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礼金代太子城遗址文献研究

2021-11-26徐扬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泰和行宫金代

徐扬

(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崇礼金代太子城行宫遗址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考古遗址项目,前期考古挖掘已经基本结束,出土文物内涵信息丰富,是张家口地区一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考古遗址。

太子行宫城遗址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于京张地区协同发展的历史沿革又有了新的考古依据。它的发掘构筑起以北京金中都、元大都遗址为起点,串联宣化区辽墓遗址、沽源梳妆楼遗址等辽金元历史遗迹的京张考古遗址文化旅游带。

太子城行宫遗址通过前期的考古挖掘,初步确认为《金史》中记载的金章宗夏捺钵的泰和宫。太子城行宫遗址的文献研究对于张家口地区在辽金元时期的行宫政治制度、捺钵制度、营建制度等的形成、发展以及遗址考古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太子城金代行宫遗址主要考古成果

太子城金代行宫遗址现在已经探明为一座平面呈长方形的城址,南北长400、东西宽350 米,方向158 度,总面积约14 万平方米。东、西、南三面城墙保存地下基址,墙外有护城河,其中西墙可分两道,东西间距50 米。城门目前仅见南门1 座,门外有瓮城。遗址出土了不同材质的建筑构件,陶制器包括戳印文字款砖土、刻有不同尺寸的鸱吻以及兽头的残件等种类;同时还出土了木质、铜质、铁质等材质构建。遗址同时还出土了众多材质丰富的生活用器,包括瓷器、陶器、铜器以及铜钱等物品。其中出土的带有“尚食局”款的瓷器为定窑白瓷,属于金代官窑皇室用瓷。

太子城遗址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唯一一处金代行宫遗址,其蕴含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等待更好的发掘。

二、“太子城”名称的传说

通过对文献和部分传说的梳理,关于“太子城”地名的由来大约分为以下几种:

(一)海市蜃楼说。此观点主要根据太子城独特的气候条件而来。清代《口北三厅志》记载,“张家口东北一百四十里大白阳口外,建置未详。《续宣镇志》,离边四十里,黎明从山上望之,城郭庐舍宛然,日出则不见。案《辽史·本纪》,道宗清宁九年如太子山,其地与曷里狨。城当在其地,或者因山得名也。又案,塞外高山大碛,日未出时,地气上腾,往往幻为雉堞梁欐之形。元郝文忠公经常有化城行。咏歌其事。则山川光气,有非可以常理测者。”其中提到的元代郝经曾在1256年面见忽必烈时路过太子城,题诗《化城行》说到:“东郊野马如马惊,依稀隐约还成城。参差雉堞云间横,鳌头岌嶪擎长鲸。壮哉三都与两京,殿阁楼观颃空明。丹雘峭丽欹且倾,烟气荏苒摇旆旌。”对于郝经的记载,黄可润在《口北三厅志》中补记到:“张、独二口塞外有太子城遗迹,已不可考。每黎明时,从远望之,见有城郭涌出地上,楼橹雉堞,宛然如新,须臾日出,即隐不见,殆即所谓化城者,盖亦地镜海市之类也。”由此证明太子城的名字在元代已经出现,并且由于独特的气候原因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的景象而被认为是某一代太子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而被命名为“太子城”。

(二)唐太子城说。此观点主要流行于崇礼太子城地区的民间传说当中。相传在武则天掌政时期,武氏与他人有一私生子,被封为太子,但该子人面驴貌,面相丑陋,武则天为此一筹莫展。遂有太监建议将驴太子送到离皇宫遥远的地方,建一座城池为其安身立命。后来在崇礼一青山绿水的地方为驴太子营建了一座城池,取名为“太子城”。

(三)辽太子城说。此观点主要依据为太子城附近一些村舍的名字而来。相传辽兴宗在做太子的时候,见太子城附近的草场碧绿、百花烂漫,又见一片紫桦树林中有块青色巨石,格外适合做自己热爱的双陆棋的棋盘。遂在此营建自己的太子府及后花园,将青石上面刻上双陆棋盘,以此得名“太子城”。

