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MRI 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2021-11-26郑晓梅

医药前沿 2021年30期
关键词:情绪发生率满意度

郑晓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CT/MR 室 福建 泉州 362000)

随着现代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愈发关注,伴之医疗诊断手段的不断丰富,MRI、CT 等高端的影像学检查成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一种诊断率非常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对头部、胸部、腹部以及四肢的软组织、滑膜、肌肉部位进行检查,特别是对于腹部器官的一些占位性病变有着非常高的分辨率;它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可以和病理组织穿刺活检相媲美。但是,MRI 也有其不足:(1)检查价格较高。(2)检查人群有所局限,例如对于体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是对狭小的空间感到恐惧的患者都不宜进行MRI 检查,以免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意外。(3)检查并不全面,例如像是钙化的显示、急性出血的显示、肺部检查等。(4)检查时间较长。此外,MRI 钆对比剂的不良反应等因素影响,MRI 检查护理风险问题日益受到关注[1]。依托飞利浦1.5T、飞利浦3.0T、GE1.5T 磁共振检查设备,笔者所在科室收治MRI 检查患者日行达一二百例,检查量较大,特别是在日常检查中相当部分患者有焦虑不安的心理负担。

在MRI 检查过程中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控制护理风险,保证患者能够顺利安全完成磁共振检查的重要保障[2]。本研究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MRI 检查的预约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焦虑情绪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19 年5 月本院接受MRI 检查的患者3 002 例,其中平扫2 370 例、增强扫描632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 002 例)和对照组(1 000 例),分别进行优质护理(给予心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试验组中,男1 220 例,女782 例,年龄19 ~81 岁,平均年龄(54.28±8.78)岁,美国焦虑自评量表平均得分(44.71±8.22)分;对照组中,男610 例,女390 例,年龄18 ~79 岁,平均年龄(52.49±8.02)岁,国焦虑自评量表平均得分(44.08±9.23)分。两组患者的检查部位、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明确检查目的并能充分合作;②能够阅读和理解问卷内容。

1.2 方法

检查期间,两组患者都施以常规护理措施。(1)核对患者基本资料。(2)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以及手术史,对于有心脏起搏器以及金属植入物的患者,禁止行MRI 检查。(3)嘱咐患者不要将金属物品带入机房中,比如:监护仪、磁卡、轮椅、手机和输液泵等。(4)告知患者在MRI 检查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5)对做胸部、腹部检查的患者,采取示范的方式让患者充分掌握屏气的做法,并指导患者做适量的屏气训练,屏气约15 s/次左右;如果患者屏气不佳,可采取捏鼻子的方法,嘱咐患者听指令,在吸气末用单手捏住鼻子、合闭口唇,扫描结束松开手正常均匀呼吸。(6)检查中、检查结束后都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异常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试验组患者加用心理干预:分时段预约、检查前专项宣教和屏气训练、指导正确检查体位、进行安全检查等。措施如下:(1)采取分时段合理预约MRI 检查的方法。对于头、颈椎、腰椎及膝关节检查预留10 min 左右,对于上下腹、盆腔等体部检查预留30 min,对于心脏、乳腺、鼻咽、颈部等部位增强扫描预留40 min 左右,保证有较为充足的检查时间,使患者掌握自己的检查时间,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减少紧张情绪。(2)检查前做好详细充分的宣教。告知不适合磁共振检查的人群有:①体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②对狭小空间感到恐惧即幽闭恐惧症的患者;③体内有不明金属物质进行相关部位检查的患者;④危重的病患者;⑤发热患者;⑥神志不清、躁动不安患者。同时,耐心解释MRI 检查是在较为密闭狭小空间,加上较长时间的射频噪声,会产生一定的心理不适感,但是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情况下是能够正常承受的。告知患者检查流程、注意事项及检查时间较长等内容,护理人员都要态度和蔼、语言温和,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和疏导,缓解其焦虑不安情绪。(3)营造舒适有序的候检环境,保持安静整洁。分为签到区、更衣区、候诊区和休息区,候诊区宽敞明亮,各功能区标识明确,检查前10 min 引导患者到更衣室取出身上所有含金属的物品,包括手机、钥匙、打火机、项链、手镯,戒指、助听器、假牙、发夹等,更换上干净的棉质检查衣进入候诊。(4)耐心对患者进行屏气训练,使患者在腹部检查过程中能够持续屏息20 s,保持腹部不动,跟随护理人员的指令进行活动,最大程度地减少呼吸伪影,以采集到最佳的扫描图像。(5)检查过程中指导患者处于正确、固定的体位,帮助其处在舒适的功能位,并适当为患者加盖被褥以防着凉。并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患者如小儿、体弱、胆小者,可令其家属更衣缷掉金属物品后进入检查室陪伴,增加检查患者的安全感,释放消极情绪,减少焦虑恐慌[3];对于儿童患者比较好动,要注意固定好留置针和连接管,老年患者应选择弹性好的血管穿刺,推注对比剂时要缓慢;对于幽闭恐惧症患者,要侧重于心理疏导,耐心解释,并让其家属陪伴。(6)患者交待清楚后护理人员离开机房,要合力关上外门,因为机房外充斥着各类的电磁波,这个厚厚外门的主要作用就是隔离外界的电磁波干扰,让机器真正做到依据患者的实际成像而采集最佳信号,进而得到准确的医学诊断,同时也防止检查过程中其他人员误入、擅入而造成检查中断甚至发生意外。(7)检查中及检查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自觉反应,对于增强扫描的患者更要密切了解是否有不良反应,一旦发现患者有咳嗽、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停药,马上扶出机房外进行对症处理,及时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并吸氧治疗,若有所缓解后仍应观察至生命体征平稳后才让其离开,如无缓解应通知急诊科室协助进一步抢救。(8)检查结束后,协助患者及时更衣,穿好自己的衣服,对使用增强剂的患者嘱其留观察30 min,无不适方可离去,并告知多饮水以促进肾脏代谢,如有不适时及时联系。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中发生恶心、头痛与心悸等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2)比较各组的图像伪影发生情况、焦虑情绪发生率。(3)利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表,评估两组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最高100 分,最低0 分),得分≥90 分为比较满意,60 ~90 分(不包含90 分)为一般满意,得分<60 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的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及图像伪影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焦虑情绪及图像伪影发生率分别为5.79%、2.45%均低于对照组的31.20%、2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7.45%高于对照组的8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3.讨论

MRI 检查作为一种安全又比较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软组织成像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由于检查患者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等原因,临床中[4]常有一部分患者出现紧张、烦躁不安、手足出汗、心慌、胸闷、口干、头昏、头痛、震颤等焦虑症状,甚至出现幽闭恐惧症状,造成MRI 检查时间延长,成像效果不理想,甚或无法完成检查。而实施心理干预,针对患者的焦虑情绪给予耐心、详细解释和心理疏导,[5]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对确保影像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情绪及图像伪影发生率分别为2.49%、5.79%、2.45%低于对照组的17.20%、31.20%、22.50%,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7.45%高于对照组的82.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MRI 检查中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检查患者的心理耐受力,使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较大提高,有助于提高检查准确率。心理干预可作为MRI 检查患者的首选护理模式,当班护理人员从护理技能、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方面对患者给予积极干预,通过自己良好的语言、神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患者的感受与认识,明显提高了患者检查时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舒适感,焦虑情绪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提高,有效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情绪发生率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