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基础德语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

2021-11-26余思言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德语外语教学外语

余思言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 成都 611844)

习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牢牢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老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新时代的高校外语课程不仅仅承担着外语专业教学的任务,与此同时还要把“术业”与“树人”紧密结合,实现知识与价值的共频共振,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想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高水平的国际化外语人才。

一、外语学科实施课程思政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就是以课程作为重要渠道,以隐形的方式进行的一种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和原则与各门具体课程有机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进行的重要载体,要重视情感态度在课程思政中的关键作用,促进隐性与显性教育融合,践行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原则。“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育人”的目标,而真正的德育不是枯燥的说教,要建立在一定的情感基础上,课程中所蕴含的情感、人生观、价值观,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寻找的“依附点”。而外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并不仅仅指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中国尚未建立起一套世界普遍认同的独立话语体系,要建立中国的对外话语体系任重道远。多语种学者们认为,多语种教学是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而多语种教学为构建话语体系所做出的努力就是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把“术业”与“树人”紧密结合,实现知识与价值的同频共振——这也是课程思政。高校外语教师应该在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

(二)外语学科实施课程思政的背景

2019年是全国新文科建设的启动年。2021年3 月2 日教育部开展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工作,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首先要明确新文科建设的宗旨: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融合化、时代性、中国化、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人民的现代化新目标,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其次要深挖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在知识生产层面上,要直面40 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呈现出来的中国现状,在中国文化与历史长河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吸收外来知识,做出自己的解释,而从中萃取出中国的学术话语;在立德树人层面上,要扎根于中国文化,通过文化认同,培植文化自信。当前新文科建设最重要的是“立足中国”,形成中国特色文科教育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培养扎根中国大地、融通中外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新时代高校外语教学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要努力实现外语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二是要重组或创建新的外语学科知识体系和专业体系;三是强调通过外语文化知识的传播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四是“教”与“学”新主体关系的确立。

外语学科是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力量,外语教学绝不仅仅停留在对外语知识的传授上。如何把提高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具有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和全球治理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外语学科立德树人的潜力?这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新思考。

(三)高校外语学科践行课程思政的意义

高校外语教学不仅仅停留在外语教学的层面,同时也是大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是大学生接触目标国文化和价值观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只扮演“教书匠”的角色,除了向学生传授外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外,还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学生用辩证唯物的理论分析中外文化的异同,批判地认识和吸取国外文化理念和思想,不可崇洋媚外,充分发挥课程中所融入的隐形思政功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内核的理解,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大学基础德语课程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德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其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需要的重任。如何在大学基础德语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主要探究的内容。

二、大学基础德语教学中思政建设的常见误区和原因

(一)大学基础德语课程没有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

一些教师认为,外语类学科主要是针对目标国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自己的教学任务仅仅是传授学生外语知识,在基础德语课堂没有必要融入课程思政。在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调下,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仅仅掌握一门语言是远远不够的。外语学生应当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促进本国文化与目标国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关注“服务国家战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法发展”这两个需求。因此除了在课堂上传授外语语法知识,教师还应该提前做好课程设计,把思政要素巧妙地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践行课程思政。因此,大学基础德语课程中践行思政建设非常有必要。

(二)大学基础德语课程难以实施思政

基础德语课程是大学德语专业基础阶段最重要的课程,涉及了语言学习几乎所有的内容,包括语音、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翻译及文化等内容。每一个单元设置特定的主题,并设有课文、词汇、语法、听力小练习、写作小练习等板块。多涉及面以及繁杂的知识点是教师时常处于赶进度的状态,再加上指导学生考级(德语专业四级PGG)的压力使得基础德语教师过于关注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应试能力及语言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在课程思想上的深度挖掘。