虽然传说中的太子城名字由来众说纷纭,且极有可能是因为女真语音译而产生了误差,但太子城遗址经考古挖掘已经确认为金章宗泰和年间的捺钵行宫。

三、金章宗在文献当中的记录综述

关于太子城的主人——金章宗完颜璟,是金朝第六位皇帝,在位20年,先后以明昌、承安、泰和为年号。《金史·章宗本纪》载,金章宗“大定八年,生于抚州之冰井。明昌五年六月上如冰井,登胡土白山,酹酒再拜。”金大定八年(1168年)七月,他出生于金莲川一带的麻达葛山,他的祖父金世宗特地为他起名麻达葛。根据史料的记载,他曾于明昌五年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河北省张北县。现存于河北省康保县的金代长城遗址通过考古挖掘确认也被却认为章宗时期修建的。金章宗上承世宗盛世,善诗擅书,写得一手以假乱真的瘦金体,被认为是宋徽宗赵佶的再世天子。但在其统治后期即泰和年间,由于蒙古势力的崛起和黄河的泛滥,金朝逐步由鼎盛走向衰落。

正因为完颜璟深厚的汉学修养,诗作多有流传。他的文学修养通过一首《宫中绝句》即可所见一二:“五云金碧拱朝霞,楼阁峥嵘帝子家。三十六宫帘尽卷,东风无处不扬花。”在完颜璟流传下来的诗作中,其中一首写泰和宫的诗歌《云龙川泰和殿五月牡丹》被广为传诵:“洛阳谷雨红千叶,岭外朱明玉一枝。地力发生虽有异,天公造物本无私。”现藏大英博物馆的顾恺之《女史箴图》古摹本,有抄录瘦金体《女史箴》一则,一度被认为是宋徽宗赵佶所书,经后世认定为出自章宗之手。

金代以后在章宗画作上题诗的佳作亦流传广泛,明代何乔新的《题金章宗画马图》就展现的就是一位能文善画的金章宗。诗曰:“明昌天子世宗孙,善书善画兼善文。挥毫拂素貌骐骥,神妙不数曹将军。”

四、金代捺钵制度在文献当中的记录综述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巡狩本指天子视察诸侯,后世把天子避暑纳凉的活动也称为“巡狩”。

“捺钵”是契丹语的音译,本为行宫、行营或行帐之意,后演变为辽金皇帝巡狩活动。金代的“捺钵”含义大多为皇帝的行在。金代皇帝的“捺钵”活动,称“春水”“驻夏”或“秋山”。世宗时期的“捺钵”活动主要位于滦河上游金莲川的“曷里浒”“凉陉”“冰井”“麻达葛山”等地进行。依据《金史·章宗本纪》记载,泰和二年五月金章宗到泰和宫进行了“捺钵”活动:“甲辰朔,日有食之。戊申,金主如泰和宫。辛亥,初荐新于太庙。壬戌,谕有司曰:‘金井纳巴,不过二三日留,朕之所止,一凉厦足矣,若加修治,徒费人力。其籓篱不急之处,用围幕可也。’甲子,金更泰和宫曰庆宁,长乐川曰云龙。己巳,赐礼部进士傅行简以下四百九十七人及第、出身。敕御史台:‘京师拜庙及巡幸所过州县,止令洒扫,不得以黄土覆道,违者纠之。’”泰和宫的作用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章宗的“捺钵”行宫,而是兼具巡狩、接见大臣以及处理政务多重作用的行宫所在等。

金代文人赵秉文《春水行》诗中说到:“光春宫外春水生,驾鹅飞下寒犹轻。绿衣探使一鞭信,春风写入鸣鞘声。”生动逼真地描写了金朝春捺钵的猎鹅活动的生动场面。他的另一首作品《扈从行》中也写到:“马翻翻,车辘辘,尘土难分真面目。年年扈从春水行,截染春衫波漾绿。”则写出了“捺钵”活动中皇家气派仪仗队伍。

