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6王虎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学内容内容

王虎

(乌海第十中学,内蒙古 乌海 016040)

在高中阶段,数学是一门知识点多、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它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相比更具有抽象化。所以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习好数学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因此,教师要想更好地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要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数学热情,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中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所以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学好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性。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因此便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导致高中数学教学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则就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一)教学内容不够新颖,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看到数学问题的时候举一反三的进行多方面运用和掌握。但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喜欢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数学讲授,并没有结合学生对数学的了解状况开展教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散,只能跟随教师的讲课进度进行按部就班的学习,对于一些数学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来说,其会感觉教师的讲课速度过慢,从而导致学生的在课堂中东张西望,对于教师所教的数学技巧也被忽视。而对于数学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其认为教师的讲课进度相对较快,往往还没有掌握这一篇章的数学内容时,教师就已经讲述到了下一章数学内容,久而久之就会使数学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步伐,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数学成绩下滑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由此可见,不够新颖的数学教学方式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数学课程缺乏实施环境

1.社会方面

在新课改时代背景下,尽管学生从小都开始接触数学的知识内容,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并没有将数学的知识内容运用其中,平常买菜、购物也不会用到很多复杂的计算公式,更别说哪些三角函数、一元二次函数、复数等应用问题。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因此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认真的听讲,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学生的思想出现偏差,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无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兴趣,最终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2.学校和教师方面

学校作为教学育人的主要场所,教师作为学生的引领导向者,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并没有重视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就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会出现偏差,使教师无法有效的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来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从而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使学生不能快速地掌握学习的技巧,进而就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不到进步,最终导致学校无法高效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三)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带来,许多现代化的设备也逐渐运用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当中。但由于教师对于先进设备的了解过少,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的运用现代化技术来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而是按部就班的根据数学课本讲述数学知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仅如此,有些教师虽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现代化设备,但由于不够熟练往往会出现课件来回跳跃、内容丢失打不开的情况。这样虽然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其注意力并不是放在了数学知识当中,而是放在教师在调整课件当中。除此之外,部分老师在数学授课过程中还没有及时与学生开展交流沟通,这样有时候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的时候也无法有效的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所以学生只能将遇到的问题的进行放置,从而使学生在遇到相似的数学问题时依旧无法解答。极其不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还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困扰,使学生无法高效的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内容。

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的有效对策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来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数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并不能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就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来创设新的教学方式,并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2]。

(一)创设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要积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来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来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将数学知识进行简单化的教学,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在数学课堂当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例如:教师在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版第一册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教学来提高学生对集合的认识,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其次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来说出自己对集合的理解,等到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活举例,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都能经历到的事情来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时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生活情境教学开展想象,从而更好地明白集合的概念和含义都是什么。不仅如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创设操作情境教学。例如:教师在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版第二册第九章《统计》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出具一个喜欢的科目来让学生开展统计,让学生邀请不同班级的学生一起来选择出自己最喜欢的科目,等到学生统计完成后,然后教师就可以开展统计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拿着自己得出来的结论来一起运用到教师的教学当中,这时学生也能有效的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而更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习的数学知识。

(二)借助现代化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工具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3]。多媒体技术凭借着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形象化的展示能力,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数学的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数学掌握数学的解题技巧。例如:教师在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版下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一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的形式来让学生更为方便的观察立体几何的基本形状,使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刻印立体图形的直观图,并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在遇到立体几何问题的时候能够根据大脑中的印象的进行问题研究,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到PPT 当中,例如:教师在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版上册第五章《三角函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将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y=Asin(ωx+φ)、y=Acos(ωx+φ)和三角函数的概念融入在课件当中,然后让学生先进行数学课本的阅读,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将自己所理解的三角函数。最后教师在利用PPT 的形式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三角函数的内容,并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点进行摘抄,这样学生不仅会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知识内容,还能使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会解题技巧,最后等到学生完全掌握后,教师还可以运用PPT 来开展三角函数的例题让学生进行自主解答,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进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调动数学课堂的气氛,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去听取教师的授课内容,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提供有利地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等待改善。所以教师在数学教育中应充分的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来转变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来创设新的教学内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热情,进而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学内容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主要内容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