(三)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缺乏双向性

正如前文提到大学基础德语大部分的课时都用于语法知识的传授,大二下学期的重点更是放在备考德语专业四级考试(PGG)上。即便是涉及到文化知识的内容,教师也几乎只介绍德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没有重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对于跨文化场景和文化冲突案例更是鲜有提及,更不用说学生在这些场景和案例中寻找解决方式,以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对德语国家的文化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也能使用德语对具体主题发表看法,可往往对于自己国家的文化知识掌握不全面,更不善于用德语介绍本国的传统文化或用德语讲述中国故事,不具备向目标国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这种一边倒似的只接受目标国文化输入而忽略本国文化输出的教学现象让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缺乏双向性,这不利于对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和“家国情怀”的培养,也有悖于培养“高水平国际化外语人才/外宣人才”的育人目标。

三、大学基础德语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坚决防止‘贴标签’‘两张皮’”。不应该给大学基础德语课程贴上“单纯的德语词汇语法知识和德国历史文化教学“的标签。践行课程思政既不是在传授德语语言知识和培养德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开设一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课,也不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安排专门的思政教育板块,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政元素巧妙、自然地融入专业课程的各个环节中。如果只是生硬地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学生被动接受,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反而可能带来反作用,引起学生的抵触。如何在高校践行课程思政,外语学者刘宏教授提出了五个维度:课程维度、教材维度、方法维度、教师维度以及第二课堂维度。

笔者认为,大学基础德语教学践行课程思政主要可以通过“深挖教学思政元素,注重跨文化能力双向性培养”来实现。在课程内容的调整上,教师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可仅仅重视德语语法知识的传授以及疲于赶进度的现象。以大学基础德语课程为例,在传授基本的语法知识和做相应练习的基础上,应该有意识地把思政元素嵌入到课堂中。现阶段大学基础德语使用的教材是《当代大学德语》,教材设置(除语音阶段和复习单元)为每个单元都有特定主题,针对这个主题教材的课文内容组织对话、采访、说明文等文体形式介绍德国社会、城市、饮食、节日等方方面面的文化知识。教师应当在这些内容中引领学生对比中德文化异同,通过中德文化对比,以他人视角认识自我,增强中国文化身份认同。同时,要在辩证思考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下面,笔者选取《当代大学德语》第一册中有代表性的主题单元进行思政元素的分析。

第一册第五单元主题:购物和送礼。三篇课文都涉及购物,内容包括在中国为德国亲友挑选礼物、在德国超市和集市购物。第一阶段学生掌握购物买卖用语,学会用德语表达自己的购物需求,学会用德语采购礼物,会使用欧元和计量单位。第二阶段延伸到对比中德在送礼习惯上的区别,进而深挖现象之下的社会文化因素。如在婚礼上中国人习惯送红包作为“份子钱”,而这对于德国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对他们来说精心准备的礼物哪怕是亲手制作的手工小礼品更能体现最真挚的祝福。再比如提前送给德国人生日礼物和祝福被视作为被冒犯的事,而这在中国人的送礼习惯中时有发生。学生需从这些不同习俗中分析文化差异。第三阶段在送礼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带有什么样中国元素的礼物受德国人欢迎”这一话题进行讨论,进而学会用德语介绍具中国特色的物品,如剪纸、中国结、丝绸等,向目标国展示中国文化。

第一册第六单元主题:饮食。涉及的课文三——在德国餐厅用餐。第一阶段通过对课文三的学习学生需用德语掌握基本的餐馆用语,了解西餐的礼仪和德国人的饮食习惯,通过课文后的小知识点补充,了解小费的正确使用。第二阶段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对比中德饮食习惯特点,学习如何使用德语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创设接近真实的就餐场景,对话双方分别来自不同语言国家(以中德语言国家为主),对话过程中,展示中德餐饮文化矛盾和冲突,由学生进行表演最终找出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建设,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探究实施途径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所教内容提炼出思政元素,巧妙而自然地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出德国语言文化与中国语言文化之间的桥梁型人才,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

猜你喜欢

德语外语教学外语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