五、金代泰和宫的选址及兴建文献记录综述

金章宗在位20年间,其中17年有“春水捺钵”的记录。章宗在位初期,蒙古部落的兴起已经使得赴金莲川“景明宫”驻夏成为不可能。因此金章宗重新选择了“三岔口”为“捺钵”之地,营建泰和宫,并于泰和五年驻跸期间将更名为庆宁宫的提举同时兼任龙门县令,足以见得章宗对泰和宫“捺钵”的重视。选择“三岔口”作为“捺钵”行宫的所在地,主要考虑到距离中都的距离以及交通的便利程度。

但这一行为遭到了大臣的强烈反对,《金史·列传第三十四·李愈传》中记载:“泰和二年春,上将幸长乐川,愈切谏曰:‘方今戍卒贫弱,百姓骚然,三叉尤近北陲,恒防外患。兼闻泰和宫在两山间,地形狭隘,雨潦遄集,固不若北宫池台之胜,优游闲适也。’上不从,夏四月,愈复谏曰:‘北部侵我旧疆千有余里,不谋雪耻,复欲北幸,一旦有警,臣恐丞相襄、枢密副使阇母等不足恃也。况皇嗣未立,群心无定,岂可远事逸游哉。’上异其言。”在《金史·列传第三十三·董师中传》中也记载了董师中联合侍御史贾铉、治书侍御史粘割遵古反对前往泰和宫的上谏:“今方春东作,而亟遣有司修建行宫,揆之于事,似为不急。况西、北二京,临潢诸路,比岁不登。加以民有养马签军挑壕之役,财力大困,流移未复,米价甚贵,若扈从至彼,又必增价。日籴升合者口以万数,旧藉北京等路商贩给之,倘以物贵或不时至,则饥饿之徒将复有如曩岁,杀太尉马、毁太府瓜果、出忿怨言、起而为乱者矣。”由此可见大臣以国防需要、财政状况、社会问帝国以及皇帝安全等为由坚决反对章宗前往泰和宫进行“捺钵”活动。

在群臣极力反对的情况下,章宗对前往泰和宫“捺钵”表达了自己的态度,《金史·列传第三十三·董师中传》中记载:“是日,上御后阁,召师中等赐对,即从其奏,仍遣谕辅臣曰:‘朕欲巡幸山后,无他,不禁暑热故也。今台谏官咸言民间缺食处甚多,朕初不尽知,既已知之,暑虽可畏,其忍私奉而重民之困哉!’乃罢北幸。”遂放弃了前往泰和宫的计划。

六、金代泰和宫的行宫管理文献记录综述

在《金史·地理志·龙门》记载:“龙门,晋县,国初隶弘州,后来属。明昌三年割隶宣德州。有庆宁宫(即泰和宫),行宫也,泰和五年以提举兼龙门令。”且在《金史·志第三十七》记载:“庆宁宫提举司。提举,正七品。兼龙门县令。同提举,正八品。兼仪鸾监。”将一座行宫的管理者兼任龙门县县令,用以统筹地方人力、物力和财力,并负责对庆宁宫进行修缮、保卫、供应和日常维护,足以见得对章宗对泰和宫的重视。

七、太子城遗址文献研究展望

太子城金代行宫遗址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考古项目,通过对《金史》等文献当中的关于金章宗时期泰和宫相关内容的梳理,从兴建位置选择、管理模式等方面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进而对金代行宫的相关考古工作提供文献依据。

对于太子城遗址的研究处于张家口遗址研究的新兴阶段,仍有极大的扩展空间。基于已有文献,对太子城的研究提出如下展望:首先,结合文献资料,通过现代高科技VR、AI 等投影技术复原行宫遗址原貌,为已经建成的太子城遗址公园提供动态图像和影像展示;其次,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更加清晰的了解辽金元三代草原文明中关于“捺钵”制度的延续性、创新性以及对张家口地区现代社会生活习惯的影响;最后,在未来的文献研究中可以结合京张文化旅游带、长城文化带的建设契机,更好地推动张家口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泰和行宫金代
旅居的神灵:南京湖南定湘王行宫史事考
金代张楠墓志考释
陇县原子头M56金代大定二十四年买地券校释
金代官员越级赠官现象考论
论元稹《行宫》的主题意蕴
百年裕泰和:深藏泰兴黄桥老街的文旅地标
临终关怀(下)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上)
项城袁世凯行宫(故居)园林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