个性化教学。而且自媒体的存在为思政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点到面地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覆盖,最大化保证教学效果。
(二)多元化
思政教育手段多元化是自媒体时代下教学工作所呈现的特点之一,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能够从多个渠道获取关键信息。教师则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方案选择最合适的内容,利用自媒体,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效果的时效性,在减轻教师压力的同时,也为高校网络育人环节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撑。
(三)复杂化
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自媒体的存在也具有复杂性特点,部分学生过分沉迷网络,忽视了现实生活中人和人的相互沟通,学生成为“低头族”。在复杂的自媒体环境下,不明信息的涌现为监管部门带来难度,监督力度有待加强,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思考,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归纳,重视价值观的引导,加强对思政知识的宣传,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
五、自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分析
(一)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自媒体时代为思政教学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容,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全新的观念下阐述出更多清晰的逻辑观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框架,建立完整的载体,这也是搭建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平台,确保育人价值的最大化。课外实践相对于课上理论学习而言,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让课程教学方式更为多元化,以高校社团活动为例,其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使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也能接受正确思想的引领,进一步完善思政教育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重视社团的影响力,组织以红色、科技和环保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及时渗透相关的思政知识,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达到思想育人的效果。为推动校园文化工作的全面推进,教师将信息化的知识渗透到社团活动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关键所在。例如高校文学社在自媒体时代下,应该拓宽思政知识的传播渠道,弥补自身缺陷,实现思政教育和自媒体的有效集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校园网络报的建设工作,如微信公众号,可以增加网络投稿,利用自媒体的辅助优势,开辟全新的思政教育新途径。文学社的管理人员应该就现阶段网络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做深度报道,将相关文章放在微信平台,利于自媒体平台的建设工作。结合自媒体平台的特点展开报道,体现文化社团的文化性、深度性特点,既能拓宽思政知识的传播渠道,又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实施动态监督,优化网络环境
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高校思政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网络环境建设问题。对于校园网络公众平台实施动态监督,及时肃清不良的网络信息,并有效遏制相关负面网络信息传播,不断优化网络环境,以此为大学生创设干净的思想政治建设条件。高校思政教师可与学生干部形成联动,构建全方位动态监管体系,时刻关注自媒体网络舆情,以免不良网络信息侵蚀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比如组建网络监管小组,收集校园网络平台上的不良网络信息,并及时举报,打造优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此更好地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工作。
(三)发挥课堂教学和自媒体相融合的优势
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使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潮流,就要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要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在利用校园网络的过程中,建立学生思想交流的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要将自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利用自媒体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进行微课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四)优化客观环境,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自媒体时代下,为了保证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高校应该基于客观环境下,营造健康、和谐的发展环境,形成大家都认同的价值观念。对此,构建高素质的工作队伍,学校领导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增强干部的管理能力,定期学习和强化理论学习,设立对应的监督机制,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利用自媒体创新政策,鼓励专业教师定期参与到对应的学术会议中,开拓相关学科的视野。首先,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主动积累教学经验,拥有接受新生事物的良好意识,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并以此为基础改进教学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爱上思政知识,感受自媒体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改变,保证思政教育效果。其次,组织教师研究自媒体技术,通过在线辅导、专题培训等形式,打造一支精通计算机技术的思政教师队伍。努力搭建各种类型的网络平台,如VR技术实践场所,并在科研教学、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最后,高校教师应该努力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求,积极搭建有效的平台,主动参与到各类新技术的培训中,利用微课、慕课、腾讯会议等开始网络自学活动,通过考试、答疑等形式,切实提高教师的自媒体应用能力,适应新时期对思政教师的新要求。
结束语:在当下这个互联网科技急剧发展的时代,大学生群体所能接触到的信息相比过去有了明显的增长,倘若想要大学生的思政状况仍然保持稳定,高校的辅导员理应通过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来改善自己的思政教育方法,当然,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够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和对国家有用的杰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